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明
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重要的制度平臺。新常態下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充分激發其制度活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打破思維定勢,優化權力運行
加快推進人大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立法工作,全國人大應及早研究制定規范決定權的法律,在條件還不夠成熟的條件下,可制定規范性文件,通過立法明確重大事項決定權的規范與邊界,為地方人大常委會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提供法律保障和實踐指引。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在黨委、人大、政府之間科學合理地配置決策權力,建立黨委、人大、政府協調機制,規范和完善“黨委決策、人大決定、政府執行”的權力運行體系,進一步理順人大重大事項決定權與黨委決策權、政府行政權之間關系。
其中很重要的是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以法治的理念和法治的方式來規范權力運行。黨委要增強依法執政的理念,在完善依法決策機制基礎上,善于把重大決策部署的事項,按照法定程序提到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經過法定程序,把黨的意志轉化為全體人民的意志,再交給政府執行。

人大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善于圍繞本地改革發展重大問題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積極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依法作出決定決議。建立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常態化機制,每年年初確定若干件討論決定重大事項議題。溫嶺的做法是,在每年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討論決定1件以上大會議案。在行使職權過程中,要突破傳統思維定勢,既破除“無所作為”的觀念導致決定權虛化和閑置,又要防止過分強調人大決定權而不顧實際什么都作決定;既要注重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又要支持國家機關依法有序開展工作,促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效率。
政府要落實重大決策出臺前向本級人大報告的規定,建立健全具體的可操作工作機制。依法應由人大及其常委會討論、決定的事項,“一府兩院”要及時提請人大及其常委會討論決定。
建立“重大事項清單”,厘清邊界
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不僅政府需要建立“權力清單”,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依程序開展工作,也應該建立其重大事項決定的“權力清單”。《中共浙江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大工作和建設,充分發揮人大作用的意見》提出“協調人大及其常委會和‘一府兩院’”,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具體制度,探索建立提交人大及其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清單。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金財在今年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認為,探索建立這項清單應注重“四個清”:邊界清,排出“座位表”,厘清重大事項內容界定,讓人大常委會和“一府兩院”“對號入座”;職責清,列出“責任書”;流程清,畫出“路線圖”,明確重大事項議案的提出、審議、表決、公開等環節;效果清,交出“明白賬”。
在具體操作中,這項清單應該由地方黨委來確定,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再依據清單建立完善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具體制度,將重大事項具體化、明晰化和標準化。
最近,溫嶺市在開展加強縣鄉人大工作綜合試點中,計劃建立提交人大及其常委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清單。重大事項清單范圍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須報人大討論、決定的事項外,根據上級有關規定還包括以下事項:保證憲法、法律、法規和上級人大決議的遵守和執行的重大措施;加強民主法治建設的重大措施;區域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城鎮建設、土地利用、重大民生工程項目,財政性資金投入較大(如3000萬元以上)、對環境和資源保護影響較大的重大建設項目等。
在具體界定重大事項過程中,應注重合法性、全局性、民生性和可行性。一是合法性。就是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的重大事項,人大及其常委會要認真進行討論和作出決定,如計劃、預算的調整,城市總體規劃以及涉及城市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和總體布局重大變更等。二是全局性。對事關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或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特別是圍繞黨委提出的一些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作部署等,來討論決定確定重大事項。三是民生性。根據人民群眾高度關注和強烈反映的熱點民生問題,作出決議決定。四是可行性。從本行政區域實際出發,確保作出的決議符合實際、切實可行。
遵循法定程序,確保“不走樣”
有效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應當制定科學、嚴格的重大事項決定權的行使程序。在實踐中著重要把握好提出審查、調查研究、請示匯報、討論審議、表決通過、公布實施、監督反饋等七個工作環節的規范。
如在提出審查環節,要加強對提出主體和提出時間的審查,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一府兩院”以及符合法定人數的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名、人大代表聯名,都可以作為議案主體。除了一些非常緊急的事項可以臨時動議外,一般應于人大常委會會議舉行一個月前提出,以便為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或調查留下充足的時間;在調查審查環節,可以建立完善重大事項聽證制度,充分運用協商民主方式,增強社會公眾對公共決策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廣泛聽取代表、專家、社會各界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提升重大事項的科學性;在討論審議環節,對一些爭議較大的重大事項,可以引入辯論機制,充分交換不同意見,最終達成共識;在決定表決環節,規范表決形式,推行電子表決或投票表決,保證表決的真實性和民主性。
善打監督“組合拳”,推動決定權“落地”
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對重大事項實施情況及時開展跟蹤督查,通過綜合運用人大各種有效的監督手段,定期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或人大代表檢查、視察、調研、審議、滿意度測評等形式,確保決定的有效落實。
在督查過程中,對執行或辦理不力的單位或責任人員予以曝光并限期整改,對決定落實中私自變更、隱瞞的現象要啟動追責制度,以維護重大事項決定權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適當時候,也可以按照法律規定啟動詢問、質詢、特定問題調查、撤職、罷免等相關程序,強化剛性監督,提升重大事項決定權的行使實效。
(作者系溫嶺市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