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梅
【摘 要】進入 21世紀以來,隨著高層建筑的大量出現,室內環境與自然風景的聯系越來越少,與自然環境脫節、隔離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現代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生活觀念及審美意識的改變,逐漸認識到植物是改造室內環境的關鍵因素。在論述微型植物對室內環境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的基礎上,闡述了微型植物在室內景觀的應用形式及設計要點,是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現代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課題項目,編號(ky201544)。希望能對室內景微型觀植物的應用、推廣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微型植物;室內景觀;設計;應用
1 室內微型植物的作用
1.1 防護作用
1.1.1 放出氧氣,吸收有害氣體、吸附顆粒物的作用
微型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夠放出氧,吸收二氧化碳。此外,植物還能夠吸收周圍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并將其降解。美國科學家比爾沃爾·弗頓用實驗證明了植物能夠減少密閉空間中的甲醛、苯、三氯甲烷等有害化學物質的濃度。例如綠蘿、豆瓣綠、綠元寶、白掌等能夠吸附大量的懸浮顆粒物,能起到清新空氣的作用。
1.1.2 殺滅有害病菌的作用
檸檬、非洲茉莉仙、人掌、寶石花、景天等花卉揮發出的芳香油類物質有顯著的殺菌抑菌作用,研究表明,廣泛種植植物的室內比沒有植物的室內含菌量減少50%。
1.2 營造作用
1.2.1 微型植物是構成室內空間動態美感的重要因素
在室內種植不同的植物,可以為室內空間帶來不同的色彩、質感,在不同的季節種植相應的植物,還可以營造出不同的綠色生態空間。
1.2.2 植物可以遮蔽“敗景”
受到室內空間或功能的限制,難免會有一些在視覺上給人以不舒服感的角落或結構。種植一些適宜的植物能夠遮蔽這些所謂的“敗景”,分散人們對其的注意力,營造出舒適的環境氛圍。
1.3 調節作用
1.3.1 對室內溫度、濕度的調節作用
人類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40%~70%,但在北方冬季室內相對濕度僅有20%~34%,植物通過蒸騰作用以及栽培基質蒸發水分,能夠向空氣中釋放水分,增大室內濕度,同時夠降低周圍的溫度1~2℃。
1.3.2 對人體生理與心理的調節作用
如今,城市的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諸如辦公室、實驗室、車間等室內場所,孤立、隔離的環境常使人產生消極和壓抑的情緒。五彩繽紛的植物以及大自然的氣息可以起到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的作用。玫瑰、薄荷等植物揮發的芳香類物質可以使人放松,有利于緩解疲勞、提高睡眠質量。而很多微型植物特別是多肉植物備受歡迎,例如八寶景天、六棱景天、圓葉景天、紅葉景天、反曲景天、垂盆草、長壽花等。
2 當前植物在室內景觀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品種單調重復
調查發現,大部分室內景觀植物集中在棕櫚科、天南星科、龍舌蘭科、百合科、桑科、五加科等6個科的43個屬中。目前使用比較多的室內景觀植物主要是棕竹、黃金葛、一葉蘭、散尾葵等,占總用量的近三分之一。
2.2 規格不齊
現在內地市場大多從南方引進成品,規格非常有限,特別是大型植物,由于成本高、運輸困難而缺乏,這給高大空間內的植物配置帶來了許多不便。
2.3 生態意識不強,配置缺乏科學性及藝術性
大多數顧客要求在室內空間中布置植物并不是因為植物的生態作用,而是為裝飾或趕時髦,商業性遠遠多于科學性及藝術性,導致這些植物只能起到簡單的裝飾作用,而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2.4 養護管理不當
由于對室內植物的養護管理缺乏系統性,部分又是新引進的品種,所以常出現因轉盆不及時而造成偏冠,因澆水不合理而導致根腐、萎蔫或焦葉,另外,葉面灰塵累積,也不利于植物正常生理機制的運行。養護管理不當,不僅會造成景觀效果降低,還會加快植物的死亡,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3 微型室內植物景觀設計要與時俱進
3.1 符合應用功能的要求室內植物景觀設計首先要從應用性質和主要功能出發,即明確種植室內植物景觀所要達到的目的。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采用不同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3.2 符合園林藝術需要
3.2.1 尺度、比例要適宜
在室內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選取要充分考慮空間的高度、寬度、結構和其他陳設物的多少,同時還要滿足植物生長空間和光照條件。植物體過小、過低會顯得單調而疏落,太高太大又會產生壓迫感。一般來講,植物體總體高度不要超過空間高度的三分之二為最佳。
3.2.2 色彩協調
室內植物景觀的設計除了要考慮植物體的大小外,其色彩、質地也應與室內風格協調一致。
3.2.3 布局合理,重點突出
室內植物布景要做到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重點突出,以增加藝術感染力。
4 微型植物在室內景觀的主要應用形式
4.1 陳列式
陳列式是室內植物景觀最常見的應用形式,即將盆栽植物置于花架、桌面、茶幾、墻角等地方,構成綠色視點,或是將一組盆栽植物以線式、片式等形式擺放到室內,起到組織、
劃分空間的作用。
4.2 栽植式
栽植式一般用于通透度高、采光較好、空間范圍大的建筑中,以形成室內園林。另外,栽植式多采用自然搭配的方式,注重植物的層次和結構,盡可能做到姿態、色彩的協調搭配。
4.3 其他形式
壁掛式、垂吊式、攀附式等形式的主要優點是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可以豐富室內空間色彩、增加層次感,改善建筑內的生硬、枯燥感。
5 室內微型景觀植物的選擇
5.1 觀葉類植物
觀葉植物是以觀賞植物莖葉為主的植物類群。在選擇時要根據不同的室內環境、植物的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選擇適宜的種類。同時,還應挑選外形勻稱飽滿、生長良好、無病斑、無枯黃葉片的植株。
5.2 觀花類植物
觀花植物是以觀賞植物的花朵為主的植物類群,與觀葉植物相比,觀花植物要求光照更為充足,但多數室內環境難以滿足其生長需要。在選擇觀花植物時,應選擇四季開花的植物。
5.3 觀果類植物
作為觀果植物,不一定有艷麗的花色,但要有美觀的樹形、色彩鮮艷且碩果累累的果實。選擇時首先應選擇花果并茂的種類,如石榴,或是果葉并茂的種類,如萬年青、南天竹等。
5.4 多肉植物
是一類具有“豐滿”莖葉的植物的統稱,也稱之為多漿植物、肉質植物。多肉植物的品種十分豐富,原始品種加上園藝栽培種共有一萬余種,它們主要隸屬于仙人掌科、番杏科、大戟科、景天科、百合科、龍舌蘭科、菊科和蘿藦科。
另外,選擇室內景觀植物,還要注意植物的生態功能。一些植物對人體有益,如吊蘭、文竹等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和懸浮顆粒,適合于室內栽植。另一些植物含有有害物質或異味,如夾竹桃、曼陀羅有毒,不適合栽植于室內。
6 結語
提升和強化人們的生態意識才能讓室內微型植物應用的發展的到應用發展。
在當今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提升更多人對植物在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等方面的作用的認識,以刺激需求、增加供給,最終促進整個行業的持續發展。
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大大增強微型植物的推廣。室內景觀植物的應用和發展在我國不足30年,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初級階段。室內微型植物造景必須既講科學性又講藝術性,但缺乏專業人員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培育適合本地室內環境的微型植物品種,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想要更快更好地發展,就要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開發適宜本地區室內環境的微型植物,改變目前品種依靠國外引進、苗木靠異地引入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柳玉晶.景天科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討[J].林業實用技術,2010.
[2]王秀平.陸曉燕.多肉植物的栽培要點[J].廣西熱帶農業,2008(6):9.
[責任編輯: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