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濟海
摘 要: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保證配電工程的質量,有利于提高配電系統工程的施工質量。結合某配電系統工程施工實例,闡述了施工方案、施工管理和安全防護等方面的內容,以期能給類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10 kV配電工程;施工管理;配電站;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M7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8.054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生產和生活對電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配電站施工項目難度增大。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實施有效的管理工作,配電系統工程的施工質量將得不到保障,會對配電站的運行造成影響。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配電工程中配電站的施工質量成為施工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此結合實例進行討論分析。
1 工程概況
某10 kV配電工程中,配電站有4臺2 000 kVA變壓器,2臺1 600 kVA變壓器,高、低壓柜分別有16臺和69臺。高壓柜為一行平行布置,按本地供電部門相關規定,高壓柜不設聯絡。高壓柜組外側左右兩邊設置為高壓進線柜,分別采用兩路電纜供電,高壓柜通過電纜和變壓器連接。低壓柜布置成3行,每行布置2臺變壓器,分別布置在每行的外側。選擇每行最中間的低壓柜作為聯絡柜,聯絡柜有三種運行模式,分別為自投自復、自投不自復和全手動。低壓柜后出線,低壓柜通過封閉母線和變壓器連接。各種開關元件均配有失壓保護裝置。配電站裝設中央空調系統、新風系統等。配電站工程較為復雜,包括安裝或調試各種設備、橋架和線路。
2 施工方案
規劃整個工程的進程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順開開展,保證工程質量。工程大體上可分為5個階段,分別為設備安裝準備、設備安裝、設備調試、送電前的準備和送電。以時間為單位,利用界點初始劃分這5個階段,具體如圖1所示。
圖1中,設備安裝準備階段占用時間最長,設備調試次之。整個流程一環套一環,前后緊密聯系。為確保正常的施工進度,施工
人員不能在任何一個階段掉鏈子。在施工質量控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設備安裝、調試和送電三個階段,這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重難點。充分的準備工作和有利的施工環境能夠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在保證施工進度的前提下,需著重把握細節,精益求精,提高施工質量。施工質量的控制需在各種復雜的具體工序中進行,有些工序聯系緊密、相互穿插,需要特別重視。
圖1 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規劃圖
3 施工管理
3.1 設備安裝準備階段的施工管理
認真閱讀工程圖紙,做好會審工作,最后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在購買設備過程中,設備的型號、規格均需一一對照工程圖紙所注的具體參數。對于不同的設備,結合施工現場具體狀況決定設備運輸方案,選擇整體運輸或分體運輸。
3.2 設備安裝階段的施工管理
3.2.1 施工準備
施工準備工作十分重要,是達到預期工程目標的保證,在
圖1中表現為對界點1的控制。首先,需嚴格審批一次原理圖,由相關審圖單位受理,然后由中標商家給出配電系統的二次原理圖,由圖紙設計單位進行審批。監察人員需檢查和驗收到場的設備及相關資料。
3.2.2 設備安裝施工
該階段是工程中最重要的階段,也是重難點所在。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控制工程質量,還需格外注意人員安全。其主要任務有布置高低壓柜,在高低壓柜內部安裝銅排、敷設二次線和安裝壓橋架、母線、風管、墻面。注意事項有:①必須嚴格遵循《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在充分熟悉相關條款后,將相關規定落到實處,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②一個合格的工程人員應該十分了解工程中的常見質量問題,所以在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應該做到重點檢查、關注細節,發現問題、嚴格處理。
通常,就設備自身而言,需要檢查以下問題:①檢查母排有沒有足夠的支架,以免支架不穩而導致母排無法固定牢固;②仔細檢查小零件、小元件,確保沒有缺失;③檢查開關,保證有復位功能的開關能夠成功復位;④檢查設備接地保護裝置,有些保護可能沒有接到地面上或者地線太細,從而留下安全隱患。
在設備安裝過程中,需要檢查的事項有:①檢查變壓器的接地,確保其嚴格遵循《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這里,通常會出現這樣一種問題,即采用銅辮子將槽鋼接地,再連接接地體上預留的接地扁鋼和設備的槽鋼基礎。正確的接地方法是直接從接地體上拉出一鍍鋅扁鋼,拉出的長度大概為15 cm,專門用來接地。②檢查設備接地連線的連接處,確保均用到了接線鼻子。③檢查高低壓柜的布置,不能讓它們之間的間隔太大。
在安裝母線、橋架過程中,需要注意檢查的事項有:①接地問題,需嚴格按照《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接地;②橋架質量要平整,不能有翹起的情況出現;③檢查吊桿上的橫擔絲,不能太長;④檢查橋架布局,兩個之間的縫隙要適中;檢查防晃支架等安全設施是否完備。
3.2.3 設備安裝施工進度控制
完成配電室設備、母線、橋架、風管的圖紙設計,做好定位和標高工作。如果在圖紙設計中發現設備、母線、橋架和風管中有位置上的沖突,其優先順序應該為設備、母線、風管、橋架。為了不影響后來設備的安裝工作,我們在施工時,要注意按照由內到外的次序實施。筆者認為,考慮到環境因素,為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科學、合理的安裝順序應該是:安裝吸音龍骨框架→安裝墻面→布置高低壓柜→于高低壓柜內部安裝銅排→敷設二次線→安裝母線→安裝風管→安裝橋架→安裝頂板。本工程由于進度安排比較緊,在預埋槽鋼后,需確定事先布置好的高低壓柜的大小、形狀,這就需要測量橋架漏斗。在此,需要把握好制作漏斗的時間,確保不影響正常施工進度。
3.3 設備調試階段的施工管理
3.3.1 調試準備
調試準備階段需要審核調試具體方案和送電方案,準備好調試工作應配備的所有工具和儀器,并安排好工程人員。
3.3.2 設備調試質量控制
設備調試質量控制需做好以下幾個試驗:①做好各種器件的耐壓、耐高溫試驗,包括變壓器、封閉母線、真空斷路器等。為保證變壓器質量,需要在使用前通直流電,測量其線路電阻。線路電阻不可過大,否則會引起發熱損耗。②做好CT、PT試驗,檢驗低壓側設備裝置。采用低壓斷路器連接低壓柜,并通三相電進行檢查。③做好高壓柜連接的檢驗。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試驗大多涉及高壓,試驗具有較大的危險性,但由于這幾項試驗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須嚴格、謹慎地做好。為安全起見,不僅要按照科學方案進行調試,還要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護措施,最后將調試結果整理匯總。
3.4 送電施工管理
3.4.1 送電前準備
送電準備在圖1中表現在界點3和界點4之間的階段。這一階段尤其需要注意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當然,質量管理和進度安排也需引起施工人員足夠的重視。不同于安裝施工階段,準備階段中工序之間的關系不是很大,相互影響較小,但均不可替代。工程人員需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①編寫送電方案;②培訓合格的工程人員;③安裝設備和計量用表;④做好線路保護工作;⑤準備安全工具,例如絕緣鞋、手套、應急燈、標志牌、滅火器等;⑥聯系高壓檢查人員,審核施工效果;⑦請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監督;⑧審核送電方案,保證設備、人員到場,填寫相關表格等。
3.4.2 送電
送電人員首先要熟悉配電站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項,懂得如何規避危險情況,積極預防故障、發現故障并及時處理。在送電前,送電員要認真閱讀事先制定的送電方案,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送電。送電完畢后,要填寫相關記錄表格,做好事件記錄工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配電系統工程的施工質量對配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做好配電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就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落實施工技術和工藝,努力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做好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監理,及時解決發生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配電工程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蒙云.輸配電工程中的現場管理策略解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1).
[2]黃瑞河.對輸配電工程施工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13(17).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