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選自《孟子》,梁海明譯注,遼寧民族出版社1997年)
【參考譯文】景春說:“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發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孟子說:“這個怎么能夠叫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儀嗎?男子成年的時候,父親給予教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教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能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原則,是妾婦之道。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重要的位置,施行天下最重要的道理。能實現志向,就跟百姓一起實現;不能實現志向,就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擾亂他的心,貧賤不能改變他的節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向,這才叫作大丈夫。”
[讀有所思]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倪自穩/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