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近年來,一種減肥方式——禁食療法(或叫間歇性斷食法)紅遍全球,這就是很多人熟知的“輕斷食”。據說,它不僅可以降低體重,還能預防疾病。什么是“輕斷食”?它究竟有哪些好處?哪些人適合?
美國10年研究揭開禁食好處
一部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進食、斷食與長壽》紀錄片最近在國內風靡網絡。這部紀錄片顯示,全球已有6億人嘗試禁食法,一位已經50多歲的減肥者在堅持禁食5周之后,身體中的脂肪含量從27%降到19.1%,體重減少了6公斤。
片中,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路易吉·馮坦納教授通過10年研究發現,禁食能刺激人體胰島素敏感度,從而降低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還可以降低體內的類胰島素一號生長因子(IGF-1)的水平。這種因子是導致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的重要因素。
最新發表在美國《細胞代謝》雜志的一項研究也證實,適當控制膳食攝入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細胞變化,減輕氧化損害和炎癥,還會促進系統的再生,提高認知功能和促進長壽。
禁食療法真的有作用嗎
中醫禁食療法創始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秦鑒告訴記者,禁食療法通常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除了適量飲水、進食少量蔬菜汁、果汁外,不吃其他食物,僅僅依靠體內的能量儲存保障生命活動的需要,以此來治療或預防某些疾病。
他的團隊在研究中發現,禁食療法能很好地緩解不少慢性疾病的癥狀,其中在治療便秘、脂肪肝、高血壓、脂代謝紊亂、肥胖和體重控制、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時效果很好。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文慧告訴記者,禁食最主要的作用是減重,體重每降低3%~5%,對血糖、血脂、血壓等指標的控制都有顯著的效果。
禁食的確有助于預防某些代謝性疾病,但它未必是最好的辦法,其他減重方法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一旦飲食控制過度,能量嚴重不足,有可能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比如睡眠質量差、情緒焦躁等。
最常見的禁食方法是“5∶2禁食法”,該方法建議減肥者每周任意兩天禁食,其他5天正常飲食。李文慧認為,心腦腎等重要臟器沒有明顯病變、心肺功能較好、沒有患糖尿病,且體重偏重的人,可嘗試此法,有利于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將胃腸道中食物排空。
北京協和醫院腸外腸內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陳偉就是禁食的實踐者之一,他每周一和周四禁食兩天。禁食期間并不是什么都不吃,而是將進食的分量減少到原來的1/4,即男性一天總能量的攝入量為600千卡左右,女性為500千卡左右。
禁食期間要遵循低熱量、營養均衡的飲食原則,盡量吃高蛋白、單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如堅果類)以及蔬菜、水果,這樣才不至于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怎么個“禁”法
專家一致提醒,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并非人人適合
兩天以內的禁食是安全的,大多數人可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但兒童、青少年、70歲以上老人、孕婦、哺乳期女性、肝病患者、體弱者、中樞神經疾病者、嚴重慢性感染者、腫瘤患者、嚴重營養不良者、1型糖尿病及其他嚴重疾病者,并不適合禁食。糖尿病患者如果想嘗試禁食,最好提前咨詢醫生。
2.適度運動不能停
禁食期間也一定要運動,否則,機體就會首先消耗肌肉來供應能量,最終可能導致肌肉萎縮。控制飲食與適量運動對于控制體重都很重要,但禁食期間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3.不要長期進行
一般在采取禁食2~3個月后,體重就會明顯下降,此后不必再長期堅持,可以通過飲食和運動調節來控制體重。
每周禁食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天,以1~2天為宜。
4.保持健康飲食習慣
經過禁食療法減肥后,體重容易反彈,所以一定要長期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并定期參加體育鍛煉。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