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遙遠
天津大爆炸震驚世界,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習近平總書記兩次批示,要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不放過一絲疑點,不論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依法依規嚴肅追責,給社會一個負責任的交代。中央政治局常委開會,罕見地集體對一個災難事件表明嚴查嚴處態度。
天津大爆炸暴露出政府環評、安評、城建規劃把關、危險品安監形同虛設的問題。瑞海公司成為法外之地,失控樣本。一個個瀆職環節中的肆意妄為,點燃了驚天大爆炸的引線。悲劇,如何防止?
國際災難學家告訴我們,累積900個安全隱患,必出28-30個事故,引爆1個特大事故。一個特大事故的發生,是錯誤不斷累積的必然結果,天津大爆炸不是偶然的。國家環保有三道安全屏障,一是公眾參與的環境評估,二是法律制度,三是政府監管。腐敗瀆職讓三道監管屏障都成了擺設花瓶。
腐敗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貪腐,公仆官僚化,特權生活化,權力商品化,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二是惡政,與民為敵,與民爭利,欺下瞞上;三是懶政,做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搪塞推諉,敷衍了事。
中外歷史證明,貪腐亡國,懶政亦誤國。新一屆中央下定了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彰顯了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隨著反腐風暴和法治中國建設扎實推進,各地官場貪腐與惡政大大收斂,但懶政有所抬頭。
懶政的本質,是宗旨使命淡化,責任意識旁落,將為人民服務當成了負擔和麻煩,骨子里依然是腐敗的靈魂。
無論是貪腐還是懶政,都是最致命的危險品。
李克強總理曾怒批:“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敗,不作為的‘懶政也是腐敗!”天津大爆炸給出了一個血淋淋案例。腐敗沖擊破壞了一切社會規則和秩序,使法律形同虛設,潛規則大行其道。腐敗必然導致瀆職,瀆職必然導致禍害。
可用三句話概括懶政:事前“蜻蜓主義”,凡事不周全、不嚴謹、不深入、不負責,運動式行政依然大行其道,當官為牟利為烏紗帽,缺失專業素養、法治精神;事中“鴕鳥主義”,各種推脫,各種封堵,有錯都是臨時工干的,問責落馬的官員猶如旋轉門,被責問不久又另謀高位;事后“喜鵲主義”,災難的眼淚未干,問責反思的沸騰輿論,旋即被英雄贊歌掩蓋,被各種感天動地的“政績”消解,從而失去反省的可能。
一萬個贊美,不如一次深刻反省。我們需要自我批判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災難重復。
首先,最大的威脅,是缺乏自我修復、自我完善能力的制度體系。
一個個人禍悲劇警醒我們,國家要長治久安,首先要健全民主法治,法治要有至高無上的威嚴,要用制度把權力關進監督的牢籠,讓腐敗者不能伸手、不敢伸手,讓懶政者不敢懈怠,讓特權溫床一刻不得安寧。
第二,制度執行要嚴苛,尤其是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領域,政府監管職能絲毫不可松懈馬虎。既不能設置各種路障,變相權力尋租,更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問責面前,讓一切特權俯首法治,不留任何法外之地和閃避灰色地帶。
第三,廉潔、高效、公正、熱忱是理想的施政狀態,是行政治理改革的目標。對付懶政,必須將反腐進行到底,堅決清理那些為官理念不正、削尖腦袋撈私利、占著職位不辦事的官員,創一片清新天地。中央推出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是一個突破之舉,在“權為民所賦”制度改革上,不妨把步子邁得更大些,讓大大小小官員都深刻感到,手中權力來自人民,干不好就隨時下臺。
第四,只有陽光,才能驅除黑暗和霧霾。只有尊重公民的知情權、媒體的報道權,事件真相一步步水落石出,才能防范下一個悲劇。
一個政府要取信于民,首先不說謊,不裝聾作啞,不諱疾忌醫,不失德失信。貪婪是經濟腐敗的源頭,謊言則是政治腐敗的源頭。當今中國,法治精神日益彰顯,官本位必然徹底讓位于民本位,遮遮掩掩、真真假假的作法,必然要暴露在公眾監督的陽光之下。
天津大爆炸必將引發全國對危險品生產管理和運輸倉儲的大檢查。但正如礦難屢查不止,危化品爆炸惡性事件也不可能靠運動式的檢查杜絕。要杜絕悲劇再一次發生,必須在制度上、程序上及觀念上有一次徹底的反省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