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被人們冠以“史上最嚴”的稱號。新法之“嚴”體現在何處?和現行《食品安全法》相比有什么變化?前不久,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法制司司長徐景和解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
徐景和表示,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的要求,按照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大了對各類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刑事責任優先。對各類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首先監管部門要進行責任判斷,如果構成刑事責任的,就及時按照有關規定移交司法機關進行處理。如果沒構成刑事責任,就由執法監管部門按照行政相關法律進行處理。
二是違法行為最高可處30倍罰款。提高了財產罰的數額,最高的財產罰數額可達到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的30倍。
三是增加行政拘留和治安管理處罰。例如,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除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行政處罰外可以由公安機關給予拘留。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也可以進行治安管理處罰。
四是資格處罰力度加大。比如,食品檢驗機構或者檢驗人員出具虛假的檢驗報告,可以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檢驗機構的檢驗資質。
五是一年三次違法,責令停產至吊銷許可證。多次違法行為,有些企業過去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新法實施后,食品生產經營者如果一年之內累積三次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受到警告、罰款處罰的,將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六是網購食品出問題,網站賠償損失。通過多種責任連帶形式,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擔當。比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如果沒有履行法定義務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七是懲罰性賠償最低賠1000元。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八是確立首負責任制。接到消費者賠償的食品生產者或者經營者應該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