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輝++吳玉冰++郭樂++向陳
摘要:運用SWOT分析法,以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篩選影響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因素,從圖書館的優勢、劣勢、機遇與威脅等四個角度對圖書館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續性發展的創新對策。
關鍵詞:SWOT分析法: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創新對策
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作為醫科大學中的學術中心和信息服務平臺,不僅是整個大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承載著學術傳承、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諸多內涵。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與醫用科學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絡平臺的不斷進步與成熟,圖書館發展也迎未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古語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針對這些新形式的變化,大學圖書館也邁入了一個全新的轉型時期。本文借助企業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分析、篩選影響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發展的關鍵因素,使圖書館加快改革步伐,增添活力。
1 SWOT的概念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韋里克(H.Weibrich)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其主要功能是綜合考慮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各種因素,并進行系統評價,從而選擇最佳的經營戰略。具體而言,“S是指內部優勢(Strengths),W是指內部劣勢(Weaknesses),0是指外部環境機會(Opportunities),T是指外部環境威脅(Threats)”,將這些因素相互匹配加以系統分析,從而得到相關的結論。
其中,優勢因素是指超越競爭對手所擁有的獨特優勢資源,是整個組織內部的核心競爭力量;劣勢因素是指影響組織營銷效率和效果的內部不利因素;機會因素是指組織可以獲得重大優勢的外部環境;而威脅因素是指外部環境中存在的重大不利因素,構成組織發展的約束和障礙。
2 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的SWOT分析
2.1 優勢因素
2.1.1 讀者人群數量與質量均有保障 高等醫科大學一直是學生報考的熱門大學之一,每年都有為數眾多的新生入學學習,充分保證了讀者人群的數量。“而對于一個大學而言,學術研究是其主要功能之一”,碩士及博士研究生入學后主要圍繞中、西醫學這個主題來進行科學研究,所以也充分保證了讀者的質量。
2.1.2 醫學文獻專業性和傳承性強 醫學作為一門兼具傳承性和創新性的學科,一方面需要對于過往的文獻資源進行挖掘整理,另一方面對于整個科技前沿需要實時跟進,了解最新科技信息動態。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作為從建校伊始就存在的二級機構,對于醫學文獻的收集從未間斷過,歷盡時間沉淀具備了豐富的醫學資源檔案和專業性極強的前沿醫學文獻,造就了成為高校學術引擎的基本條件。
2.2 劣勢因素
2.2.1 平臺滯后,跟不上時代潮流的步伐借閱系統老化,要維持相對穩定的圖書流通仍然需要為數不少的館員花費大量的時間,而又不能獲得較好的效益。現如今的各大省級圖書館均運用最新的射頻技術(RFID)完善了借書自助系統,大大減少了館員對于日常流通工作的時間成本,改變了傳統的借閱模式,而對于醫科大學的圖書館而言,這些還未能實現。同樣雖然圖書館設有電子閱覽室,但由于電腦硬件設備進步太快,日新月異,致使電子閱覽室的硬件條件遠不能跟學生自己的新購設備相比,致使館內的計算機閱讀平臺沒有形成主流閱讀平臺。
2.2.2 缺乏自主意識,資源系統性及前沿性較差就具體專業內容而言,各大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均存在此問題。學術氣氛并不濃烈,不能真正成為大學整個學術體系的發動引擎,而更多表現為大學教學的輔助機構。圖書館員的主動服務意識淡薄,與讀者的交流溝通也存在嚴重不足。這些不利因素,導致了圖書館漸漸喪失了學科前沿的位置,同樣資源也缺乏系統性。
2.2.3 圖書館隊伍建設步伐緩慢 由于各醫科大學進行不同層次的改革,導致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圖書館的人才引進發展緩慢,這個情況直接導致了中青年學術人才的斷檔。中層學科館員沒有形成能實現“幫傳帶”的學術團隊,從而使圖書館體系梯隊建設受到了阻礙。
2.3 機會因素
2.3.1 政策進一步完善,館員對于自身定位的新認知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科大學對于圖書館的建設也從一般保守的輔助機構的位置逐漸調整為一個學術集散的場所,“對于圖書館而言,不再只局限于一個借還書的機構,而需要承擔下更多科研項目和開發出能配合科研的新型服務”,用以滿足醫科大學新的發展。這些變化讓圖書館的每一個館員都必須尋找自己新的定位,對于自身的認知有了新的概念。
2.3.2 Web 3.0時代塑造科技新平臺 網絡技術對于當代而言,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使得Web 3.O的時代開始介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圖書館完全可以借助這個時代契機,以自身的軟硬件及文獻資源優勢,直接實現跨越式發展。將文獻內容通過更為便捷的手段直接推送到有需求的讀者手中,減少中間環節,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站到科技的前沿陣地上。
2.3.3 經費較為充足,能戰略性實現目標突破 國家對于高校圖書館采集書籍與科技更新的投入從未間斷。對于立足于醫科大學平臺之上的圖書館而言,每年都能采購大量的專業書籍,讓自身保持在科技前沿位置;同樣也能更新自身硬件條件,讓服務與時代相匹配。
2.4 威脅因素
2.4.1 資源流失互聯網的發展如同雙刃劍,使得圖書館原有的寶貴資源已不再具備自身的獨特性,其優勢地位也在逐步消失當中,許多文獻資源甚至已經成為了大眾的公共資源,這些都體現出了圖書館的資源在快速流失。
2.4.2 讀者流失 同樣,“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讀者獲得相應信息的渠道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紙質文獻逐步退居到第二位上,而電子文獻以其傳播快速、信息量大、圖文并茂等諸多優勢已占據到讀者閱讀的第一選擇上。那么對于一些時效性強的基礎性知識,讀者往往就繞開圖書館,選擇更為方便的網絡閱讀。
2.5 SWOT矩陣
將上述優勢因素、劣勢因素與機會因素、威脅因素相組合,形成SO(增長型戰略)、ST(多種經營戰略)、WO(扭轉型戰略)、WT(防御型戰略)策略。再對SO、ST、WO、WT策略進行甄別和選擇,以確定高等醫科大學圖書館應該采取的具體戰略與策略。
3 創新對策
3.1 觀念創新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唯有采取創新奮進才是醫科大學圖書館的出路,高等復合型人才是圖書館迫切需要的第一資源。要想實現圖書館的跨越式發展,必不可少的就是專業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具備醫學專業的各種知識,而且能運用先進的推廣手段。不僅如此,圖書館更需要將這些人才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團隊配合,實現目標。
圖書館作為一個藏書為主的機構,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里面只是作為被動借閱的一個場所。而今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圖書館要將這種被動模式轉換為以讀者需求為線索、主動引導的新型服務模式,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
醫科大學圖書館服務的對象較為特殊,相當一部分長期從事臨床工作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難及時到圖書館利用資源;所以,圖書館利用有限資源,充分搜集整理網上OA學術資源,并進行系統的學科化整合,構建學科服務平臺,建立學科導航和學科門戶網站,為本校各學科提供對口的信息服務至關重要。
3.2 管理創新
企業化的管理模式運用到高校的圖書館管理上是切實有效可行的,也是高校圖書館進一步深化改革和迎合市場的必由之路。企業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借鑒到圖書館的業務拓展上來,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性,將其潛能激發出來;同時總結這些經驗,使其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管理模式。
3.3 服務創新
在現如今,網絡平臺飛速發展,新型硬件介入讓傳統的圖書館服務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急需對服務意識、服務理念、服務內容進行全方位的創新。具體而言,可以設立咨詢臺開展特色服務,以廣大師生為服務對象,建立重點文獻信息需求檔案,追蹤學科發展的方向,時刻保持與最新科技前沿的同步,及時了解讀者愿望和有效反饋信息,充分利用實時處理系統接受讀者對各種情報源的反應,定題跟蹤,查新翻譯,綜述報導。
突破單一的館藏資源限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資源,開發新穎而實效的網絡服務,將校園網植入大學生生活當中,以圖書館為中心,以二級學院及輔助教學單位為翼展,形成一種新模式。
與此同時,加強對讀者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的培養,更新文獻檢索課的內容,使之更好地貼合時代的發展。在此基礎上,開展遠程教育活動,提供各種存儲軟件和存儲平臺,做好新型知識系統的導航員。
4 小結
通過SWOT分析不難看出,圖書館作為高等醫科大學中重要的二級機構,需要審時度勢,針對醫學專業狠下一番苦功,將中醫、西醫、藥學產業、生物工程等系列的學科有機地整合成一條完整的生態鏈,同時造就圖書館專業與服務相結合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