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本文以美國傳播學者埃弗雷特·羅杰斯的創新擴散理論為研究視角,分析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職工書屋建設和運作中的信息傳播通道的建構和維護。從職工書屋建設者、管理者和讀者在創新擴散過程中的角色入手,探討借助職工書屋提升企業員工綜合素質的路徑。
【關鍵詞】國有企業職工書屋創新擴散
一、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職工書屋建設的必要性
我國日益加速的城鎮化進程導致城市在空間和地域上不斷實現縱向和橫向延展,這種在地域和空間兩個維度的延展持續刺激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持續增長,這為國有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創造寶貴的發展機遇。在樂觀的市場研判基礎上,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積極強化核心競爭力建設,企業職工書屋建設是企業核心施工能力建設中的重要一極。職工書屋就是在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總部、子公司、總部派出機構和基層項目經理部設立的圖書室,內容涵蓋企業文化、施工專業理論知識、生活休閑、報刊雜志、網絡出版物等,其職能定位在于提升企業職工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和施工技術水平、滿足職工精神文化生活消費訴求,內容具有貼近性、專業性、指向性、服務性特征。
職工書屋建設和使用是知識傳播、推廣和普及的過程,同樣也是創新擴散的過程。美國傳播學者埃弗雷特·羅杰斯對創新擴散的過程進行了描述,他認為其至少包含四個明顯的環節:即知曉、勸服、決策、證實。職工書屋建設就是從延伸企業職工獲取專業知識的渠道入手,為職工創造知曉自身工作和生活領域中選擇性獲取的創新型信息的機會和頻率,從而提高職工接觸新知識、把握專業發展潮流的可能性。職工書屋內容建設、知識傳播通道的建立和維護是一個勸服和過程,激發職工學習熱情,促使職工群體逐步形成接受、認可職工書屋的群體性氣候,在學習、交流中提升專業理論水平,以學促工。
二、職工書屋建設、運行與創新擴散
從企業設立職工書屋的行為屬性和職工書屋的功能屬性分析,企業職工書屋的建設過程就是構建以書籍為主要載體的信息傳播通路,創造共通的物理空間,聚合知識傳播的張力,促使信息接受者(企業職工)在信息選擇性接收、理解、運用等學習認知行為朝向為企業發展服務這一具體指向上來。職工書屋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的要素包括:建設者(傳播者)、館舍(物理層面上的公共空間)、館藏圖書資源(傳播載體)、管理員(信息傳播渠道的維護)和接受者(圖書資源的使用者)。
埃弗雷特·羅杰斯將創新擴散的受眾分為5類:創新(Innovator)、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落后者(Laggards)。職工書屋的工具屬性和內容屬性決定職工書屋建設的過程是圍繞提升企業職工知識水平,企業職工是信息接受者,也是獲取知識的受益者。建設者在通過職工書屋進行創新擴散的過程中以創新者的角色出現:第一步,構筑職工書屋物理空間、館藏內容建設,喚起部分職工對職工書屋的關注和認同,這部分職工就是早期采用者;第二,早期采用者通過人際傳播或其他的傳播形式在職工群體中逐步形成相對固定的職工書屋讀者群,這個群體就是早期大眾;第三,伴隨早期大眾群體的發育,職工書屋讀者群體對外部資源的吸納能力相應增強,從而逐步將更多的企業職工納入職工書屋讀者群體中,這部分“追隨者”可以被視為晚期大眾;第四,由于受到認知、工作性質、興趣愛好的限制,職工書屋的認可度較低,這是處于創新擴散末端的落后者。
三、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職工書屋的功能定位
職工書屋的建設者和管理者須同時兼顧三個目標:服務企業發展、滿足職工訴求、提升職工綜合技能。服務企業發展是設立職工書屋的出發點和歸宿。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培養高素質的職工,建立職工書屋就是提升職工綜合能力、豐富職工業余文化消費的一項具體舉措,這是建立職工書屋的出發點。通過為職工創造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激發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弘揚愛學習、會學習的良好工作氛圍,在學習中塑造獨特鮮明的企業文化,鼓勵職工建立學習興趣小組加強科技攻關,直接服務企業施工生產研發,在學習中交流溝通心得體會,培養結構合理、層次分明的人才梯隊,滿足企業發展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緩解因人力資源緊張限制企業發展的突出矛盾,促進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實現轉型發展。
館藏圖書內容與企業職工對職工書屋的認可度緊密相關,職工書屋能否發揮功能,關鍵在于職工是否把職工書屋作為閱讀、學習的首要場所。因此,在閱讀物的選擇和配置上,必須以職工的閱讀旨趣為重要參考,提升職工書屋對企業職工的吸引力,將環境的舒適性與知識的吸引力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企業職工能夠積極走進書屋,從接觸圖書起步,到逐步學習、理解知識,這個過程需要對內容進行由淺顯到深入、由分散到系統、由專業到綜合的合理編排,職工書屋的圖書內容設定還應避免陷入過度迎合職工閱讀興趣和過度專業化的泥淖。
四、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職工書屋知識傳播通道的建構與維護
1、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職工書屋知識傳播通道的建構
職工書屋是知識傳播的載體,其職能的發揮在于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傳播通道,職工書屋建設者、管理者、讀者以職工書屋為紐帶,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溝通渠道,涵蓋職工書屋建造和使用的全過程。
在職工書屋建設的過程中,建設者、管理者、讀者會根據具體職責進行職能區塊劃分。職工書屋建設者在構建物理空間(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建設(書籍購買)時必須要咨詢讀者和管理者的意見和建議,讀者和管理者會向建設者反饋信息。部分讀者直接參與職工書屋內容建設,讀者參與職工書屋的日常運行,具體表現為書籍借閱,推薦企業同事參與職工書屋圖書借閱或提出意見及建議。管理者按照管理制度負責職工書屋信息傳播渠道維護和讀者信息管理,建設者在職工書屋建設過程中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報刊、電子出版物等出版內容的購買和布置。
必須強調的是,職工書屋建設者、管理者和讀者職能區塊劃分不僅僅是以時間為順序的起承轉結,而是幾乎在同一時段內進行的知識傳播行為,職工書屋在運行過程中將建設者、管理者和讀者納入其中,進行最初級的信息傳播,然后逐步吸引更多的受眾和讀者群體加入進來,形成知識擴散的驅動力。
建設者、管理者和讀者之間是否建立便捷的信息傳播渠道與職工書屋發揮創新擴散職能的驅動力呈正相關。其中職工書屋建設者和管理者是相對穩定的人群,而讀者數量是隨著職工書屋建設質量的波動在較長的時間維度內浮動。概括地說,職工書屋的設立需要建設者和管理者在互相合作的基礎上積極吸納讀者群體參與,在結合企業實際的前提下采納讀者群體的意見和建議,在職工書屋正常運行之后定期進行磋商,在建設者、管理者和讀者之間建立常態化定期溝通機制,確保形成相對穩定高效的溝通渠道,在建設者和管理者主動籌劃下,力求以符合大眾審美需求的基礎設施和圖書內容吸引讀者群體中的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成為讀者群體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輿論領袖”,帶動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落后者(Laggards)積極走進職工書屋、了解接受職工書屋,成為職工書屋知識傳播渠道中的受眾和信息反饋者,在創新者(Innovator)、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和讀者的交流溝通中,誘導具有開放性的讀者群體逐步發育,在這個過程中,創新者(建設者、管理者)、早期大眾(活躍讀者代表)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是第一層級的創新擴散,創新者(建設者、管理者)、早期大眾(活躍讀者代表)、晚期大眾(跟進讀者)、落后者(滯后讀者)之間的信息溝通則是第二層次的信息傳播。第一個層次的信息傳播與職工書屋發揮正常的職能相關,第二層次的傳播與知識傳播和創新擴散的覆蓋面。
2、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職工書屋知識傳播通道的維護
職工書屋發揮職能必須依賴于兩個層面的傳播,同樣,知識傳播通道的維護也相應有兩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建設者、管理者和活躍讀者應該根據企業實際參考知識更新、時尚潮流的發展趨勢對基礎設施和閱讀物內容進行重新配置,基礎設施維護主要在于日常設施的維護保養,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內容的更新關鍵在于調研受眾和讀者群體的興趣愛好,兼顧為讀者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論指導。
第二個層面,建設者、管理者要對讀者信息進行分類管理,以活躍讀者為骨干,組建閱讀興趣小組,積極吸納更多的企業職工利用職工書屋進行學習或休閑。調研數據劃分主要依據讀者的年齡、知識水平、專業和閱讀內容,讀者興趣小組是建設者、管理者在讀者群體的組織延伸,利用其在讀者群體中“輿論領袖”的號召力,提升職工書屋在職工中的認可度。
第三個層面,建立便捷易操作的電子借閱系統。電子借閱系統可以方便讀者借閱書籍,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CRM(讀者信息管理)系統,對讀者進行細分,進行動態管理。
綜上所述,國有施工建筑企業在擴大規模和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組建職工書屋,對于在以企業職工為主體的讀者群體中傳播知識、擴散行業知識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在書屋基礎設施建設、館藏閱讀內容選擇、讀者群體組織建設等環節滿足讀者訴求,在建設者、管理者和早期讀者的合作下創造契合職工文化消費需求的知識傳播載體,通過運作提升其吸引力、傳播力和引導力,發揮教育、休閑和動員職能,將讀者的閱讀旨趣、工作之余休閑時間的分配、學習施工專業知識等訴求與企業發展對職工素質提升的要求結合起來,在建設者、管理者和讀者群體中“輿論領袖”的帶動下,形成完整、通暢的創新擴散信息傳播通道,擴大職工書屋讀者數量,在互動交流中增加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提升職工綜合素養,打造崇尚學習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和諧穩步發展?!?/p>
參考文獻
①高娟,《新形勢下企業職工書屋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職工教育》,2013(16)
②沙漢華,《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問題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