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資源能耗少、發展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優勢,對于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增速平穩,效益穩步提升,重點項目進展良好,龍頭效應開始凸顯。但同時存在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集中程度不高;核心技術薄弱,自主創新能力和專項資金不足,政策支持不到位等問題。提出以經濟開發區為載體,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圍繞產業發展目標,強化招商引資引技;加強校企合作,建設戰略性領軍人才隊伍;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創新企業融資模式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創新;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15)08-0085-03
[作者簡介]童和正 (1994-),男,漢族,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未來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成為各國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性選擇。2009年,黨中央、國務院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立足于我國經濟狀況和基本國情,提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決策。2010年中央經濟會議上對扎實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出重要部署。
一、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資源能耗少、發展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優勢,因此,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安徽省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性選擇。安徽省于2010年確定了包括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和公共安全產業在內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2011年,安徽省進一步確定了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即:電子信息產業重點發展新型顯示、智能家電、軟件和物聯網;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裝備、節能產品、資源綜合利用;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高性能金屬材料、硅基新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碳纖維材料等;生物產業重點發展生物制藥、生物制造和生物農業;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光伏、生物質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點發展數控機床等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的重大基礎裝備;新能源汽車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安徽省還把獨具優勢的公共安全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通訊安全、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產業,優先發展北斗導航、網絡安全等。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以下情況:
(一)總體增速平穩,效益穩步提升
據統計,2014年末,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2745戶,比上年凈增加111戶;全年實現產值83789億元,同比增長225%,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111個百分點;總利潤達434億元,同比增長116%。從總量看,共三類產業產值超千億元,分別為電子信息(23234億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21632億元)和新材料產業(17245億元)。對工業增長貢獻最高的電子信息產業,產業增加值增長448%,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138%。以上數據顯示,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鏈日趨完善,具有明顯的人才匯集效應,在業內的影響力得到快速提升。2014年,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對全省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見表1)。
(二)重點項目進展良好,龍頭效應凸顯
近幾年,安徽省努力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的平穩運行。淮南文商城、玖信(池州)電子觸摸屏、彩虹(合肥)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項目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其中,新興顯示產業表現優異:京東方85代線項目(總投資285億元)一期設備已達量產要求,2014年11月達到設計產能;東旭光電玻璃基板項目2014年業績實現翻番,玻璃基板產業集群已經初具規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蚌埠電子信息顯示超薄玻璃基板生產線落成,一舉打破國外電子信息產業的壟斷局面,加速形成我國完整信息顯示產業鏈。聯寶、海螺川崎、科大訊飛、合肥彩虹集團等一批業內知名企業影響力逐步提升,龍頭效應開始凸顯,引領新興顯示產業發展。
二、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規模較小,產業集中度不高
安徽省雖有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在內的諸多經濟開發區,但總體來說,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仍相對較小,產業集中度不高。各高新技術產業依舊存在多、小、散的特點,新興企業相對獨立,缺乏聯動與合作,具有顯著規模效應的產業集群較少,企業規模和數量仍落后于江蘇、山東等沿海省份。雖然一些新興企業在業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在不斷提高,但依然缺乏有強勁輻射力的龍頭企業,能夠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發展的優秀骨干企業更是寥寥無幾。
(二)核心技術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戰略性新興產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風險高,對自主創新能力有著較高要求。因此,要立足于核心技術的突破,重視科技的引領作用進而轉化創新研究成果。目前,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技術水平較低,產業創新能力不足,面對技術瓶頸仍舊難以突破。2014年,在全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各省排名中,安徽省僅以5184件排名第八名,與排名前三的北京(23,237件)、廣東(22,276件)、江蘇(19,671件)差距明顯。
(三)專項資金不足,政策支持不到位
戰略性新興產業多屬于技術研發型產業,具有早期經費投入量大,投資周期長,且初期投資回報率低的特點。對比其他省份,安徽省新興產業投資規模相對較小。2013年,安徽省R&D經費投入僅為3521億元,與北京市12007億元,山東省11750億元存在較大差距,同年廣東省的R&D經費已達到1443億元,安徽省僅相當于廣東省的244%。同時,政府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過程中,缺乏健全的政策扶持體系,激勵和融資機制也不夠完善,致使企業貸款難度大,制約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endprint
三、促進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以經濟開發區為載體,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歷經高風險、低回報的產業生命初期,靠個別企業“單打獨斗”不僅難度大,而且發展緩慢。因此,中小企業應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以及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等平臺,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以經濟開發區為依托,根據自身優勢聯合相關企業著力打造新興產業集群,擴大企業規模效益。重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扶一家,帶一片”的帶動效應,進而提高產業質量和效益的整體提升。
(二)圍繞產業發展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引技力度
把招商引資、招商引技作為重要措施,立足安徽省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面向國內外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大公司、大財團和知名企業,有針對性地、積極走出去開展專題招商,著力引進技術含量高的大企業大項目落戶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產業化基地,給予全方位的配套支持。
(三)加強校企合作,建設戰略性領軍人才隊伍
安徽省擁有深厚的教育科研基礎,高等院校相對集中,創新型人才資源較為豐富。因此,企業應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合作,大力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全面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同時,要認真貫徹落實已出臺的一系列人才引進政策,創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環境,大力建設戰略性領軍人才隊伍,真正實現由領軍人才把握產業發展方向、把握產業發展路線的局面。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創新企業融資模式
大多數戰略性新興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大多缺乏啟動和運營資金。政府應加大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的R&D投入力度,并給予企業一定稅收優惠及費用減免等政策支持。同時,政府應鼓勵銀行、風投等金融機構放寬對新興企業的融資門檻。
緊緊圍繞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改進管理制度,創新融資模式,深化多方合作,加大支持力度,為
把安徽省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生產基地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劉放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狀及發展策略——基于長三角市場資源整合視角[J]華東經濟管理,2014(6)
[2]宋歌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與策略選擇[J]企業經濟,2011(10)
[3]黃欠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SWOT分析與對策[J]經營與管理,2013(1)
[4]洪功翔促進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9)
[5]喬芳麗遼寧戰略性新興產業選擇評價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7)
Abstrac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it has characters that less consumption,hug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ed effective.Recent years,Anhui Province has made a good result i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some of the industry has made a big breakthrough which formed a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Anhui economyHowever,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low level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small scale,lack of appropriat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etcTherefore,this paper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policies recommendations bas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Anhui Province,such as with economic develepment zone as the carrier,emerging industry cluster and so on.
Key words: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hui Province
(責任編輯:馬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