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晨

仰首之際,屋頂掛滿長約數寸小竹筒,倘有風來,想必會喚醒來自周寧山水間的林瀾之聲吧?萬和堂在馬連道京華茶葉大世界2-38號,對著滄桑斑駁古船木品飲呂家15年老白茶時,我們注意到這“竹排獅吼”的壯觀氣象。呂文鐘說,要把來自家鄉的竹子做成同樣齊整并非易事,“鋸這批竹子,花了好幾天時間呢!”
呂文鐘成長于一個五世同堂、一百多口人的大家族。爺爺呂陳貴今已94歲,奶奶87歲。二位老人做了一輩子白茶,也喝了一輩子白茶,如今依然耳清目明,身體硬朗。
1996年,他和二哥呂永添跟隨大哥呂萬全落腳懷柔地區,銷售老家的茶葉。經多年打拼,呂文鐘在茶葉銷售和茶葉產業深加工中均獲突破:以白茶為主的批零方面,年銷售近2000萬;他的團隊還研發了“木簡坊”系列茶香枕品牌產品,年營業額逾1000多萬。今年“第三屆馬連道全國斗茶文化節”期間,呂家兩號白茶分別榮獲金獎和優勝獎,59號紅茶則奪得銀獎,可謂“三喜臨門”。
“高山明珠”出佳茗
呂文鐘老家周寧縣位于鷲峰山脈東麓,平均海拔800米,縣城海拔880多米,居全省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之稱。縣境內有被譽為“海峽西岸第一瀑”的5A級景區九龍漈瀑布群,中華奇觀鯉魚溪亦被列為4A級景區。此外,曾載入《辭海》的“八閩首景”滴水巖,有閩東“西雙版納”之稱的后壟大峽、蝙蝠洞等一大批旅游景點亦是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
當然,呂文鐘最自豪的還是此地沒有什么工業,又屬中亞熱帶季風山地氣候,冬長夏短,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4.6℃,年降水量2069毫米,被譽為“天然空調城”,是理想的白茶優質產區,非常適合發展有機生態茶園。
福建周寧萬和貿易有限公司新建茶園有600多畝,就位于此山之上。茶園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野生菜茶為主,都是上好的優種茶樹。這片茶園曾荒蕪多年,呂文鐘希望將其營造為有品牌效應的野生有機白茶園。今年,他還為自己的“荒山有機茶”品牌申請了有機商標。
“荒山有機茶園”,在呂文鐘看來是道法自然、精心營造的生態系統。茶園使用牛糞、羊糞等農家肥,亦要允許其他樹木草叢適度存在,這有利于保護茶樹免受病蟲害。每年七月和年底,呂文鐘要雇人對茶園進行兩次松土,使茶樹保持良好長勢。
由于一年只做一季春茶,這片茶園年產量只有1萬多斤,而茶園種植管理成本卻是逐年上升。呂文鐘認為付出點代價還是值得的,“想要提高茶青的質量,茶葉的口感、滋味和耐泡度,就要給茶葉足夠的成長期。”,他說在斗茶文化節中,呂家的獲獎白、紅茶,就出自這片茶園。
要做出上好的荒山有機茶,在天然生態環境里發展優種茶樹,獲得高品質茶青只是第一步,加工、制作工藝也是決定茶葉質量的關鍵流程。據呂文鐘介紹,周寧萬和貿易有限公司的茶廠位于風景秀美的前溪自然村,廠房占地5畝多,有工人100多名。為了優化茶廠生產環境和生產設施,他已持續投入2000多萬元。
白茶制作中,福鼎以“曬青”為主。呂家的白茶,則在“曬青”基礎上,突出了政和傳統白茶制作中的“陰干”工序。一般來說,曬青到30%-40%左右,進入通風的陰房,將茶葉陰干至八九成,然后渥堆“走水”。這也是個輕微發酵的過程,茶葉厚度以5公分為宜。呂文鐘說,茶葉“走水”不夠,口感會有點澀,“水”也沒那么好。
為了使茶葉保持天然有機的美妙口感,呂文鐘認為成品茶葉運輸和儲存過程也是不容忽視的。未來,他計劃全部采用木箱儲運茶葉,木箱里面則統一以帶有錫箔的牛皮紙封裝。“塑料袋封裝當然便宜,可是溫度高,對茶葉是有影響,該花的錢還是要花的。”呂文鐘說
家族實體共建茶葉品牌
不過,多年高投入給呂文鐘的回報亦很可觀的。他的萬和牌白茶、萬和牌紅茶,在福建省當地相關斗茶賽事中也連年榮獲多項大獎。呂文鐘深有感觸地說,“這提升了我們的品牌知名度,真心付出總有回報的!”
作為一個制茶世家,呂家族人已在全國各地開設了30多家專賣店,各自積累了雄厚實力和優勢資源。近兩年來,他們新注冊了“和潤”商標,計劃以兄弟三人為主,整合親戚和家族資本、專業生產基地以及營銷渠道,通過共同參股的實體企業,傾力打造一個富有市場影響力的茶葉品牌。
談到未來發展前景,呂文鐘說,專注于“做品質茶、良心茶、放心茶”,既是他對種茶和制茶工藝的根本要求,也是他發展荒山有機茶的恒久理念。
;text-autospace:none;vertical-align:middle'>在專訪中,她告訴《中國商人》,之所以她的茶葉品牌注冊為“緣茗四海”,就是要用心做茶,走遍五湖四海,廣結天下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