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文
摘 要: 本文通過引入ESP理論和需求分析原則,認為電力院校英語專業ESP課程的教材編寫應以明確的ESP教學目的為出發點,以學生的需求分析為依托,通過不斷的評估與修正,最終形成有針對性的、特色鮮明的ESP教材。
關鍵詞: 電力院校 英語專業 ESP 教材建設
目前,如何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創新與實踐應用能力并重的學生,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中的重要思考議題,同時成為各高校積極推進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內容。針對電力院校的英語專業學習現狀和就業競爭壓力,筆者認為基于ESP理論的特色教材的編寫,加之以涵蓋電力院校各大主干學科的專業英語教學,可以起到充分發揮電力院校突出專業特色與優勢的作用,并以此提高電力院校英語專業人才輸出的競爭力。
一、ESP理論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專門用途英語。因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某一特定學習、工作環境或情境下運用英語開展工作、進行交流,達到學習、工作目的或交際需求的能力,所以ESP課程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課程。齊濱、田麗(2012)指出,ESP主要采取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由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的“三分法”,即根據學科門類,將專門用途英語分為科技英語、商貿英語和社科英語三類。另外一種是Robinson提出的“二分法”,即首先將英語分為普通用途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兩大類,再根據學習者使用英語的最終目的,將ESP分為學術英語(EAP)和職業英語(EOP),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專業。
電力院校中的英語專業可以通過開設電力綜合ESP課程來突出學科優勢和自身特色,指導學生學習土建、電氣、動力、應用化學等一系列與電力行業相關的學科專業知識,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在未來工作崗位特定環境中英語的運用情況,以此作為學生進入職場前的工作實踐知識的“輸入”,從而為提高學生今后工作效能的“輸出”打下良好基礎,使之成為既具有扎實英語知識,又具備突出電力英語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
二、電力院校英語專業ESP教材編寫
1.現狀與不足
目前高校工科專業英語教材包括電力相關專業的ESP教材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但電力院校英語專業特色ESP教材明顯不足。大多數ESP教材是某一學科的專業英語,并選自各專業英文經典論文或著作,這種教材雖有較好的系統性,但專業知識難度過大,講解內容過深,專業性過強,其中部分題材單一,缺乏時代感,很難吸引學生。作為非工科的英語專業學生,其因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閱讀起來更是困難重重,這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的主動性和學習成效。很多教授ESP課程的老師多為英語專業畢業,雖然英語的語言基礎扎實,但面對大量的電力相關專業術語和幾乎完全陌生的專業領域覺得力不從心,進而嚴重影響專業英語授課教師“教”的積極性,因此整個ESP課程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2.電力院校英語專業ESP教材編寫原則
筆者認為在諸多影響ESP教材編寫的原則中,電力院校英語專業ESP教材的編寫應該以呼應ESP教學的需求為主要原則。Hutchinson和Waters(2002)認為,需求分析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目標需求,即分析交際者將來會遇到的交際情景,包括工作環境、社會文化環境,以及特定環境中學習者的心理狀態等;二是學習需求,即分析學習者將來進行有效交際必須掌握的技能和知識。因此,電力院校英語專業英語課程應立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語言學習和專業學科內容相結合,實現從基礎英語向專業英語延伸,專業知識與英語語言知識交叉,既能讓學生從英語中學習專業知識,又能從專業學習中回顧、檢查、鞏固英語知識,實現跨學科遷移學習,進而達到拓展學生思辨能力的要求,提高學生應對今后工作環境的效能。
依托ESP教材編寫原則,電力院校英語專業ESP教材編寫應注意爭取達到內容全面、難易適中、對象明確、選材實用、操作性強等要求。各個單元文本材料的選擇應均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就業需求、英語實際能力提升需求為基本原則和基本導向。例如教材應引導學生了解、熟悉電力企業和電廠的基本工作原理、流程和注意事項,掌握相應的電力相關專業術語和行業背景知識;可以通過使用中英雙語文字、圖例、表格、流程圖、圖注等方式使其更直觀,降低一定難度,使其更具有可接受度。同時輔之以正文的注釋評點、專業詞匯匯總、相關參考資料、復習思考題等,倡導師生利用反思、交流、探究、創新等多種學習方式,強化ESP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另外,可以添加適當的課外學習、翻譯實踐任務的設計,進一步鞏固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今后工作需要時的電廠現場翻譯打下基礎。
3.電力院校英語專業ESP教材評估
Cunningsworth(2002)提出了教材評估的四個指導思想:(1)教材應該與學習者的需求相符合,與語言學習的教學目的相一致;(2)教材應該幫助學習者為了自己的目的更有效地使用語言;(3)教材應該使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更加容易,不強加某種生硬的教學方法;(4)教材應該是學習的輔助者,教師應該成為目標語言和學習者的媒介。因此,對于ESP課程和授課教師來說,在選取、使用或編寫一部ESP教材后,應該通過相應的評估標準,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來評估所選、所編教材,并進行主、客觀的分析。只有通過不斷修正和評估,才能更好地改進教材,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結語
電力院校英語專業ESP教材應根據電力院校自身的學校定位、學科類型,以及專業需求和學生水平進行編寫,做到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貼合自身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滿足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同時兼顧學生的可接受程度與能力的獲取,提高學生學術英語能力及專業英語水平,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與學術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Cunningswort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齊濱,田麗.非英語專業ESP《職場英語》教材編寫標準[J].大學英語,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