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芳等
【摘 要】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為國家最權威、最普及且與大學生息息相關考試,多年來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醫科大學生參加四級考試次數比一般大學生多,對其展開調查,試圖找出其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差異的非主觀因素,對教學和研究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非主觀因素;教養方式
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順利畢業的保證,是就業的敲門磚,更是取得就業競爭勝利的法寶。筆者日前針對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成績的非主觀因素,對昆明醫科大學的846名在校學生展開了問卷調查。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研究選取昆明醫學院在校大學本科生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首先將昆明醫學院學生按專業分為臨床、口腔等14個專業,然后從14個專業中抽取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對抽到專業和年級的全部學生進行調查。
2 結果
對不同性別、戶口所在地、民族及父母親文化程度和職業的醫科大學生四級考試成績進行t檢驗,結果如下:
不同性別的醫科大學生的四級考試成績在四級考試未通過次數及最近一次考試分數上有差異(P<0.05)。男生在四級考試通過次數、分數及未通過分數這三項上得分高于女生,這說明女性大學生四級考試成績優于男生。
不同戶口所在地、不同民族的醫科大學生的四級考試成績在四級考試通過次數、分數、未通過次數及最近一次考試分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父親文化程度和職業不同的醫科大學生的四級考試成績在在四級考試通過次數、分數、未通過次數及最近一次考試分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母親的文化程度和職業對孩子四級考試成績有很大影響(P<0.01);母親職業為非農民的醫科大學生的四級通過分數明顯高于母親職業為農民的大學生(P<0.01)。這說明,母親的文化程度及職業與孩子的四級考試分數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女性大學生的四級考試通過分數高于男生,這可能與女生具有較高感性,易覺察到事物的細微變化,而且內心體驗強烈、細膩有關[1]。女生在語言學習上比較占優勢, 成績又高于男大學生, 自信心較高,所以女生的外語自我效能感顯著高于男生。優秀的語言學習者是那些懂得如何控制他們學習情緒和態度的人,積極地情感和態度能夠使他們的學習更加有效和富有樂趣,而消極的情感則會阻礙學習者的進步[2]。英語不是母語,大多數學生學習都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因此“啞巴英語”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同時,學好一門語言與背誦詞匯,反復練習等是分不開的。說到底,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踏踏實實的付出。
在家庭影響因素的調查中發現,父親的文化程度及職業對醫科大學生四級考試成績沒有很大影響,但母親文化程度和職業不同的醫科大學生在四級考試通過分數上有差異。母親文化程度越高,孩子的四級考試通過分數越高;母親職業為非農民的醫科大學生的四級考試通過分數明顯高于母親職業為農民的大學生。這表明,母親的文化程度及職業與孩子的四級考試成績具有顯著性相關。
父母卷入是父母對子女教育投入和管理的程度,其目的在于幫助子女獲得學習的成功,是父母教養行為的特征之一[3]。個人的文化修養可以從其所受過的教育中得到體現,父母的文化程度,尤其是母親的文化程度與子女的撫養教育以及子女個性的發展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女性是家庭的制造者,在我國,大多數家庭由母親來承擔撫養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而母親所受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撫養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對孩子思維模式的形成也有極大影響。文化修養高的母親,可能更注重家庭民主和諧的氣氛,主張使用引導、鼓勵,探索等多種教育方式來對待孩子,這對于孩子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是非常有利的。文化修養相對低的母親,在孩子的教養方式上可能比較單一,對于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或者暫時失敗的孩子,她們可能采取的教育方式為抱怨、放棄,甚至是嚴厲懲罰。長此以往,孩子不僅學習成績不容易趕上,還可能產生逃避、厭學、自我封閉、憎恨父母老師等不良情緒,進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相反,文化修養高的母親,在孩子遭遇挫折或者成績不佳的情況下,更能從孩子的角度考慮,給予支持和鼓勵,幫助其分析原因,并找到解決辦法。孩子得到家人的支持,并且知道改進的方法,就會積極努力的戰勝困難,在不斷取得學習進步的同時,形成較好的為人處世的心態。其次,在家庭教育中,與父親相比,母親與孩子溝通的機會更多。母親總是更容易發現孩子的細小變化,關注孩子的需要,因此孩子更愿意敞開心扉與母親進行交流。因此,母親對于孩子的考試成績可能具有較父親更大的影響。研究表明,母親職業為非農民的醫科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通過分數明顯高于母親職業為農民的大學生。在農村,父親一般負責賺錢養家,母親絕大多數負責撫養照顧孩子,母親的教育理念同她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但我國農村婦女受教育的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孩子的母親未能完成九年義務制教育,而她們的氣質、興趣、言語及行為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職業為農民的母親,可能缺乏有效的親子溝通與交流,難以對孩子的學業進行指導和幫助。
4 結論
男性醫科大學生要想提高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成績,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醫學文獻或者醫學報告來記憶單詞,提升閱讀的能力和技巧,同時增加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勤奮好學,持之以恒。母親的文化程度和職業對子女的學業表現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但并非單純的提高文化程度就能讓子女得到科學的教養,同時還應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不斷摸索改善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給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溫暖,幫助其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做到和孩子一起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日,袁莉敏.大學生外語焦慮、自我效能感與外語成績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0320056261.
[2]Midori Kimura. Affective Factors of Japanese EFL Learners at Junior College in the Oral Communication Tasks[J].英米文化,2000.
[3]宋冰.初中生父母卷入與成就目標定向、考試焦慮、學業成績的關系[D].河北師范大學,2010.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