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智
選這個題目,倒不覺得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書有多大關系,只是因為喜歡這句話,喜歡讓人心動和憧憬的故事。作者張嘉佳說:“我希望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間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從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書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看完了追了很久的電視劇,專打離婚案的一對律師由相逢到相識到相愛,一對又一對愛人或戀人分分合合,最后依舊會找到自己的歸屬。“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也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我們常常憧憬童話里公主與王子浪漫的愛情故事,卻不屑于街邊那些戀人穩穩的平凡的幸福。我們為了住在心里的那位王子和公主苦苦等待,等到世界盡頭,等到灼灼末世。
少不更事的少男少女,在秦淮河,在西湖,在揚州,猝不及防地一見鐘情,猝不及防地墜入愛河。那些夜夜笙歌,那些淺唱低吟,那些床頭碎語,黏膩地寫著大封大封滾燙的信箋,下一秒就因為乏味、聒噪,又或者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第三者,循環播放著一幕幕表白未遂、分道揚鑣、不成眷屬、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戲碼。于是坐在自行車尾耗過了幾年不能再來的時間,又在剩余的時間里長吁短嘆。
那些所謂濃如烈酒、響如驚雷的愛情,最后不過是男女在這場戰役里,一遍又一遍地敗,潰得一敗涂地,傷得滿臉是血,痛得撕心裂肺。所謂永久地等待,不過是懦弱者美化的謊言。從來沒有不死的愛情,也從來沒有海枯石爛的等待與守望。
妻子抱怨忙著加班賺錢的丈夫不顧家,抱怨待在家里的丈夫不上進;丈夫抱怨妻子經常外出被冷落,抱怨在家照顧孩子的妻子不施脂粉。愛情在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里慢慢死去而不自知,剩下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因為日子久了的生活而不忍結束,或者因為孩子的緣故而不忍放棄。然后煞費苦心地經營一場萬念俱灰的所謂愛情,最后心力交瘁地終于放棄。
“我永遠不夠好,但我永遠走在更好的路上”,所以你永遠不能做到最好,你一定沒有永遠最好的戀人,永遠最純真的愛情。世事如書,調劑生活的情感,像書里的故事、句子、詞語、符號。好的故事在心里漾開波瀾,久久不散,不好的句子在動脈里翻滾沸騰,你難受且無法忍痛割舍。我們就從一段又一段波折,一段又一段讓你哭讓你笑的情感中,跳到下一段波折。這就是生活。
或許不該由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在此傷春悲秋。壞了的臺燈在萬籟俱寂的深夜里一閃一閃,像重感冒患者的鼻翼在一呼一吸中翕動著,情到濃時像飛快跳躍的白色鍵盤上的十指,像胡思亂想的少女,此刻心底又該填滿了何種不知滋味的心緒。或許一切都終結于淚濕的枕邊。從此微笑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指導教師:熊芳芳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