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貝爾·格里爾斯 王旸
11
貝克正鉆木時,聽到彼得驚呼了一聲。貝克沒有停下,但他抬頭看了眼彼得。彼得正在看貝克身后不遠處的一個物體。
“沙子……動了。”
“真的嗎?”貝克還在鉆木——他可不想前功盡棄——但他立刻提高了警覺。
“又動了……我覺得我看到了什么東西。”
“在哪里?”
“離你大概1米遠的地方。看,在那里!”
貝克轉頭望向自己的右邊。他沒怎么費力就看到了。沙子里有什么東西在移動,看著就好像魚從水中躍起的樣子。
貝克立即扔掉手中的工具,撲了過去。他把手伸進了沙子里,不一會兒就摸到了一個光滑的東西。但貝克沒有抓緊,他的目標逃脫了。貝克詛咒了一聲,又撲了過去。這的確像是沙子中有一條魚。“魚”在沙子中左拐右拐,卻不能像真魚一樣潛水。它只能待在表面沙子很松軟的地方。貝克繞著水洼追了它半圈,終于又抓到了它。這一次,貝克抓緊了。
貝克把戰(zhàn)利品拿給彼得看。這是一條約20厘米長的蜥蜴。蜥蜴尖尖的頭是三角形的,身體則一段黑一段暗黃,像焦糖一樣。蜥蜴的身上有鱗,尾巴則又短又圓。在被貝克抓到后,蜥蜴停止了掙扎。但貝克知道,只要他一松手,蜥蜴馬上就會逃走。
“這是我們的主菜。”貝克高興地說,“這是砂魚蜥。它沒有毒,也沒有攻擊力。我們太需要它了。”
貝克動作很快,他一手按住蜥蜴的頭部,一手拿刀把它的頭砍了下來。貝克把腸子從蜥蜴的肚子里拉了出來,并把這團骯臟、黏滑的東西扔到了遠離水源的地方。之后,貝克把蜥蜴切碎,和其他昆蟲一起放在了急救箱里。
“你應該看看,彼得!”貝克一邊開著玩笑,一邊重新開始鉆木取火。

這是頓難得的美食。
由于附近木材充足,這次的火堆比前兩天的大。貝克把水放在急救箱里,然后煮了海棗樹的葉子和樹根。貝克仔細思考著把急救箱放在火上的辦法,他得找到能讓急救箱待在火上方而自身又不會被燒壞的東西。他從帶在身邊的木片中選了三塊,把它們傾斜著插在沙子里,讓三塊木片的頂端在火堆上方匯集。之后,貝克把降落傘上的綁帶系在三塊木片頂端,然后把急救箱吊在了綁帶上。貝克攪拌著急救箱里的蜥蜴,以便它能夠受熱均勻。
在煮蜥蜴期間,貝克和彼得開始吃樹皮下的蟲子。他們吃得太快了,以至于貝克不得不回到海棗樹旁再去找更多的食物。
“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液體……別看它們體積小,可什么都不缺。”貝克評論說,“應該有人來把蟲子菜商業(yè)化……”
“市場有限——真的,貝克!”彼得咀嚼著塞滿嘴里的蟲子。
海棗是甜點——雖然吃著很苦,但海棗里有大量的果糖和能量。雖然附近有大量海棗,但貝克沒敢多吃。他可不想因為食用太多水果造成腹瀉,讓補水的工作前功盡棄。
吃完飯,喝足水。之后很長時間,他們躺在沙子上,一邊凝視著火堆,一邊陷入深思。彼得又顫抖了一下,但這是正常的顫抖,是寒冷而不是中暑造成的。貝克可以看到彼得皮膚上的雞皮疙瘩。
“我最好還是穿上衣服……”彼得把衣物又裹了起來,“我們能不能一直在這里待下去?”
貝克看了看四周。“不能。”貝克說,“我們最多只能待幾天,這里的食物早晚會被吃完。而且,如果這里的水也耗盡了……”
“但是,我的意思是……”彼得充滿希望地說,“也許有人會找到我們,對吧?”
“如果‘也許’指的是人們可以通過骷髏上的牙齒來辨認出我們的身份……那么,是的,我們是會被找到的。”
彼得沉默了。
“還記得那輛卡車嗎?”貝克說,“你覺得那輛車在沙漠里多久了?我猜應該已經(jīng)有幾十年了。我們是卡車陷落后第一個找到它的人。撒哈拉沙漠太大了,你很難碰到人。我們必須自己走出去。”
“所以,我們還是要前進。”彼得已經(jīng)接受了自己的宿命。
“如果我們是開車進入沙漠的,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車里等著。我聽到過很多故事,好多人都下車去尋找?guī)椭麄儧]走多遠就在一兩天內(nèi)死去了。”貝克繼續(xù)說,“但我們是步行進入沙漠的,沒有人來尋找我們,所以,我們只能走下去。我們只能自救——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不斷前進。”
“明白。”
“我們有水,有食物,我們可以繼續(xù)前進,并且很有可能走出去。但如果我們留在這里,我們早晚會吃光這里的食物,喝光這里的水,而到那時,我們依然身在荒涼的沙漠之中……”

“而且,再也找不到食物和水了。”
“我們可以多休息一下,可以收集更多的樹葉和樹根。而且,我們也可以把水瓶灌滿——”
“我能活著走出去嗎?”彼得突然問。話題轉變的速度讓貝克有些措手不及。
他想到了很多答案。“你當然會活著走出去……”這是其中一個答案。“別問這種愚蠢的問題……”這是另一個答案。
但貝克知道彼得一眼就能看透自己的敷衍。
充足的休息和食物讓彼得舒服多了,但他之前的中暑癥狀依然非常嚴重,到現(xiàn)在還沒有完全恢復。而且,考慮到彼得之前的狀態(tài)……
“如果我們不快點走出沙漠,我們都會死去的。”這是貝克最后選擇的回答。
“好。”彼得露出了和貝克一樣決心十足的眼神,“我聽你的。什么時候出發(fā)?”
他們一直休息到午夜。這是他們在沙漠里度過的最愉悅的一個夜晚了。他們有巨大的火堆,足夠的水,以及吃撐了的肚子。就好像在冬天不愿意離開被窩一樣,他們現(xiàn)在一點兒也不想動彈。
但正因為如此,貝克才認為他們現(xiàn)在就應該上路。他們的體力已經(jīng)恢復,不再懼怕黑夜的寒冷了。在太陽升起之前,他們應該能走很長一段路。作為生存物資儲備,他們還有煮熟的樹葉和灌滿的水瓶。
他們又一次抖了抖背包和衣物,以防蝎子把那里當成自己的家。貝克看了綠洲最后一眼。在夜光下,荒涼的綠洲已經(jīng)被染成了灰色。貝克露出了笑容。他的祈禱讓他們找到了綠洲……
當然,綠洲一直都在這個位置,這是事實,它還能在哪兒?但是,即使綠洲在此,他們也不一定能找到它。貝克不得不感謝幫助他們找到綠洲的“神”,“神”救了貝克和彼得。
向北的路有平緩的斜坡。貝克和彼得走了5分鐘才走出了沙坑。在走出沙坑之前,貝克又回頭看了眼綠洲。之后,他就再也看不到綠洲了。在夜光下,貝克已經(jīng)分不清陰影中哪個是綠洲了。綠洲仿佛肩負使命地出現(xiàn)并拯救了他們,在完成任務后,綠洲就消失了。

貝克搖了搖頭。現(xiàn)在就開始回憶過去是毫無意義的。他們必須抓緊當下的機會,并為未來做好準備。
貝克和彼得走了一夜。夜很冷,但吃飽了的兩個人身上有充足的熱量。每過一陣子,當彼得的表響起,兩人就休息5分鐘并再含上一口水。他們還在使用這個小竅門,每次都會盡量把水含得久一些。這讓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能夠忍住想喝水的沖動,雖然他們還是很渴。
盡管很渴,貝克還是樂觀的。他可以感到腳下的土地正在變得堅固。巖石正在取代沙子。他們再也不用爬沙丘了。和爬沙丘相比,在平地上走路要輕松得多。只要一步接著一步,找到節(jié)奏,接下來,什么都不用想,只要不斷行走就可以了。這樣走上幾個小時也不辛苦。
貝克不知道自己眼前的景色是否真實——擋住星星的山影仿佛離他們越來越近了。在白天,貝克知道自己的眼睛是不值得信賴的。熱霾會讓遙遠的山脈看起來近在咫尺。在夜晚,想看清楚四周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貝克早就知道自己的視覺和想象力經(jīng)常會混淆。與其被迷惑,還不如一直走下去。貝克知道,最關鍵的事有兩件——了解四周的真實狀況和找到附近的居民。
太陽快升起來了,平原已經(jīng)開始被照亮。貝克想,再有幾個小時,他們就又要尋找一個陰涼地了。這附近的地勢真是平坦啊。實際上——
“嘿,貝克!”彼得蹲了下來,用手指摸了摸地面,“輪胎的痕跡!”他的眼睛仿佛在發(fā)光:“我們應該快找到有人居住的地方了!”
“別高興得太早。”貝克一邊走,一邊看著地面,說,“對。這里也有……這里也有……”
地面上到處都是輪胎的痕跡,仿佛有一群汽車剛剛在這里狂奔。貝克腦海中聽到的聲音——引擎的噪聲,輪胎和地面的摩擦聲——和四周的寂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事實上,貝克唯一能夠聽到的就是自己的雙腳在地面上走過的聲音。
“我們可能是找到‘巴黎—達喀爾’拉力賽途經(jīng)的地方了。”貝克繼續(xù)說,“20世紀70年代時,有個法國人在沙漠里迷了路。他覺得沙漠是一個賽車的好地方。從那以后,每年1月,這里都會有拉力賽——世界上時間最長、路途最艱險的拉力賽之一。如果現(xiàn)在是1月的話,我們可以很輕松地搭便車。”
“哦。”彼得的希望被粉碎了,“真是有趣,這些輪胎的痕跡居然沒有被吹散或被沙子湮沒。”
“你仔細看看腳下。”貝克嚴肅地說,“這里沒有沙子。我們在一片鹽田上。”
貝克覺得自己早就該發(fā)現(xiàn)這個事實。他早就感到地面在變得堅固,也看到前方一馬平川,但他就是沒有想到,這里是鹽田。
彼得饒有興趣地看了看四周。一眼望去,他們四周都是干涸的土地。
“這里曾是海洋,對吧?”彼得問道。
“對,但海水早就蒸發(fā)了,這里只剩下鹽。在之后的幾千年里,這里越發(fā)干燥,以致什么都無法生長。”貝克用腳跺了跺地面。“在這個表層下面只有鹽,但也有可能更糟糕。”貝克補充說,“這底下未必是食鹽,也有可能是火堿。”
“火堿?我們在家中會用火堿來清理地板。”
“想想火堿沾到你的皮膚上會是什么結果。一定要小心。不論如何,這里沒有水,沒有植物,多半也沒有動物。動物可比我們聰明。”
“啊!”彼得現(xiàn)在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沒有食物,沒有水……“你有什么辦法嗎?”
貝克快速地看了看天空,并很快找到了北方。“我們要趕緊離開這里。”貝克說,“我們必須繼續(xù)前進。”
求生秘籍
沙漠中的海棗樹,樹葉和樹根煮熟后是可以吃的;砂魚蜥可以煮熟了吃,注意不要吃內(nèi)臟;蝎子也是可以吃的,但要把它的毒刺去掉。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