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變身超級馬拉松狂人前,陳盆濱是個漁民,小學畢業。他出生在浙江玉環縣下面的一個海島上,每天只有一艘船,漲潮才能開,下了船還要再坐一陣子拖拉機才能到縣里。陳盆濱22歲的時候,有一天他所在的雞山鄉舉辦了一個俯臥撐大賽,來比賽的大多是武警、保安,他什么也不懂,就開始埋頭做。做了438個,有人推了他一把,他才知道早就沒人做了,人都散了。
這是陳盆濱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極限”。確切地說,是他知道了他是一個沒有極限—或是極限比一般人要遠得多的人。因為俯臥撐事件,他在雞山出名了,第二年有人推薦他參加在溫州舉行的“吉尼斯扛20公斤純凈水持久賽”,他扛了14小時21分鐘拿了冠軍,還拿了2000塊錢獎金。
陳盆濱探測極限的過程有如跑著看世界的阿甘。他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甚至穿了一雙皮鞋—而他靠這雙皮鞋(和他當了十年漁民的“皮糙肉厚”),居然也安然無恙地跑下了全程。跑步改變了陳盆濱的生活,用他樸實的話說,“讓我坐飛機,讓我家蓋房子,讓每天桌上的菜從兩三個變成了五六個”。
“無極”真的是老天賞給他的天賦嗎?陳盆濱也想知道答案。
陳盆濱的目標是跑遍七大洲—每一大洲上最難的那個極限挑戰賽。他從新疆開始,穿越了250公里戈壁,緊接著挑戰了摩洛哥241公里的沙漠地獄馬拉松。然后是美國、澳大利亞、希臘,到2012年底,巴西亞馬遜254公里的叢林馬拉松也被他征服了。
就差一個南極。
決定參賽前,陳盆濱找了一個大冰柜去訓練自己的“抗寒”能力,有時還讓人往他身上從頭到腳的澆冰水。但真正到了南極他才發現,任何一寸裸露的皮膚都能讓自己功虧一簣。在南緯80度以內的極圈,零下30攝氏度的空氣里,打滑的冰道幾乎可以讓每一寸位移都事倍功半。而當他跑到第二十公里的時候,就開始起風,“雪把賽道都埋了”。剛下過的雪是軟的,比沙還軟,每一腳都能讓人陷下去,陳盆濱只能跨著走。當他跑到第三個十公里,風力突然達到了11級,—作為一個漁民,陳盆濱自言對風力太了解,“這種情況下人已完全無法跑動了,甚至靜止不動我也覺得自己有可能被風吹走。”
逆風跑的結果是,跑到第四圈的時候,衣服就濕了。汗順著胳膊留到手腕上,直接結成了冰。他之前以為在南極比賽,應該會看見企鵝、冰川。結果只遇上了雪盲。他的雪鏡和臉頰之間有一點不夠吻合,雪光從下面進到了眼睛里,眼睛腫起來,頂得雪鏡更高了。當他跑完100公里回到營地,要脫他的緊身衣時,結冰的衣服幾乎撕裂了他的皮膚。
這是2014年的南極100公里極限馬拉松。有兩個人完賽。陳盆濱用了13小時57分戰勝了另外一個意大利人。他是冠軍。
身份:公司職員
跑史:首個參加并完成摩洛哥撒哈拉馬拉松賽的中國人,巴西亞馬遜254公里叢林馬拉松賽世界亞軍,南極100公里極限馬拉松冠軍,七大洲極限馬拉松世界第一人。4月2日,陳盆濱從廣州出發,100天100個馬拉松,將在7月10日抵達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總長4219.54公里。
不出國也能跑超馬
1.香港HK100越野馬拉松耐力賽
HK100是香港最大型的個人越野馬拉松耐力賽,已經納入了被譽為全球最高難度的越野賽事Ultra-TrailduMontBlanc和WesternStates100的資格項目。
該路線途徑多個風景區,包括了海灘、樹林、水塘、山徑等等,整段路程累計登高超過4500米,參賽者必須在32小時內跑完全程。
2.The North Face 100 北京國際戶外耐力跑挑戰賽
在中國較為知名的超級馬拉松比賽是The North Face 100 北京國際戶外耐力跑挑戰賽,它是The North Face 100亞太區系列賽事之一。此賽事于2009年在北京市昌平區首次舉辦,是在中國大陸舉辦的首個100公里越野跑賽事。
賽事在每年4月底或5月初的一個星期六舉行。100公里項目是The North Face 100系列賽中最具挑戰的比賽項目,山路和土路占總路線的55%左右,海拔最大落差值達650米。比賽起點位于著名的居庸關長城腳下,終點設在風景優美的明十三陵水庫,也是整個比賽路線的海拔最低點為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