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紅 陳斌國

象山縣人大代表、新橋鎮關頭村黨支部書記史良法,當選人大代表20多年間,調研視察、建議監督不怕煩、不怕怨、不怕難,敢爭取、敢較真、敢擔當,熟悉他的選民親切地稱他為:“三敢代表” 。
辦實事敢爭取
史良法常對人說:“好事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靠人去爭取的。”
2010年前,新橋鎮沒有自來水網,各村飲水不是自接山塘,就是抽取地下水,經常水質不達標,干旱時還常斷流。可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巖頭陳水庫蓄水518萬方,近年種植灌溉減少,庫水長年白白滿溢。
經過走訪調研,史良法與其他代表一起向縣人大遞交了《關于建造新橋自來水廠,引接巖頭陳飲用水源的建議》,并在小組討論時懇切陳詞,要求縣政府盡快立項實施。
在他的推動下,該引水工程被列入當年度新橋鎮民生實事項目。1年多后,該鎮28個村的村民都相繼喝上了自來水,該工程還惠及鎮東保稅合作區、鎮西影視城和岳井洋畔的崇饞島。
自史良法當選縣人大代表以來,此類為民爭實事的事情還有不少。
茅(洋)石(浦)線經過新橋鎮區,每逢農歷四、七、十,四鄰八鄉都會到集鎮上來趕集,高峰時人流量高達近萬人,再加上公路兩側的違章停車、擺攤,不僅通行困難,而且事故頻發。這一現狀,史良法一直記掛在心上,2009年起,他連續3年向縣人代會提交建議,要求新辟從黃公岙(影視城)經千丈巖隧道直達烏江的分支線。
可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該路段全長5公里,其中隧道400米,工程投資約需五六千萬元。因當時縣內投資項目較多,致使該建議多次被婉拒。2011年縣人代會期間,史良法等代表直接約見縣政府、交通局領導,當面陳述群眾對此的強烈愿望。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終于表態:優先規劃立項。
為了讓該工程盡快落地,史良法等代表緊盯征地、施工等各個環節,多次組織、參加相關視察、調研活動。在他們的督促、推動下,茅石線新橋段2014年初正式通車,鎮區交通擁堵現狀得到有效緩解,交通事故明顯下降。
提建議敢較真
“史代表履職,有股農民率性,認準的事一犁耕到頭。”這是選民對史良法最深的印象。
五獅山脈橫亙在象山半島中部,新橋鎮等山脈南面的群眾去縣城,均需繞路近10公里。早在10年前,史良法就提出建議,要求開鑿五獅山東溪嶺隧道。可經交通部門初步勘測,這段800米的隧道,加上2公里的南北接線,投資額將達10億元。迫于財政壓力,史良法每次得到的答復都是:“資金緊張,暫緩實施”。
面對一次次的落空,史良法沒有氣餒,仍堅持年年就此提建議。近幾年,位于新橋鎮的象山影視城建設步入快車道,經過新橋東部沿海南線(丹城至石浦)的大客車、私家車不斷增多,每逢節假日更是堵得過路司機叫苦不迭。
“若開通西線的東溪嶺隧道,就能分流到影視城及新橋、定塘、曉塘、高塘、鶴浦等鄉鎮的車輛,可有效緩減東線的交通壓力。”2015年縣人代會上,史良法第10次遞交了該建議,并從破解當地群眾出行難,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影視城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補充闡述。不負眾望的是,縣政府領辦該建議后很快回復:將把開鑿東溪嶺隧道項目,納入正在編制的2016—2020年度“十三五”規劃。
雖然看到希望,但史良法覺得5年時間太長,新橋發展等不起。他說,明年人代會上,他還要再提這件建議,督促政府在“十三五”前期實施該項目。
像這樣一提就是10年的建議,在史良法的履職生涯里不止一件,“關于圍墾岳井洋畔海豐涂的建議”他也提了10多年。
海豐涂位于象山半島西部、岳井洋西側,呈“U”形麻袋狀,面積2700畝。但其上游山脈連綿,每次臺風暴雨排泄不暢,里塘便一片汪洋,種植養殖業損失慘重。如果能將海豐涂的“麻袋口”(壩長1700米)扎住,既可緩解里塘洪澇危害,還可作為招商引資的后備基地。
然而,該建議辦理并不順當,縣政府回復:已規劃將該地作為臺風泊船錨地。但史良法沒有因此停下腳步,他又向縣政府提出了“可否適當調整原規劃”的設想。盡管政府部門從未松口,可他依然年年就此提出建議。
令他欣慰的是,這個提了10多年的建議,今年終于有了轉機:正在興建的岳井洋跨海大橋將穿過海豐涂,因橋墩阻隔,該地已不適宜船只避風。不過,要想該建議落地,還得解決一個問題:圍墾自然海岸線,須有核定指標。可象山縣近年外海圍墾項目較多,已無指標存量。對此,史良心仍不死心,今年他又向縣人代會提交建議,要求政府部門積極爭取指標。
看到史良法持續跟蹤呼吁,縣海洋、水利部門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先在海豐涂“麻袋口”拉上一道網,通過高圍網等方式養殖,待政府爭取到圍墾指標,便可迅速報批立項。
為民利敢擔當
今年10月下旬,史良法來到象山影視城東側的上盤村,了解該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那天,該村村委會主任曹善東把史良法帶到4層樓高的鴻祥大酒店,激動地說:“現在總算能有錢為村民辦點事了。要不是你,我們還不敢造這樓……”
新橋鎮共有28個村,過去村集體經濟主要依靠果林、灘涂承包。近幾年,柑橘滯銷,村集體經濟收入銳減,致使很多村公益項目被擱置,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始終不高。擔任多年村支書的史良法對此心急如焚,他建議鎮人大就此開展專題調研,挖掘山海資源,探尋發展新增長點。其間,他自己也多方走訪調研,并將目光鎖定在充分運用影視城輻射效應上。2010年縣人代會,史良法等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快象山影視城發展的建議》。
該建議引起了象山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年就成立了影視城管委會,新建擴建項目相繼啟動。新橋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鼓勵周邊村落開動腦筋,富村富民。
可要啟動項目,首先得有合適的項目,還要有充足的資金。這些現實問題,讓很多村都選擇了觀望。身為關頭村村支書的史良法卻敢為人先,帶領村干部大興土木,籌資興建影視道具制作基地、大型商業樓、鎮客運中心。隨著象山影視城的發展,這些項目為關頭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村集體經濟年收益60多萬元,躋身該鎮強村行列。
關頭村的發展經驗,在該鎮引起了積極反響。2013年的鎮人代會上,史良法再次建議政府出臺優惠措施,做足影視城文章,發展壯大村級經濟。當年,上盤村便邀請史良法等代表做參謀,借貸1000多萬元建起了該鎮最大的賓館。結果,大樓尚未落成,商家便已登門洽談承包。
這幾年,象山影視城周邊都掀起了一股商貿開發熱,有的推出藍莓、枇杷、楊梅自摘游,有的新建農家樂、商業一條街,村集體、個人收益也都缽滿盆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