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
從上世紀80年代女排五連冠,到執教美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上擊敗中國隊,再到率領中國女排獲得世界冠軍,郎平的職業排球生涯經歷了一個“V”字形路線。在觀念相對保守的人眼中,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軍榮譽為郎平出走美國的那幾年找回了難以啟齒的平衡。
郎平的運動生涯碩果累累,越是如此強大的人,越會在職業選擇上受到非議。盡管郎平幫助美國隊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佳績,這是她職業生涯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在民眾心中,那一段時間正是郎平的低谷,即便你是達觀的旁觀者,懂得什么叫“體育無國界”。2005-2008年,她成了令不少人匪夷所思的Jenny Lang。而今日郎平率領中國女排再獲榮光,人們都難免會有這樣的感嘆:“郎平終于用巨大的榮譽卸下了擔子!”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奪冠,郎平還能否做回郎平?

郎平奪冠后在接受采訪時說:“我自己拿不拿冠軍不是很重要。不是非要證明什么,我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次是老天爺的眷顧,看我挺努力的,送了我一個冠軍。”越是輕描淡寫的回答,我們越能體會到郎平在率領中國女排奪冠之路上付出的艱辛。對一個久經滄桑仍能昂著頭做自己的人而言,付出艱辛只是一種日常行為,榮譽也只是衡量日常付出的一個參考,郎平對冠軍懷有感恩,這毋庸置疑,但不過分依賴冠軍來為自己正名。
奪冠后的郎平讓我們明白:當初執教美國而受到的非議,正是源于她的與眾不同,外界無形中給她制造了很多棱角。但是,郎平僅僅是平靜地選擇、不遺余力地付出,以及用感恩的心淡化一切附加的累贅。
還記得郎平在談執教美國女排的經歷時用到了這樣兩個詞:“很光榮”,“很有意義”。何謂“光榮”?如果郎平執教世界排名倒數第一的球隊,國人不會質疑她,而她也不會感到光榮。正因為美國是體育強國,美國隊實力不俗,迫切需要中國人去執教,這難道不是一種莫大的光榮?何謂“有意義”?為國效力滿載榮譽之后,為世界排球做出貢獻,難道沒有意義?
奪回世界冠軍,郎平將繼續率領女排劍指里約奧運會,為國爭光的日子還長著呢。讓我們假想一下,奧運會上如果再次遭遇美國,我們是會感嘆物是人非,還是感嘆物非人是?沒有人會預想到一個靠譜的答案,包括郎平自己。但是我們能夠擺正心態,眼前的郎平始終都是一個平靜的女斗士,忠于選擇,不遺余力,懂得感恩,她的事業追求在不斷拓寬中加深印記,那個時候她正在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