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翔
辦公室里有一個背包客,叫意蓮。她最大的愛好除了旅游就是在朋友圈里曬自拍照,今天在西藏,明天在麗江,照片上基本看不到美麗的風景,因為那張碩大的臉占滿了整張照片。她常常說,我們不要旅游,要旅行,要懂得在風景中找回自己。照片發出超過一個小時,只有一條她自己的評論,上面寫著:統一回復大家,我在白云的故鄉。后來我把這些消息給王爺看,王爺問我:“你為什么總是那么在意別人的生活?”我說:“茶余飯后找點話題罷了。”王爺說:“把別人的生活作為話題的同時,你的零零碎碎也可能正在成為別人飯桌上的‘下酒菜’。”王爺的話讓我立馬住了口,但是私下每每看見意蓮樂此不疲地曬自拍照,我還是忍不住想吐槽幾句。
剛入公司那會兒,無意中和王爺說起旅游的事,知道她去的地方多,見的世面廣,好奇外面世界到底有多大,到底是不是那么美好。王爺說,上大學的時候,她特別迷文藝片,總想著浪跡天涯,仗劍四方,想著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一個他。現在說來,會做那種鴛鴦蝴蝶夢還是因為那個時候太閑了,總覺得去的地方多了,回來就有和身邊的人攀談的資本,甚至在別人扯謊吹噓的時候,冷不丁地甩出一句真相噎死他。漸漸地,真的去了很多地方,才發現,其實每個地方都一樣。那些曾經癡迷幻想的遠方,其實也不過是另一個可以生活的世界,有樓房、有超市、有汽車、有人、有愛、有故事,回頭來看,換湯不換藥。
王爺說她大學的時候去一次香港就像去了一次外太空一樣,好像一回到學校,自己就不同了,可以傲視群雄了,可以趾高氣揚了,可以光宗耀祖了。其實你越是嘚瑟越是掉價,大家只會當著面裝出羨慕的樣子說,啊,好厲害,香港很棒吧?私下其實根本只會對她嗤之以鼻,說那誰誰誰不過是去一趟香港,就好像見過了全世界一樣,旅游的錢不是親爹給的就是干爹給的,沒什么了不起。
這些話最后當然傳到了王爺耳朵里,一開始王爺自然很生氣,想著自己旅行的錢都是靠一邊打工一邊省吃儉用存下來的,哪里來那么多親爹、干爹疼自己。原本打算好好和對方理論一番,但回頭仔細想想,要不是自己到處炫耀,又有誰會出言不遜來傷害你呢?開心的事自然要和大家分享,但是分享過度,就是自我標榜。你再開心,過得再好,說到底,都是自編、自導、自演的獨角戲,既然是戲,就避免不了觀眾的評頭論足、指指點點。
所以說,其實不管你是在炫耀還是在看別人炫耀,都不是件好事,不是傷害了他人就是傷害了自己,得不償失。年輕的時候,總想要別人看見自己的好,等到長大了,才明白,真正的幸福,是學會欣賞別人的美好。
王爺說,現在的人動不動就想去看看遠方,當然,有部分人是真的希望得到遠方靜謐的洗禮,然而剩下的大部分人不是為了湊熱鬧,就是為了炫耀。那些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原本應該是自己心中最難忘的回憶,最后卻成為大眾口中競相炫耀的話題。不是非要給旅行冠上神圣的含義,只是我覺得,旅行說到底,只是為了自己。
對于意蓮這樣的旅行方式,王爺只是淡淡一笑。王爺問我:“周,去一個地方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我裝作很有學問的樣子說:“人嘛,除了生活,還要有遠方和詩。”
王爺終于忍俊不禁,說:“那個‘遠方’你還真是看重得不得了啊。是不是一定要去過馬爾代夫才叫看過海?在三亞的沙灘上躺一躺,看的都是小水溝?如果只是在佘山轉轉,是不是要被恥笑在小山丘上吹風?要是在中山公園看一下午的書,是不是要被恥笑不如在家睡大覺?所以,我們的旅行一定要在方圓幾百里之外才叫旅行,去個青浦朱家角只能算下鄉嗎?”
最后王爺說:“周,有時候我覺得,其實走得遠不遠并不重要,關鍵是你是否走出了自己的心,見識了前所未有的新東西。”
周末的時候,我和王爺在靜安寺某家私人小影院重溫《東邪西毒》,歐陽鋒的經典臺詞又一次提醒我們:為什么人總想要攀越眼前的山,走過去才發現山后并沒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王爺說:“那不是山,那是心。你以為山的那邊真的不如山的這邊嗎?其實王家衛在騙你,明明攀山越嶺的途中看見了那么多不同的風景,又怎么會是同樣的心境呢?” ? ? ? ? ? ? ? ? ? ? (摘自《我只是敢和別人不一樣》,北京聯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