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文
在鄉下農村,每到金秋十月,晚稻已大面積地開鐮收割了,當農民們懷著豐收的喜悅收起晚稻以后,往日那金燦燦的稻田,一下子便變成了另一副模樣,田園處處布滿著一個個稻草人!
隨著一陣陣瑟瑟的秋風吹來,稻田上的稻草人,依然立著不動,從遠處望去,一排排、一行行,宛如一個個“兵馬俑”,在田野上神情肅穆地站立著,這場面甚為壯觀!
農民們在收割晚稻的時候,為了使稻稈及時被曬干方便挑回去做日后煮飯的柴禾,于是,一邊開鐮收割,一邊將已脫去谷粒的稻稈及時綁扎成一個個稻草人,讓秋陽曬個通透!
說起綁扎稻草人,倒是一項并不輕松的體力活兒。要想干好這項活兒,除了用足力氣以外,還得要講究技巧。否則,很難把稻草人綁扎得嚴嚴實實。
記得1976年的深秋,我高中畢業剛回鄉參加務農,那時農村還是以生產隊為集體單位,每天由生產隊長統一派工給社員干活。老隊長考慮到我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年輕人手輕腳快,于是,便分派我干綁扎稻草人的活兒。起初,我認為這活兒是眼見功夫,很容易干。但當我真正干起來的時候,倒覺得這項農活并非像我原先所想象的那么簡單輕松。當我頭一次把一堆一堆的稻草綁扎成一個個稻草人的時候,也許是方法不當,加上所用的力氣不足,導致綁扎的稻草人不夠扎實,一旦用手去提,便一個個地松散開了。見此,我反復綁扎多次,但仍然收不到較好的效果。
正當我為此而愁眉莫展的時候,老隊長從田頭那邊樂呵呵地走過來,一邊安慰我說,不要緊,學一會兒就會干了;一邊手把手地教我綁扎稻草人。
我站在旁邊,看得特別認真入迷。經老隊長的現場示范,我終于很快上手,學會了綁扎稻草人。
在我的記憶中,鄉間田野的稻草人,在孩提時代,曾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樂趣!記得小時候,每每在深秋時節,當農民們收割完晚稻以后,空曠的稻田里僅剩下一個個稻草人了。那時,我們這群鄉村孩童,都邀在一起,來到稻田里玩捉迷藏的游戲。
我們依托著那一個個分布在稻田中的稻草人作掩護,躲藏在里面,讓伙伴們來尋找。有時,真的找了許久,也沒發現我們的半點蹤影!
秋之季節,萬里無云,赤日當空。田野里的稻草人,經過秋陽的暴曬后,顯得格外輕松柔軟,不時還散發出一陣陣干稻草的香味兒!這時,我們通常會把幾個稻草人合拼在一塊,做成長長的墊子,然后在上面翻筋斗或打“生豬”(一種游戲名稱)等等。盡情地玩耍,有時玩膩玩累了,我們這些小孩兒,便一個挨著一個,躺在稻草墊子上面,呼呼地蒙頭大睡起來,真是好不愜意!
待我們逐年長大以后,經過細心地觀察,發現,鄉間田野的稻草人,在秋天之夜,還呈現出另一幅景觀:深秋之夜,皎月當空,廣袤的田野到處光如白晝。倘若在此時此刻,站在家鄉的村口向前方眺望,那一望無垠的田野,全部布滿著一個個稻草人,在明月銀輝的映照下,它們宛若一隊隊威武雄壯的戰士,在臨戰前,列著一排排的方隊,正聆聽著指揮員作戰前的動員命令!
少小離家的我,闊別家鄉外出工作已三十余載。而今,每逢深秋時節返回雷州半島的鄉下農村,當路過那鄉間田野看見一個個稻草人時,就回憶起孩提時代我們那些鄉村孩子與稻草人的那段揮之不去的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