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成
緊張而繁忙的高三英語教學工作即將落下帷幕,回想這一年來的工作,師生同甘共苦,拼搏在教學的第一線,有痛苦和迷茫,也有興奮和喜悅,但思考最多的還是自己從事的英語學科復習工作的得與失。為了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我對2015年的高三英語復習課進行了深刻反思,現將收獲總結如下。
一、關愛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我承擔兩個班的教學工作,一個是重點班,一個是平行班,重點班不必說,學生知道英語的重要性,都在努力地跟著老師學。但平行班則不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外語水平很低,面對這個事實,我的策略就是不放棄這些學生。我想沒有一個學生是真的不想學好英語的,只是太差了,自己已經喪失了信心。我采取的措施就是關注他們,給他們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針對他們的錯誤及時給予講解,并對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給他們信心與勇氣,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并沒有放棄他們。
二、抓住基礎不放松,加強檢測,鞏固基礎知識
高三復習階段要將學生高中階段甚至初中的知識都包含進去,知識量大,知識點多,有的知識學生已經忘記了。針對這樣的狀況,在復習階段,應采取邊復習、邊練習、邊檢測的方法,將知識點構建成體系,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引入適當的練習,加強對知識體系的理解,然后用經常檢測的方法鞏固知識。
從句是語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涉及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在專項復習每一種從句時,學生大多能夠理解從句的含義,并能辨別從句類型,但是將這些類型的從句綜合在一起再讓學生進行判斷就容易出錯。這就是說學生對這些從句并未真正理解,或者理解得不透徹,在復習初期這是很正常的。因此,接下來的復習就是通過各種類型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從句在句中所處的不同位置,從而判斷出類型。各種理論的講解都不能獨立存在,只有經過練習才能真正掌握。
三、強抓背誦和默寫
單詞和短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背單詞和短語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最頭痛的事,怎么才能最有效地記住單詞和短語呢?本學期我采用了“常用詞組與句子相結合的強化型翻譯背誦”法。具體做法是:第一輪單詞背誦,我以“能夠基本辨認”為主要目的;第二輪我以“正確拼寫常用單詞”為目標,這兩輪在第一學期完成。第三輪我把詞匯復習的目標定位為“常用的基本詞組”,我把近幾年高考卷、考前模擬卷及平時各種練習翻譯中最常出現的詞組和句子結構按字母順序整理出來,并配合相應的句子翻譯,讓學生不僅要記住這些詞組,而且要會把它們用在具體的句子翻譯中。每天5~8句,每兩天默寫一次,每個周日再將錯誤率較高的句子稍作改變再默寫。這樣反復練習,大大提高了單詞詞組的復現機率,學生也就容易記住了。扎扎實實的三輪復習之后,大部分學生的詞匯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等也有了相應的提高。
四、加強高考題型的專項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完形填空側重方法指導及訓練,因為完形填空不但考查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而且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近幾年的高考完形對語篇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學生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讀懂全文,把握作者意圖,推斷文章內涵,然后根據上下文語境,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結合語言知識和常識作出正確判斷。因此,我從以下角度引導學生:從慣用法和固定搭配的角度分析;從上下文的角度分析;從文章的中心句、關鍵句、關鍵詞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從詞匯的意義和用法的角度分析;從邏輯推理、常識等角度分析。同時,為突破這個難關,我給學生選擇了一本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完形填空專項訓練,每天對他們進行強化訓練,提高答題能力。
學生閱讀能力較差,主要原因是:詞匯量低,文章中有難句、長句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因此不能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學生的閱讀量少等。要改變這個狀況,首先要達到一定量的積累。為了使閱讀訓練更有實效性、針對性,在學生做閱讀理解練習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根據高考試卷對閱讀理解一題限時的要求,我們限制在40分鐘內讀完5篇短文。在選擇正確答案時,要充分利用平常學過的閱讀技巧。如尋找主題句,猜詞,推理,跳讀,略讀等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對照題干,反復揣摸作者意圖及思路,并要求學生在每天限時做2~3篇閱讀理解,堅持持之以恒的自我閱讀訓練,學生的詞匯量增加了,語言知識豐富了,閱讀速度提高了,閱讀能力也有了質的飛躍。
對寫作而言,我的訓練方式是,一方面加強背誦訓練,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不同,從背句子到背短文不等。另一方面,側重個別輔導,讓學生感到老師沒有放棄他,同時不給他找出很多的錯,讓他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信心。另外,還要不斷給學生總結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作中經常用到的詞匯、短語和句型,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通過堅持不懈地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很快。
五、經常與學生談話,幫助學生調整心理,樹立信心
參加高考的學生心理壓力很大,對英語這樣的學科,他們很難靜下心來梳理總結,而且語言是無邊無際的,有時背會了一千個單詞,也不一定能做好一套試卷,所以學生很難體驗到成功。教師要經常與他們溝通,多關心,多鼓勵他們,多給他們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陪伴他們堅持到最后。
六、略感遺憾與不足的方面
1.由于時間關系,以教材為中心的第一輪復習比較倉促,如果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對于那些高一、高二英語學的不是很好的學生或許會有更大的幫助。因此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要重視立足教材的復習,并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使復習更有效。
2.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方面仍有不足,尤其是在第二輪的專題復習中。例如在對閱讀理解的專題復習時,盡管我對這類題目的出現形式、解題方法,如細節事實題如何解答、主旨大意題該如何解答等都跟學生講過,但強化練習少,使得有些學生在實際解題過程中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解題時只憑感覺,閱讀能力卻沒有真正得到提高。所以,我認為在以后的教學中,應重視學法指導,更應重視“指導”之后的實踐,讓學生切實掌握學習及解題方法,使他們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試題的選擇方面有所欠缺,還沒有真正達到“教師走進題海,讓學生跳出題海”的境界。比如有時候給學生布置完作業之后才發現有些題目不適合我們的學生。所以,我認為,這方面對教師的要求與督促應更到位,一定要在給學生布置作業前先把題目做一遍,選擇適合的題目布置給學生,避免學生做無用功,浪費寶貴的時間。
總之,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高考教學更是如此。在這一年,我收獲了成果,也留下了遺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力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