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梅
【摘 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帶來了教學手段的一次現代化的大變革。計算機能事先存儲大量的信息,它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教師在課堂上某些環節上時間的浪費,能為學生練習、思考贏得更多時間。使學生參與數學實踐,體現自我價值。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應用能力、交流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課程;網絡;優勢
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從中體會到創造性學習數學所帶來的樂趣,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為學生學習與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數學教育環境,改進教師的數學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1 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數學網絡課
多媒體網絡課的優勢在于,能為教學提供滿足不同層次需要,信息豐富的課堂學習材料,教師通過優良的交互性對學生進行及時輔導和反饋、評價,以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可通過網絡向教師或同學提問,便于讓全體學生都能掌握有用的數學知識,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各有所得。小學數學網絡課的教學具有以下環節:創設情境——自主探究——交流互動——歸納點評。
1.1 創設情境
課堂上學生的心理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師生的教學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種使學生心理愉快、積極探求知識的課堂氛圍非常重要。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思維能力等因素,明確創設情境的目的,引起學生興趣、激發求知欲。例如:在教學《24時計時法》時,教師先播放了中央電視臺大風車欄目的開場音樂,然后讓學生猜這是我們經??吹氖裁垂澞?,當學生猜到這個節目后,就問學生你知道這個節目什么時候開始播放的嗎?(生:下午六點半),最后,教師打開網絡視頻,讓學生此時屏幕當中正出現的時刻,從而激起思維的火花,接著再顯示銀行的營業時間表,火車站的運營時間表,廣播電視上播報的時刻等,使學生了解到“24時計時法”的廣泛運用,為新課學習做好準備。
1.2 自主探究
教師提供的供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材料應尊重教材,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利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學習。例如:在教學數學網絡課《圓的認識》這一單元時,教師用flash制作幾個網絡課件,然后又做了幾個有關本單元概念知識的超文本鏈接,供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具體如下:教學“圓的認識”:內容是顯示大小不同的圓形物體,如鐘面、車輪、呼啦圈等,從而建立圓的表象;教學“圓規畫圓”:電腦演示圓規畫圓的過程;教學“圓的面積”:屏幕展示將一個圓平均分成若干等分,然后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的圖形,動態演示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周長一半,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的半徑,最后使得學生自然推出圓的面積公式。學生可以通過這些直觀的動畫學習新知,也可以在自主探究時根據個人需要自主選擇要了解的部分,將學習的形式更加自主化。
1.3 交流互動
學生在網絡課堂中將各自學習的結果進入網絡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的網上交流精心組織,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盡可能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得出正確的結論,并作適當的點評和鼓勵。學生們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學生的思維和智慧也會被整個群體所共享,不受任何拘束。
1.4 歸納點評
在歸納時,教師將學生所得的結論在網上利用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教師將發言學生的學習結果轉換到大屏幕上,并進行歸納小結,也可利用多媒體設計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進行內化。例如:在教學數學活動課《數字與編碼》時,課后小結這部分,教師利用教師機的網絡影院功能向同學們播放一則電視新聞:“一位司機在肇事后逃逸,但汽車車牌號碼已被屏幕記錄——”,此時屏幕被暫停在這個車牌號上,通過共同交流,得知該車是某市某地區車輛,接著屏幕繼續播放“通過交通部門的進一步核實,已得知該駕駛員的身份證號碼是——”,屏幕繼續被暫停,此時學生一下子被這一連串的身份證號碼所困,面對這樣的困難學生解決起來難度很大,后來通過師生之間共同協商,想出決定先從搜索軟件(如百度)中找到該軟件,然后再輸入此身份證號進行查詢。這樣通過大家的努力最終使問題得到了解決。為了對大家的答案進行認證,教師將新聞繼續播放完畢。學生在此活動中既對今天新課內容進行總結,又真實經歷了解決問題的全部過程。
2 信息技術全面提高了師生的素質
2.1 提高了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
近年來,我校教師信息素養得以進一步提高,并形成了較為深厚的現代化教學意識,一支適應信息化社會需要的師資隊伍已經在我校形成。廣大青年教師熟練地掌握并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許多青年教師已經憑借現代教育技術脫穎而出,在教育天地里展翅翱翔。大多數的教師能利用網絡、資源庫、遠程教育資源等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設計、制作課件等輔助教學,并能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在學校的數學資源庫里,供大家借鑒學習。
2.2 信息技術提高了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老師們在課題研究中,認真閱讀大量教育科研方面的論著,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學中,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鉆研教材、熟悉學生,注重課堂反饋、延緩評價、積極鼓勵等。幾年來,教師不僅在業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提高,大部分數學教師通過參加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的研究,多篇教學案例、教育教學論文先后在省、市級獲獎,這些都在鞭策他們要不斷的在實踐中學習提高,真正做到與課題共成長。
2.3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促進了教學形式變革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具有常規電教媒體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綜合它們的優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的教學情境,編寫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讓學生輕松鞏固已學知識,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教師及時提供學生評價和反饋信息的方法與途徑。例如口算練習是絕大多數的數學課必備的組成部分,利用電腦中的隨機函數編寫算式,可以根據要求無限量地供應題目,并判斷你輸入答案的正誤,還可以設定答題時間,超過答題時間,電腦自動告訴你答案,讓學生與電腦比速度。
總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網絡教學中的作用,我們要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研究?,F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各種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盡管這些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很大,但它們仍然是老師手中的教學工具,而不是學生主動獨立學習的武器。所以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實踐探索,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更加“美”的整合。
【參考文獻】
[1]趙書輝.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背景下的教師教學能力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04-01.
[2]張潔.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課整合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05-06-26.
[3]朱秀銘,才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心得[J].2009-05-20.
[4]鄭玉濤,彭慧.關于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評價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9-02-26.
[5]閻文亮,田偉超.如何上好小學信息技術課的點滴思考[J].網絡財富,2010-02-08.
[責任編輯:鄧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