朱世林
今年,廣東省公安廳將舉辦首屆“平安廣東杯”粵警創新大賽活動,創新成果將向全省推廣。廣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李春生強調:“在推進改革大動作的同時,也要注重和鼓勵基層的微改革、微創新,切實激發基層創新活力,增強公安工作發展動力?!?/p>
目前,廣東全省21個地級市公安局推選出創新項目,經過初賽、復賽、現場決賽,綜合評選出“平安廣東杯”粵警創新大賽前三名,并將優秀創新成果推廣應用。
近日,廣東省東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滿堂前往東莞市公安局進行專題調研,該局法制科科長張道新詳細講解了“平安廣東杯”粵警創新大賽的參選作品《執法辦案“百事通”》。
警界葵花寶典
眾所周知,一度被冠以“世界工廠”的東莞,經濟活躍,人口密度較大,人員由于來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民風民俗等呈多元化差異,族群矛盾、利益糾紛較為突出。
在此背景下,東莞必然出現“案多人少”的現象,對于一些新手警員,面對角色轉變,單獨出警時多少會有些生疏,甚至會對一些問題的處置“舉棋不定”。
為此,東莞市公安局法制科會同相關分局,著眼于“好辦案、辦好案”,開發出一套執法辦案“百事通”實戰應用系統。運行一段時間以來,系統點擊量接近90萬次,被警員稱為“葵花寶典”。
開發團隊成員受邀到廣東省警官學院授實戰課,值得一提的是,大嶺山公安分局全面導入“百事通”為崗前培訓、模擬推演、實戰指引平臺,在廣東省縣級公安機關執法質量考評中多次榮獲佳績,創“三連優”,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稱號。
百事通2.0版
對于一些資深警察而言,對于年輕警察的“傳幫帶”,他們再熟悉不過。但是,隨著法治中國進程的推進,以及一些新的法律、法規的實施,“老革命碰到新問題”的尷尬日益凸顯。
傳統的“傳幫帶”模式強調“言傳身教”,但是,隨著辦案“程序化、規范化、精細化、格式化”的要求,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量越來越大,靠單一的“傳幫帶”或定期開展培訓班的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形勢發展要求。
執法辦案“百事通”的創作團隊,正是基于基層工作的切身體驗以及對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全面認知,群策群力,集思廣益,以集體智慧破解“案多人少”這一老大難問題。東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再接再厲,創新執法辦案模式,打造“百事通”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