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雙邊市場理論分析了目前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相關特征,研究發現,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具有非對稱性價格、市場集中度低、多屬市場結構,同時兼容性較差等特征,同時針對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安全性不高、對客戶信用缺乏有效評價手段、大量平臺業務模式雷同的問題,提出分階段進行價格管制、提高準入門檻、建立征信系統,統一監管數據、構建多層次互聯網監管體系等監管建議。
[關鍵詞]P2P網絡借貸;雙邊市場理論;市場行為;監管
[中圖分類號]F71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8-0065-02
[作者簡介]黃景冰(1990-),女,福建福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網絡經濟。
[基金項目]福建省軟科學項目(項目編號:2014R0043)。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雙邊市場理論已經成為網絡經濟研究的一個熱點,廣泛應用于銀行卡行業、軟件行業、中介行業、電信行業、搜索行業等產業組織中的定價、競爭策略、規制等方面的研究中。
目前,我國P2P網貸平臺正快速發展,截至2014年底,全國正常運行的P2P網貸平臺已達1575家,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原因在于缺乏行業規范和監管制度不健全。
二、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雙邊市場發展特征
雙邊市場的定義,不同學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Armstrong從用戶數量的相互影響進行定義:雙邊市場指平臺兩端的用戶進行交易時,一端用戶在平臺的收益和用戶數量取決于另一端用戶的數量。Wright則從雙方價值增值的互補作用進行定義:雙邊市場的一端用戶通過平臺與另一端用戶相互作用而獲得價值。Rochet和Tirole則從交易價格方面進行定義:如果雙邊市場平臺可以通過改變雙邊的價格結構影響交易量,則總價格保持不變。P2P 網絡借貸平臺將投資需求方和貸款需求方吸引到平臺中,通過網絡平臺和技術,完成借貸手續,達成雙方交易。
(一)價格的非對稱性
與單邊市場不同,雙邊平臺價格不反映邊際成本,其價格補貼是為了解決雙邊用戶參與問題。P2P網貸平臺作為一個典型的雙邊市場,雙邊用戶的借款人和投資人就會出現不對稱性定價。在P2P網貸平臺上,投資人數量和投入資金的增加使得平臺對于借款人的吸引力增強,而投資人握有資金,可選擇的投資渠道多,對于網絡借貸的意愿不夠穩定。借款的小微企業借貸渠道少,借貸次數又相對頻繁,對網貸平臺的依賴性大。因此,貸款人由于投資渠道和平臺選擇的原因,對于某一平臺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小,而借款人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從而導致平臺對于借款人采用高定價,對投資人采用低定價甚至免收費用。
(二)多屬行為
消費者的多屬行為對市場結構有很大的影響,它的存在促進了市場的競爭性。目前的P2P網貸市場上,平臺企業眾多,投資人和借款人都會在不同的平臺上競標,這一方面可以擴大選擇面,提高競標成功的幾率,另一方面分散投資,降低平臺和借貸本身的風險。目前,國內的P2P網貸平臺市場上有1000多家公司,如此多的企業同時競爭,要形成雙邊平臺必須擁有大量的客戶,占領市場份額。由于消費者的多重歸屬特征,以及平臺間轉換成本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可競爭性強,擁有高市場份額的多邊平臺并沒有通過高價獲取壟斷利潤的空間。根據雙邊市場的交叉網絡外部性和多屬行為的特征,網絡借貸平臺是一個傾向于集中發展的行業。
(三)平臺間的非兼容性
為擴大用戶數量和追求利潤,與其他類似平臺合作,在數據和客戶方面采取兼容策略,擴大用戶群體,提升服務質量,充分利用市場資源。但兼容可能帶來客戶外流或者核心信息流失,在一定程度也阻礙新信息的獲取,降低用戶體驗水平。目前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非兼容性主要表現在相關信用數據、資源無法共享利用。一旦出現用戶違約,信息都只在單平臺獨自披露,不僅懲罰力度不夠,同時數據無法交互用于借貸風險的防范。另外,P2P借貸平臺也沒有和類似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大互聯網平臺企業在實際物品交易、物流、供應鏈等相關數據和用戶上形成相互的合作關系,數據來源不夠充分。
三、P2P網絡借貸平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安全性不高
截至2014年底,我國正常運營的P2P網絡借貸平臺達1000多家,然而頻繁出現的兌付危機、平臺倒閉、攜款跑路、非法集資等負面新聞又使得這個行業亂象頻生,危機重重。網站建設的技術性門檻不高,運營門檻又無審批監管,必然導致一些不正當的網站進入市場。另外,平臺內資金和出借人的賬戶資金不完全分離,集聚的資金池產生了巨大的風險,造成了一些平臺經營者攜款潛逃,或是非法集資等。
(二)對客戶信用缺乏有效評價手段
目前網絡平臺無法與銀行征信系統聯網,而且雙邊市場中的平臺間競爭與兼容的問題,使得各個平臺間的數據信息無法共享,也缺乏相關的專業征信部門或機構,各有信用評價標準,各有黑名單,導致各自積累的歷史數據較少,不僅對違約企業和個人懲罰力度不夠,而且使得整個行業的風險加大,信任度下降。
(三)大量平臺業務模式雷同
目前市場上的P2P網貸平臺企業數量雖多,但是業務模式卻非常單一雷同,僅有幾家領頭企業分別擁有自己的模式優勢,分散了資源,加大了行業的競爭和混亂。目前大部分網站通過打廣告戰、利率戰的方式贏得市場,使得現在有盈利的網站寥寥可數。
四、促進P2P網貸平臺規范發展的監管建議
(一)分階段進行價格管制
目前的金融監管中對金融服務價格具有控制要求。在雙邊市場中,平臺通過對單邊用戶進行歧視性定價和補貼來擴大客戶基礎,與單邊市場的掠奪定價、補貼來驅逐競爭對手,達到壟斷目的,本質上是不同的。P2P借貸平臺雖然涉及金融行業,但是其也具有互聯網企業的特征,因此在價格管制上先期應采取放松管制方式,使得雙邊企業能夠較大程度的積累客戶,后期在行業整合、客戶集中的情況下,再進行一定的價格管制,保證行業資金的安全、控制風險。endprint
(二)提高準入門檻
國內的網絡借貸平臺數量龐大,市場混亂,魚龍混雜,攜款潛逃、非法集資的風險很大。而美國的情況卻相反,目前僅有兩家比較大的平臺。造成這種市場格局的原因是美國設置了較高的準入門檻。在英國,金融服務局對網貸平臺公司同樣設置了資本標準,同時對風控等方面進行監管。可見準入監管對于規范行業的合法性和正當性非常重要,因此我國對P2P借貸平臺應設置行業最低注冊資本金,降低借貸者的風險;同時對P2P平臺進行資質、業務模式審批,發放牌照,方可進入市場。
(三)建立征信系統,統一監管數據
兼容性選擇是雙邊市場多邊平臺的重要經營策略,然而由于金融業數據信息的壟斷和我國整體征信體系的缺失,導致中小企業和個人貸款困難,同時也不利于控制金融風險。P2P網貸平臺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倒逼國家改革金融體制和建立征信系統。監管部門要出臺信用管理規范,建立征信系統,匯總平臺數據、金融機構多方面合作、建立個人信用檔案、風險預警、統一公示警告等,同時對于業務成交數據也上傳登記,統一管理,作為個人或企業完整征信的依據,也能夠加大監管力度,防控風險。通過統一操作,合作共享,保障大眾安全,促使行業良性發展。
(四)構建多層次互聯網監管體系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使得金融服務方式轉為跨行業、跨區域的經營,甚至是跨境跨國的金融交易,因此要形成多層次的綜合監管體系。加快確定P2P網絡借貸平臺監管機構,可由現有機構監管或者成立專門的行業機構進行監管。監管上不僅可以融合傳統金融產品的監管方式,還要統一第三方支付、互聯網金融產品(基金、保險)銷售、眾籌等多方面的業務監管。要重視互聯網金融的網絡技術以及交易安全,要與信息部門等統一監管任務。
[參考文獻]
[1]熊艷產業組織的雙邊市場理論——一個文獻綜述[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4): 49-54
[2]程貴孫,陳宏民,孫武軍雙邊市場視角下的平臺企業行為研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9): 55-60
[3]程華互聯網金融的雙邊市場競爭及其監管體系催生[J]改革,2014(7): 66-74
[4]陳林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3(11): 52-56
[5]李雪靜國外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監管及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7): 101-104
(責任編輯:陳鴻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