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企事業單位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既要進行物質文明建設,又要培養“四有”員工隊伍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為完成這兩項基本任務,就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教育人,啟發人,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單位的整體素質,增強企業的活力。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在世紀之交,我國的改革正處在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而復雜的變化,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多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的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和組織形式的多樣化,以及各種腐朽、愚昧、落后思想意識的影響,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大量的新情況、新問題,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明確新形勢下現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和途徑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結合從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并從五個方面努力:
1、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用科學理論作指導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來教育廣大職工,幫助他們更新觀念,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樹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觀念,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
2、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求得穩步健康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分層次因人施教,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圍繞調動職工積極性,服從和服務于生產經營這個中心,工作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3、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與解決職工實際問題相結合
職工是企業的主人,職工群眾擁護、支持、參與改革,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把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職工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激發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勞動激情,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點和落腳點。
4、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文化建設相互融合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形成的,是能夠激發和凝聚企業員工的靈魂和精神。思想政治工作要與企業建設相互融合,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在職工中進行市場經濟理論教育,使職工懂得商品經濟、價值規律、市場經濟等基本知識,懂得企業與市場的關系,企業與職工的關系,樹立起與市場經濟和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經營理念、發展理念、市場理念、競爭理念、質量理念、創新理念、學習理念等企業理念,樹立和培育企業精神和作風,增強職工面對市場,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的能力。
近年來,基層政工干部在思想教育上做了大量工作,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認識有“誤區”;二是針對性不強;三是教育方式不新;四是教育主體的素質不高。針對這些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1、站高起點,增強教育的自覺性
各級政工領導干部特別是基層政工干部必須站在“業務硬”、“不變質”的高度,充分認識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從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入手,有效地發揮思想教育激勵人、引導人、塑造人的應有作用,打牢適應“宣傳工作”與“市場”雙重考驗的思想基礎。
2、貼近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政工干部應擺脫陳舊思維方式的束縛,把握時代脈博,使教育緊貼傳媒的思想實際,不斷培養和提高工作人員的道德水平、認識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要適應當代青年人的特點,了解他們的愛好、興趣、志向等,把握他們的思想脈絡,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堅持標準,增強教育的有效性
要在選準教育內容上見實效。思想教育內容必須以培養“四有”青年為目標,構建科學的教育內容體系。要在解決工作人員的思想問題上見實效。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關鍵靠長期的、有效的思想教育,切實做到氣壯、理清、話實、情真。
4、講究方法,增強教育的科學性
改變“單向輻射”,實現“雙向交流”。教育者要擺正位置,建立起平等相處、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圍。積極開展民主對話、懇談會、體會交流、互相探索等形式的教育活動,做到“問題大家查,是非一起辨,答案共同找”,充分調動工作人員參與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改變“封閉教育”模式,實現開放教育。應當立足工作崗位,聯系業務,面向社會,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開辟教育第二課堂;運用大眾傳媒的各種信息充實教育內容,改變單一的“課堂灌輸”,實現教育手段多樣化。在搞好課堂教育的前提下,要利用電視、錄像等大眾傳媒的教育功能,發揮多媒體的計算機網絡的作用,拓寬教育空間,掌握思想教育的主動權。確立“大教育”觀念,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