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2014年7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韓國首爾大學演講時指出:“國家關系發展,說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而國際友城關系作為國之交的重要內容之一,更是如此。
國際友城關系的發展,不僅需要兩市政府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兩市人民之間的友好交流。友城交流不是泛泛而交,“久遠”即需要傳承,最好的莫過于青少年的交往,因為他們是未來的主人翁。從2013年年末開始,成都市政府外事辦公室把提升友城關系質量、品質和內涵作為重大課題認真研究,加強青年交流,發展友城事業。2014年3月,在全國地方政府首創友城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項目和友城公務人員交流獎學金項目(以下簡稱“國際友城獎學金項目”),吸引友城青年來蓉,加深其對成都甚至中國的認識、理解和信任,為成都市與60個友城及友城所在的30余個國家的長期友好發展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國際友城獎學金項目作為友城工作的創新項目,成都市在政策上給予了積極支持。目前,留學生項目將四川省20所部屬、省屬、市屬高校納入招生范圍,最高獎學金為3萬元/學年,作為非中國公民的學生只要滿足在成都市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關系城市出生、學習、工作或生活的條件,并經該市政府國際關系部出具相關證明或獲得中國駐外使領館相關領事認證,最后經成都市政府外辦聯合市級有關部門按照評審辦法規定程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進行評審,即可申請到該項獎學金。公務人員交流項目除安排友城公務人員進行語言和中國文化學習外,還協調他們到對口部門進行工作實踐和調研。這兩個獎學金項目的創立,不僅豐富了友城交往的內容,還將友城交往從政府層面延伸到個人層面,從高處著眼,實處著手,更加注重友城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公共外交的開展創新了思路,創建了平臺。
國際友城獎學金項目實施至今雖然僅有8個月,但成都市政府外辦已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成果。
——培育友好人心的初衷已經初步顯現。雖然實施只有8個月,但已有120名友城留學生和公務員享受到獎學金項目的支持。來自以色列海法市的成都大學留學生娜塔莎·蘇西蔻在獲得友城留學生獎學金后激動地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獎學金是一份動力,它將激勵我繼續朝前走……感謝成都市政府,祝福成都,祝福中國人民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成都市政府與美國極妙國際教育集團創立的“成都美國海外留學中心”中16名美國留學生獲得獎學金項目后,在畢業典禮上紛紛表達感激贊美之辭,“留學成都不僅讓他們近距離地感受了中國文化,更開闊了他們的國際視野。這段美好的經歷已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我們將珍惜友好使者的榮譽,把天府之國的美麗與熱情傳遞給更多的美國年輕人。”
——有力配合國家總體外交。中美關系作為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中美青年之間的交流一直被視為兩國之間的重要內容。“成都美國海外留學中心”項目也得到了美國國務院“十萬強計劃”辦公室的特別關注和支持,“十萬強計劃”是奧巴馬政府著眼于中美關系未來而專門設立的推動美國學生赴華留學項目。
——國際社會肯定友城獎學金項目。成都與友城澳大利亞珀斯實施的青少年互訪游學項目“我和珀斯合個影”和“擁抱成都—大熊貓的故鄉”融入獎學金項目后,成為雙方國際友城交流工作的重要成果,9月,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協會授予該項目“2014年度創新及最佳實踐”獎,11月9日,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親自來蓉為項目獲獎學生頒獎。
——成都國際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市政府外辦向60個友城政府和友城所涉及的30余個國家駐華使領館發出推介信,利用外國政府官方渠道推廣介紹獎學金項目;市領導2014年在近百次外事活動中,全面推介獎學金項目;市政府外辦組團赴歐洲、大洋洲等地友城舉辦獎學金項目推介會。《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等國家級媒體對項目進行了大幅報道。
——蓉城學子將享受到最直接的友城“福利”。成都市越來越多的國際友城對獎學金項目開始積極回應。現除澳大利亞珀斯為成都學子舉辦的“我和珀斯合個影”活動以外,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市、日本甲府市、比利時布拉邦省等國際友城均表示將針對成都的中國留學生實施獎學金項目,10月,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市已經正式出臺了“馬斯特里赫特—成都友誼獎學金”。
國際友城獎學金項目是一項長期的、可持續的永久性工程,2014年是開局之年,目前僅僅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其成效雖已顯現,但更大的成效尚在未來,在以后將影響更多的友城青年,甚至其子孫后代。下一步,成都市政府外辦將把友城獎學金項目與國家獎學金項目充分結合,以國家戰略為指引,進一步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正如2014年4月1日,習主席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演講時說:“‘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建議同學們多到中國去看看。耳聞是虛,眼觀為實。中國愿同歐方一道努力,爭取到2020年實現中歐學生年度雙向交流達到30萬人次”。其次將結合成都國際友城工作,拓展友城交流渠道。2015年,成都市政府外辦將逐步完善國際友城獎學金項目實施方案,拓展友城交流新模式,開設友城公務人員輪訓課堂,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創建“友城公務人員進修培訓中心”,逐步完善友城留學生和公務人員培訓模式。
國際友城獎學金項目是一種人文傳承理念,市政府外辦將堅持這一理念,使友城青年染上“中國紅”,烙上“成都印”,并影響其子孫后代。正如太平洋島國斐濟當地一句著名諺語所言:“一顆花蕾將孕育出千百萬個果實”。(注:2014年11月,習主席訪問斐濟會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時表示:今后五年為太平洋建交島國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各類研修培訓名額)
(責任編輯:魏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