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技術是科學研究中最受歡迎的領域之一,在醫學研究中尤其如此。癌癥治療的常規手段是手術、化療和放療。不幸的是,這些手段都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包括脫發、消化不良、惡心、乏力和口腔潰瘍等等。而科學家相信,納米棒也能在癌癥治療中有所作為。如果能用黃金納米棒裝載抗癌藥物,它們就能準確攻擊癌瘤。這種療法可能意味著更少的副作用和用藥量。納米棒也能搭載靶向藥物或緩釋藥物。有效劑量的藥物可能被傳送到準確圈定的身體部位,且藥物被設計成緩釋以確保最好療效和安全性。
這些療法旨在利用納米技術的威力和癌細胞的貪婪。眼前有什么,癌細胞都喜歡吃,包括裝了藥物的納米棒。這方面的一項實驗使用了經過改造的細菌細胞,它們的大小是正常細胞的20%。這些細胞裝載的抗體與癌細胞結合,然后釋放自己攜帶的抗癌藥物。另一項實驗使用納米棒作為其他療法的輔助手段。納米棒被癌細胞吸收,然后用磁場加熱癌細胞,使之弱化。被弱化的癌細胞更容易被化療藥物攻擊。
聽起來有點怪,但一種藍色染料(酞化青染料,或稱苯二甲藍染料)的確已被用來與黃金納米棒配對以攻擊癌癥。酞化青染料會與光線發生反應。納米棒把染料直接帶給癌細胞,而正常細胞排斥染料。一旦納米棒到達指定部位,科學家就會用光線“激活”它們去摧毀癌瘤。利用光觸發染料治療皮膚癌的療法已經問世,科學家現在正在研究運用納米棒和染料治療身體內部的癌瘤。
雖然納米棒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但是一些科學家已在擔憂它們對健康的副作用。納米棒很小,這讓它們幾乎能穿透一切。這對癌癥治療來說當然很好,但納米棒可能會傷害健康細胞和正常DNA。科學家也擔憂納米棒的處置問題。進入水或總體環境的納米微粒根本無法被追蹤,它們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需要找到對這些納米微粒的處置技術。黃金納米棒是醫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門選擇,但還有其他多種納米微粒正在使用和研發中。一些科學家呼吁,對于納米微粒的優缺點及相關問題,都必須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