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肖
摘 要: 新時期的班級德育工作面臨留守兒童、問題學生、心理教育、社會影響等問題,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尋求新的途徑以達到預期效果。本文以案例形式介紹如何通過有效方式轉化后進生。
關鍵詞: 不良行為 案例 關愛
一、背景
素質教育,德育為首。在當今社會大力抓素質教育的同時對于小學生的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們現在需要的不僅是知識上的人才,更需要有良好道德修養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在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今天,如何采用有效的小學生德育教育方法,形成學生良好的思想教育素養,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別小學班主任面前的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信息技術的高速化,人文意識的復雜化,個性思維的自主化,道德價值觀念的市場化,都對現階段的教育形成強大的沖擊波,加上小學生的辨別能力弱,可塑性強,思想幼稚等特點,如果不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就會走上不良的成長之路。我班有一些品行不良的學生存在。基于上述原因,我有針對性地開展不良行為學生行為矯正的行動研究,下面就以案例說明怎樣在德育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二、實例描述
一天數學課下課時有一個學生對我說:“老師,羅xx偷了我的橡皮,被我發現了還不還。”聽她這么一說,又有一個男孩子湊了過來說:“老師,羅xx也偷了我的轉筆刀不還,就在她的書包里呢。”這個班是我在二年級上學期才接手的班級,對這些孩子的情況我只了解一些。我班的孩子大多父母在外地打工,因為父母平時只想著打工掙錢很少管孩子學習和行為習慣,再加上原來班主任嗓子不好在一年級對孩子的教育沒跟上去,所以這些孩子不但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非常不好,打架、罵人的事經常發生,在我的耐心教育下行為習慣已經有了很大進步。怎么現在又有偷東西的事發生呢?聽了告狀后我很生氣,但馬上又平靜下來,畢竟是孩子,看別人的東西想據為己有是很正常的事,教育一下就好了。于是我找到羅xx告訴她不能拿別人的東西,這樣是不好的行為,如果覺得別人的東西好可以讓父母給你買。當時我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沒想到沒過兩天又有學生到我這告狀說羅xx又偷拿了他的東西,當時我心想前兩天剛說完怎么沒兩天又拿別人的東西呢,于是我找到她原來的班主任了解情況,了解后才知道原來羅xx的父親已病故,母親外出打工,他由將近九旬的爺爺看管,由于長期沒有親人的關心照顧,性格孤僻,不能在生活中得到父母的愛,想要什么都得不到滿足,于是養成只要覺得別人的東西好就去拿的習慣。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習慣,而性格的形成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來自家庭的教育方法,有來自社會的影響等。羅xx就是因為家庭因素才使她養成這樣的壞毛病。這與她得不到愛和關心,得不到生活中物質的滿足有非常重要的關系。改變這些不是急于一時的事,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從各方面入手,有針對性地對她進行“治療”。
(一)關愛她,給她以父母般的愛。
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對孩子的打擊是很大的,對于一個年僅7歲的兒童來說,缺少父母的愛就如同失去半個天空,生活中少了許多快樂。有一次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我看到羅xx總用手拉著校服褲子,而且校服褲子上還用扎頭發的皮筋扎著很奇怪,就上前問她褲子怎么了,她說腰上的皮筋壞了褲子總往下掉,她就自己想了這個辦法。看著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臉上充滿的天真,我真不知道應該對她說些什么,是夸她“聰明”還是……于是中午休息我到街上為她買了新的皮筋,趁中午沒有學生的時候替她換上了,這下她可高興了。
(二)贊賞孩子,給孩子以自信。
好孩子是夸贊出來的。我認為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尤其年齡較小的孩子。經過我的觀察,羅xx特別喜歡聽表揚的話。于是我在她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就大力表揚她,這樣,她做得更好了,學習上進步了,勞動上積極了,還經常拿到小紅花。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羅xx在科任老師和學生心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三)感恩教育,給孩子以機會。
最近一段時期我校一直在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于是我根據感恩主題在三八婦女節時開了一次名為說說“我的媽媽”的主題班會,讓學生都在班會上說說自己的母親是做什么工作,在生活上是怎樣關心自己,說說自己對媽媽的感恩之情等,聽了許多學生的感恩的話,羅xx有些被感動的樣子,輪到羅xx時她也說了自己的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小時候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她的……于是我在下課時找到了羅xx和她講她父親不在,一切事情都由母親一個人承擔,只能由爺爺看管。這樣媽媽才有時間為她掙錢,給她交學費,給她買好東西,媽媽真的很不容易。媽媽不是不愛她而是太愛她了,她應該更愛媽媽,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更懂事,不要什么都和別人比,不能總是想要這要那,要好好學習不讓媽媽操心……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羅xx不再拿別人的東西,學習和行為習慣都有了很大進步。
三、問題與分析
小學生在行為習慣等很多方面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毛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呢?順藤摸瓜,查找原因,對癥下藥,因勢利導,家校配合,社會幫助,傾注以愛,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無疑是最有效的方法,該案例正是基于這一點才把一個品行不良的學生轉化成一名優秀學生的。留守兒童的教育是一個社會問題,是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課題,教師必須像慈母一樣關愛每一個留守兒童,生活上細心照料,讓他們得到真愛,注意他們的一言一行,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養成教育,通過各種他們喜歡的活動進行行為引導,讓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確的行為習慣,從而健康成長。總之,用最真摯的心愛護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在愛的陽光雨露下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