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金屬和空氣、水一樣,也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大自然向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金屬礦物資源。用于工農業生產和其他領域。初中教材中重要介紹的金屬有鐵、銅、鋁、鎂等。
例題 以金屬為例,請你回答相關問題。
(1)認識金屬元素:自然界中大多數金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礦石的主要成分屬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序號,下同)。
A.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1O)
B.鉀長石(主要成分為KAlSiO)
C.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O)
D.磁鐵礦(主要成分為FeO)
(2)探究金屬性質:金屬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化學性質活潑。圖1為探究金屬化學性質的實驗,圖2是有關金屬化學性質的網絡圖。
①圖1甲中的反應現象是____,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②圖1只有乙中不反應,由此得出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填元素符號)。
③依據圖1完成金屬化學性質的網絡圖,圖2中的A屬于(填物質類別)。
(3)金屬的制備:工業上常采用還原法、置換法、電解法制備金屬。
①某鋼鐵廠高爐煉鐵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鐵礦石(主要含FeO)、空氣等,主要反應過程如圖3。
請回答:反應Ⅱ中過量焦炭的作用為____,反應Ⅲ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②從海水(含氯化鎂)中提取鎂的步驟有:將含碳酸鈣的貝殼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過濾、洗滌;使沉淀物與鹽酸反應,結晶、過濾、干燥;電解無水氯化鎂可得到金屬鎂。該方法中不包括( )。
A.化合反應 B.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
(4)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
①下列金屬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導電性的是( )。
A.鐵鍋 B.銅導線
C.鋁箔 D.黃金飾品
②合金性能優于單一金屬,因而被廣泛應用。焊錫(主要含錫、鉛)與其組成金屬相比具有____的特性,可用于焊接電子元件。
③金屬是一種有限資源,需要保護和回收利用。黃銅(銅-鋅合金)可用于彈殼的制造。現有一批使用過的、銹跡斑斑的彈殼,處理主要流程如圖4所示。
[收集資料]彈殼上的銹主要為Cu(OH)CO,能與稀硫酸反應得到硫酸銅溶液。假設彈殼中其他雜質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
a.寫出彈殼上的銹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b.固體D為____。
(注:本題是2015年泰安、河南和2014年天津中考試題組合改編而成)
研析與解答:(1)告訴我們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多數以礦物質的形式存在,結合(3)可以了解人類從礦物質中提取金屬的具體方法;(2)通過實驗引導我們認識金屬的活動性。歸納出金屬的三個化學性質。如圖5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金屬與酸、鹽的反應是有條件的,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夠與酸、鹽反應。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氫前面的金屬(除鉀、鈣、鈉外),能夠與酸溶液反應生成氫氣;在金屬活動順序中,活潑的金屬能夠把不活潑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在書寫與金屬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要注意先根據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判斷是否發生了反應,若能夠發生反應再書寫化學方程式。(4)介紹了金屬的物理性能以及金屬的保護和回收利用。
其中(3)②提取鎂的步驟有:①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石灰乳),屬于化合反應;②海水中氯化鎂和石灰乳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屬于復分解反應;③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屬于復分解反應;④電解無水氯化鎂可得到金屬鎂和氯氣,屬于分解反應。
其中(4)③根據題意知,生銹的彈殼主要成分為Cu(OH)CO、銅、鋅,其中只有銅與酸不反應,因此固體C是銅。處理彈殼可以制得硫酸鋅和銅,可以逆推出流程圖中溶液A的溶質是硫酸銅、硫酸鋅;加人過量的E是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因此固體D是銅和鋅的混合物,加入適量的F稀硫酸。即可除去銅中的鋅。
答案:(1)ACD (2)①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CuSO=Cu+FeSO ②Al、Fe、H、Cu ③鹽 (3)①使CO充分地轉化為還原劑CO 3CO+FeO=(條件:高溫)2Fe+3CO ②B (4)①B ②熔點低 ③Cu(OH)CO+2HSO=2CuSO+3HO+CO↑Zn、Cu
責任編輯/彭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