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 把游戲和教學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實踐,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幼兒教育和語言能力教學工作融于游戲等趣味性活動中,在游戲化幼兒教學中激發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在趣味性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知識,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使幼兒樂意與人交往,講話有禮貌,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愿望,結合興趣對幼兒進行多種形式語言訓練,收到良好效果。
關鍵詞: 幼兒教育 語言能力 興趣培養
一、在生活情境中培養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師通過各種形式生活化模仿,把基本素質教育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進行幼教操作,讓幼兒在有情趣的生活中反復感受,逐步理解這些生活化教具的特征,從而實現將幼兒教育教學資源生活化的目標。正因為有情趣的生活內容貫穿始終,利用幼兒喜歡的生活模仿,吸引幼兒的眼球,使幼兒一開始就對生活化活動產生濃厚興趣,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幼兒教材,在幼兒認識生活情境圖形的過程中,已經對生活過程中的情趣活動有了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認識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事物,對孩子們來說既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又是提高素質的過程。生活化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需要借助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圖書、教具,甚至多媒體等輔助手段,激發幼兒學習知識的興趣。教學過程中,幼兒根據興趣自選生活類教具或者圖書,讓孩子們互相講述,說說你選的是什么東西,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主要用來干什么,應該注意什么?凡此種種。通過這樣具有生活情趣的教學活動,幼兒初步懂得生活中的一些常識,了解生活中蘊藏的一些科學知識。所以,幼兒教師要積極利用周圍環境和生活類教學資源,關注幼教課程與相關生活領域的整合,使幼兒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密切聯系。
二、語言教學活動要向游戲化過度
幼兒教育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內容豐富多彩,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發展,有不斷發展的新鮮內容注入,教育教學方式需要不斷開拓創新,根據幼兒的心理年齡特征,幼兒園必須以游戲活動為主,讓一切幼教內容通過快樂的游戲活動傳遞給每一個孩子,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從中可以看出,幼兒園課程應關注幼兒的快樂學習與生活,在游戲活動中提高幼兒素質。教學方式的游戲化是新世紀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發展趨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強幼兒教育與游戲活動的關系,讓孩子們從游戲中感受和認識事物,從形體、顏色的辨認到數字的應用,從游戲器材的熟練使用到想象力的開發等一切重要教學內容都能在游戲活動過程中獲得樂趣。如在開發智力的游戲活動中,先讓孩子們自選圖形,了解游戲活動的規制,講解游戲活動的本質特征,然后放手讓孩子們在集體游戲活動中尋找游戲樂趣,發揮每個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性地拓展游戲情節,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激發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培養集體觀念與合作意識。把幼兒園的長期教學目標寓于每一個短期游戲活動之中,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探索,讓幼兒園成為孩子們的真正樂園,使孩子們玩得開心、學得快樂。一節頗富童趣的幼兒教學活動課來源于教師自身的童心和激情,有的教師老是板著面孔,冷靜地在一旁指導幼兒如何玩、如何學,自己從不參與,沒有和孩子們融合到一起的激情,這樣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教師盡可能給幼兒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和活動空間,使孩子們的行動融于游戲激情之中,讓他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始終處于快樂和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教師要用能激發孩子們熱情的語言啟發每一個兒童,引導孩子們按照各自興趣愛好操作一切游戲材料,在游戲活動中自由結伴、相互交流。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鼓勵孩子們親自動手實踐,使游戲化教學活動成為孩子們學習的重要途徑。
三、多渠道激發幼兒說話興趣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趣味化的提出,促使我們在如何整合課程資源、整合各領域最佳途徑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和實踐。幼兒園的談話課主要有回憶性和概括性兩種,在談話中幼兒按照主題面對大家,把自己想好的內容清楚地表達出來,必須發音正確,聲音清楚響亮,而且學會傾聽和分析別人的談話,以便補充。當談話涉及事物的因果關系時還要運用復句形式,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教學形式對發展幼兒智力和語言有積極意義。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游戲中的每一次體驗都可成為引發幼兒談話的主題。因為豐富的生活內容與體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和基礎,只有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幼兒才有話可說。幼兒學習語言應從名詞入手,口頭表達一般從名詞開始,教師要利用實物和圖片鼓勵和引導幼兒口頭造句;然后結合生活化情境逐步融入一些帶有動作性的常見詞匯,如吃飯、睡覺等;最后是形容詞和少許連詞。這樣經常讓幼兒在興趣活動中學習語言,教師用實物或圖片啟發孩子們用名詞、動詞、形容詞進行口頭造句,語言能力會逐步提高,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說出一些描繪性詞語。
四、利用講故事提高幼兒表達能力
教師要抓住幼兒愛聽故事這一特點,通過故事中的重點詞訓練幼兒的口語。每給幼兒講完一個故事都要找出幾個詞,每個詞要求幼兒說一句話。教師給幼兒講完故事后,最好讓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大膽想象,引導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拓展性延伸,有好幾個幼兒能說出不同的發展情節,這樣既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想象力。有時,在老師講完故事以后,鼓勵孩子們用簡短的一句話總結每個故事的主要內容,達到很好的訓練語言的目的。針對一些有趣的故事情節,老師提出能激發孩子們興趣的問題,讓孩子們用簡短的語言回答,不但能了解孩子們對故事的掌握情況,還能檢驗這種訓練方法的可行性,豐富講故事策略。另外,在看圖談話的基礎上,老師讓幼兒針對一幅有趣的圖畫進行描述,可以引導幼兒圍繞圖畫編故事,觸發孩子們的想象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老師通過啟發提問,讓幼兒按圖片內容描述自己家里的情況,或者講一些家里最近發生的故事,能有效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看圖講故事過程中,教師的啟發引導起主導作用,促進幼兒積極思維、選擇詞語,從不同角度表述圖片的內容。在幼兒園建構適合幼兒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語言教學模式,營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語言教育教學環境,通過講故事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語言教育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幼兒園教師要有無私的奉獻精神和極大的愛心,讓幼兒在快樂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樂園里健康成長、學習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教學不能向小學化邁進,不要拔苗助長,以免剝奪幼兒的童趣和快樂,一定要讓孩子們在愉快的趣味性活動中學習語言,有效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保障每個幼兒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