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警察與社區伙伴關系
從1980年開始,美國城市公共安全服務進行了戰略、理念、技術、操作等方面的改革與創新。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紐約市警察與城市社區伙伴關系模式。
“社區伙伴關系”指居民、學校、教會、企業、社區組織、當選官員、政府機構等單獨或共同與警察合作,解決影響他們或與其利益相關的特定問題。這是一種創新性的、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城市公共安全服務模式。在社區公共安全服務中,公民積極、主動參與社區安全服務是重要前提。改革后城市公共安全服務包括兩方面主要力量:一是負責安全管理的政府職能部門;二是以職能部門為引導,發動公民參與公共安全服務。
墨爾本的“城市公共安全戰略”
2000年,墨爾本市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安全社區”。加強城市公共安全事故的預防。澳大利亞政府和警方相信“一盎司的預防等于一鎊的治療”,堅持打擊與預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戰略。澳大利亞政府和警方把預防犯罪的核心建立在家庭、教育機構、社區或宗教機構上,認為預防犯罪的第一條途徑是強調非政府組織的重要作用,因為它能找到增強家庭和社會協調一致的方法。
利用高新技術力量,建立公共安全信息共享網絡。1997年墨爾本市利用高新技術力量,建立全方位的閉路電視系統,運行“中央商務區都市攝像機安全運行計劃”。此外,政府為保證游客安全,全面提高城市的人行道照明程度及標志、在主要街區設立計程車行列安全區。監察隊伍由城市安全照相機控制。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該市的安全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