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姣
冬日的一個下午,走進貴陽市西湖花園酒店的停車場內,一幢帶著些許復古氣息的四層小樓映入眼簾。磚墻上,“創想+聯合工坊”幾個白色的大字格外醒目。推開暗紅色的木門,幾縷茶香與咖啡香沁入口鼻。這香氣,曾見證了無數創業者的激情,并伴隨他們度過創業的艱辛。
創業者的“家”
創想+聯合工坊,簡稱“創想家”,是貴州省首批建成的眾創空間之一?!耙浴摇?,就是想給創業者一個家的溫暖和服務,讓企業成長少走彎路。”創想+聯合工坊聯合創始人劉波說。
創想家小樓共有四層,一層是開放式的創業吧,擺放著許多創業團隊的簡介易拉寶以及供平時“頭腦風暴”用的桌椅;頂層是企業家們項目評審、合作交流的“云上茶園”;三層設有項目路演廳(創想+眾創學院)和案例討論室;第二層則是創業者們的聯合辦公區域,20來間辦公室,大多“名花有主”。
陳燃就是這些“主”中的一員。半年前,他告別相處5年的“百度搜索引擎”,做起了百度Wifi軟件。后來,機緣巧合之下,聽說與“互聯網+”掛鉤的產業可以免費入駐,他便帶著團隊來到了創想家。在這里,陳燃免費得到了一間40平米左右的辦公室,雖然不算寬敞,但對于創業剛起步的他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幫助了。
除了免費的辦公地點,還有一點非常吸引陳燃,那就是這里的創業氛圍——聯合辦公區帶來的思維碰撞。
創想家2樓分別住著不同的企業及創業團隊,閑暇之余,大家會相互串串門,看一看各自都在忙些什么。如果有剛好對口的業務,那么就可以隨時談一談合作的事情。偶爾工作累了,就會邀約一起到一樓的交流區進行思維碰撞——許多好的項目,正是在這樣的碰撞中擦出火花并逐漸成形的。
陳燃說,這些思想的火花,往往在他彷徨之際給他帶來新的靈感和啟發。在他看來,創想家是一個匯聚了創新思想的大家庭,能推動自己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前行。
投資人的“點將臺”
“創想+聯合工坊,一起改變世界”,這是在創想家的小樓里看到最多的一句話。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改變世界”之語未免太過宏大——但正是這樣的宏大,才會成就夢想的激越。
正如千里馬的存在需要伯樂慧眼識珠,好兵的存在需要好將識才,一個成功的創業團隊,當然也少不了投資人的全力支持。因此,創想家并不僅僅是創業者的“家”,更是投資人的點將臺——眾多好將能兵拼戰創業沙場,注定掀起改變世界一方面貌的狂潮。
在創想家三樓的彩色墻壁上貼著許多照片,這些照片都是來自貴州正和島、貴基因等大型企業家平臺組織的知名投資人。是的,創想家攜手貴州正和島、貴基因等,已將數千位優質、有規模的貴州企業家資源納入“錦囊”——這些伯樂,隨時等待著投資有潛力及有價值的項目,一旦瞄準目標,就立即出手。
“有機食代”就是這樣被伯樂選中的,這是一個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廣蔬菜和食譜等綠色生態生活理念的項目,其優勢在于團隊擁有眾多獨特的原創設計。于是,在創想家這個“紅娘”的牽線搭橋下,“有機食代”和企業家最終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緣”——正和島平臺上的一名專做“手繪”產品公眾號的企業家看中了“有機食代”團隊的設計,雙方一拍即合,隨即啟動合作。
許多投資人表示,只要創客團隊有發展實力,那么合作是分分鐘的事。創想家負責人潘光明也說:“其實,很多團隊并不是奔著在我這個平臺能得到多少錢來的,更多的是實實在在的資源?!?/p>

未來的“航海線”
其實,最初的創想家也只是傳統傳媒里的一份子,那時候,創想家做的是雜志——專門講述創業企業的故事。而后,幾經波折,紙媒中的一些“攔路虎”的出現,迫使他們不得不另辟蹊徑,謀求新的發展點。
這時,大數據時代席卷而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而從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一帶的發展經驗看,凡是經濟繁榮的地方,民營企業都是發展的主力軍。西南一隅的貴州也不例外,民營經濟發展亦迎來春天,市場主體更是突破了150萬,如果精心培育,幫助中小企業化解成長中的困難,必然能成為推動貴州經濟后發趕超的“巨臂”。于是,創想家果斷抓住這條主線,實現了自身的轉型。
“聯合工坊的定位,是通過‘互聯網+’助力傳統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為小微創新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綜合服務。”潘光明對創想家的未來充滿信心且定位清晰:“我們要建貴州的最優國家級企業服務平臺,力爭兩年服務5萬多個線上線下創業項目?!?/p>
目前,已有近50家創業團隊申請入駐創想家孵化平臺,通過創想家提供的地址成立公司以及正在注冊的創業企業有32家。隨著創想家業務的不斷拓展,相信,未來必將有更多的創業者來到這里,用他們的理想、熱情和執著,催生出裂變的力量,孵化夢想與榮光。(責任編輯/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