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飛
【摘 要】目前教育信息化成為教育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我院在2014年就啟動了網絡課程的建設,所承擔的《國際貨代實務》有幸成為建設課程之一。在網絡課程的建設中,遇到了很多疑問和困難,在團隊的幫助下,進行了創造性的思考和解決。主要對于網絡課程的概念、優點進行探討,并對建設中的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總結。
【關鍵詞】國際貨代實務;網絡課程;信息化;項目化
1 “網絡課程”概念探討
何謂“網絡課程”,目前尚沒有權威的統一概念,需要注意的是網絡課程并非是電子教學材料的簡單堆砌,教學內容和結構需要重新設計以更好地體現互動性、開放性。隨著網絡課程建設的推進,認識不斷加深,團隊對網絡課程定義如下:網絡課程是以互聯網作為傳播媒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總和,其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個是改革后的教學內容,二是教學活動,三是網絡教學環境。
網絡課程的優點是很明顯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1.1 學習的可選擇性強
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間進行自學,也更有助于課堂教學后的復習。傳統教學在教學進度上是固定化、統一化的,很難顧及個體學生的學習資質和潛能,而網絡課程有助于學生掌握學習自主權,靈活安排學習的進度和內容。
1.2 優秀資源互享
通過設置,可以在網絡課程的主頁進行大量的優秀資源的鏈接,包括其他學校優秀教師的網絡課程、各種行業網站、政府相關網站、各種職業資格考試網站等,方便學生進行拓展性的學習。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也強化學了生的技能培養。
1.3 師生互動性強
學生可以通過網站互動功能及時和老師溝通,而且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交流的信息量比傳統課堂教學要大,有助于師生之間互相啟發。學生的作業、甚至考試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在互動過程中使學生知識和能力得到發展,而且在學習情緒、態度、人文精神等方面也得以培養。
2 網絡課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
2.1 課程項目化設計
網絡課程建設,如果僅僅是把傳統教學的資料傳上網,而不加任何的加工改造,則效果不佳,因為傳統的教學主要是講授法,強調老師講、學生聽。所以在進行網絡課程建設之前,要順應目前的高職教學項目化的要求,進行課程的項目化設計,而且項目化也更能發揮出網絡課程的互動性優點。
2.2 網站模塊設計
課程項目化設計之后,就是網站模塊的設計了,這涉及到能否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布局的全面性。由于大部分老師并不是網站建設的高手,所以就需要在學院提供的網站建設模塊里面挑選適合自己課程風格的模板,并進行改造,增加和刪除模塊。
2.3 網站互動功能設計
網絡課程的互動功能設計是最關鍵的,因為網絡課程的核心是讓學生能及時反饋信息,加強師生互動。要思考的問題有:哪些教學內容、哪些教學環節需要進行互動設計,可以設計哪些互動功能渠道。
3 解決方法
3.1 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革
課程項目化改革是高職院校的流行趨勢,而網絡教學更適合進行項目化教學,通過項目化設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做學一體化。《國際貨代實務》這門課程目前很多高職還沒有進行項目化的改革,教材及教學多為傳統的章節式,而經過項目化之后可以直接與實踐接軌,讓學生在貨代流程中體會真實工作情景,項目化中需要大量資料的查閱、各種單證的閱讀與制作,剛好可以借助網絡教學環境得以完美地實施。
3.2 網絡模塊要體現課程特色
導航系統是網絡課程的“綱”,它直接關系到能否把學習者引到想去的地方,因此導航系統要清晰、合理、全面。同時要體現課程特色,增加吸引力,因此可設置一些鏈接,如行業論壇、外貿網站、真實案例分析等。
3.3 增加師生互動渠道
互動的多樣性是網絡課程的最大的特色,網絡課程交互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要涵蓋到學生之間、學生與課程內容之間的交互。因此互動渠道要豐富,主要包括電子郵件、在線測試、提交作業、論壇、聊天室等,且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加強對論壇和聊天室的引導。
【參考文獻】
[1]張海燕,陳燕,等.網絡課程設計與應用調查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6,05.
[2]葛京鳳,梁彥慶,等.網絡課程與課堂教學整合教學模式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08.
[3]李克東,謝幼如.高校網絡課程建設與應用的質性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1,02.
[責任編輯: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