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舟山市以激發活力、提升服務、強化保障為落腳點,牢筑黨建堡壘,踐行群眾路線,夯實基層基礎,做新、做活、做深“三社聯動”,努力形成“城鄉一體、政府主導、多元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有效增強基層社區的管理水平、治理能力和服務功能。
在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完善“三社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政策支撐體系。在市委有關加強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的決議精神框架內,邀請部分省內高校專家教授共同開展了“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城鄉社區建設”課題調研,形成了課題報告、“1+5”社區治理系列政策草案等重要成果。市委六屆七次全會充分采納調研成果,提出了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服務的政策意見,為下一步深化城鄉社區治理創新提供了重要依據與基本遵循。
在理順架構上明思路,建立“三社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組織領導體系。著力構建“四個一”總體框架,即:健全一個領導核心,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優化以社區黨組織書記為帶頭人的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改進黨組織引領基層治理的方式方法;突出一個基礎陣地,一切工作以社區為本,圍繞社區實際,關注社區需求,開展社區服務;尋求一個專業支持,在社區工作中推廣專業社會工作的理念,形成正面引領和工作督導機制;建立一個共治平臺,挖掘黨群鏈接、轄區企業、社區社會組織及本地商人群體等資源,搭建政社結合的資源整合平臺。
在深化內涵上做文章,搭建“三社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供給體系。積極拓展社區社會治理服務范圍,試點推廣定海香園社區社工服務中心模式與嵊泗東海社區的三事(即政府公共服務、社會公益服務和群眾自我服務)分流方法;以省民政廳和舟山市直接的廳市合作為契機,市級層面共投入300萬元福彩公益金和70萬元財政資金建立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虛擬園區,遴選23個城鄉社區開展“三社聯動”試點工作。
在人才培養上見實招,優化“三社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專業隊伍體系。加強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社區專職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教育培訓、管理考核、保障激勵等政策制度,推進社區專職工作者知識化、專業化、職業化。加強社工隊伍建設。積極培養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和本土化實務社工督導,加大對社區工作人員的社會工作知識培訓,逐步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實現社會工作與社區建設融合發展。全市社區共有持證社工182名,占全市社工總數的55%;有26個社區建立民非登記的社工站(室)。加強草根領袖和義工團隊骨干隊伍建設。廣泛招募義工團隊成員,選樹在群眾中有威信、有能力、有特長的各類人才,培育引導其自治性地開展服務活動、參與社區建設。目前,全市共有備案的基層社會組織(社區活動團隊)153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