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雷
雖歷代王朝興亡更替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貪污腐敗如蟻嚙柱,久而久之,柱朽如渣,華屋遂轟然倒塌。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春瑜主編的《簡明中國反貪史》,梳理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等多個歷史時期的貪污現象、典型案例、巨貪大蠹,概括總結了歷朝歷代的反貪機制、反貪實踐以及反貪啟示。
腐敗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一個王朝,隨著生產的恢復,物質的豐富,腐敗也就抬頭了。這就告訴我們,不能沉浸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成就里,而應該愈發對反腐敗斗爭的嚴峻形勢保持高度警惕。
食色性也??v覽封建王朝的腐敗規律,都是從食的消費與色的消費開始的。大亂以后,王朝初年沒有物質基礎去揮霍浪費。然而,隨著物質的豐富,以及進入“坐江山”時期,食色的消費逐漸形成社會風氣,皇帝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乜串斀瘢案锩男【铺焯熳?,喝壞了黨風喝壞了胃”,被查處貪官95%有情婦也就不足為奇了。十八大之后,新一屆黨中央展開一場廉政肅貪斗爭,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正風肅紀,這正體現了歷史的啟示,是防微杜漸的根本之策。

民間的感觸是最直接、最真切的,老百姓對貪污最為痛恨,反對最為堅決。在《簡明中國反貪史》中,就對痛斥貪污腐敗的著作、文學作品、民間歌謠進行了詳細敘說。實際上,近年來流行的段子、暢銷的官場小說,就是一種信號。古代反貪有一個較好的做法,就是“風聞言事”,聽說什么了,即使沒有確切依據,也可以檢舉。在現代民主社會,盡管強調據實舉報,但“風聞言事”實際上仍以輿論壓力的形式發揮著作用,嫌疑人需自證清白,反貪機構也會據此進行調查。如何將“風聞言事”制度化,也是我國新時期反腐需要著力的地方。
沒有社會大眾的介入與參與,反腐斗爭是不會取得根本勝利的。對于中國的“歷史周期律”,1945年毛澤東在延安就曾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已找到了新路,這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狈饨ㄍ醭谋举|是皇權專制,是為維護封建制度而反腐敗,具有制度劣根性,故擺脫不了“歷史周期律”;而社會主義中國,人民群眾與國家沒有利益分歧,每個當官的都是人民的公仆,是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而反腐敗。那么,將包括領導人在內的所有官員的財產和權力公之于眾,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就是未來的必然之路了。
十八大以后,高壓反貪腐已成為新常態,“老虎”紛紛落馬,“蒼蠅”頻頻墜地。對于反腐敗斗爭,王春瑜在《簡明中國反貪史》中說:不悲觀,也不樂觀,原因是法制還不健全,老百姓還沒有能自覺行動起來?!扒骞倌瞬幌橹铩保傩罩挥性谑种袩o權的絕望中才會呼喚青天大老爺。我們國家的廉政建設,繼續向前發展,一是要真正還權于民,至少讓老百姓不怕揭發檢舉后被報復;二是從權力配置到制度安排,從規則制定到機制建立,都要想辦法杜絕尋租行為。
以古鑒今,知反腐倡廉任重道遠;鐵腕治貪,讓“老虎蒼蠅”無從藏身。正如王春瑜在《簡明中國反貪史》中的信念一樣:“我們堅信,只要億萬群眾都能從歷史深處走出來,以現代法制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以主人翁的身份,敦促建立起真正的、完備的、行之有效的監督公仆的機制,我國的反對貪污腐敗的斗爭,就能收到很好的成效,從而走出反腐敗的輪回?!?/p>
(《簡明中國反貪史》,王春瑜 主編,九州出版社2015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