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蕭晗
多少歡喜染塵煙
你是這世上最好的良藥——繼《如果你也聽說》之后抒寫絕望青春。
王曉露作品
定價:24.80元12月暖傷上市
因為《如果你也聽說》,我認識了王曉露,如今做她的第二本書,仍然很欣慰。好的故事和一個好的認真的作者,特別難得,這也是我作為她的編輯第一次采訪她,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是她對寫作單純的熱愛。
Q:《多少歡喜染塵煙》書名很好聽,你想通過這本書表達什么呢?
王曉露:我多想時間可以靜止,永遠停留在十七歲的初見。可塵世的流光飛舞,總是可以改變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多少歡喜最終染了煙塵。太多的結局,也不過是一聲嘆息。
Q:每次寫故事之前,都會怎么構思,或者說從哪里來的靈感?
王曉露:有時會因為電影里的一個鏡頭,有時會因為生活中某個朋友發生的一件事,甚至因為聽到的一句話都會讓我有種想寫故事的沖動。沒錯,我大巨蟹的敏銳度就是這么高。就比如《多少歡喜染塵煙》,不過是因為一種叫欒樹的樹。它的果實很美,像紫紅色的燈籠一樣高高懸掛在樹枝上。這樣美的樹卻很耐寒,并且喜光,隱約讓我看到了一個堅韌的女主形象。我頓時就決定了,寫一個叫欒樹的女孩的故事,于是就有了這一本《多少歡喜染塵煙》。
(很意外吧?對于這個故事的起源。)
Q:《多少歡喜染塵煙》里最讓你動容的一個角色是什么?為什么?
王曉露:是董曉箐。雖然描寫她的篇幅不多,但是每一個細節都說明了她是個熱情、直爽、善良、仗義的姑娘。但這樣一個好姑娘對待愛情卻連半點勇氣都沒有,她愛許旻生,可就連許個愿都如此小心翼翼,生怕太過分而得不到庇護。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我給了她一個美好的結局(嘻嘻……劇透了!)
Q:你對自己寫的故事有什么要求嗎?
王曉露:我是個有強迫癥的人,所以我對故事的開頭要求特別高。看書也是這樣,如果開頭不夠吸引我,我根本看不下去。于是,我可能花更多的時間一遍一遍地修改開頭,直到滿意為止才能繼續寫下去。我交給編輯的稿子也是我自己一遍一遍修改過的,力求將最好的呈現給讀者。我的故事不是最好的,但是我敢說,我是最負責的作者。
Q:在寫作圈子里混了多久了?有沒有想要放棄的時候?有沒有經歷過創作低迷期?
王曉露:從2004年開始給雜志寫稿子,到如今,真的是整整十年了。十年恍如一夢。寫作是條漫長而艱難的路,當初的朋友很多都已離開,但是我還在堅持著。我也經歷過人生的最低谷。生活的變動讓我萎靡不振,對著文檔,大腦一片空白,我幾乎是要放棄了。是蔡先森,在我艱難地寫出新長篇的開頭時,他跟我說:“看,你寫起來仍然毫不費力,所以不能放棄。”
是他給了我人生的希望與力量,讓我繼續堅持下去,才會像現在這樣,越寫越好。
所以,他是我人生中最該珍惜的貴人。
Q:你和讀者的互動很多,也很有親和力,讀者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王曉露:是和我一起成長的親人。很多讀者真的是從我出道就陪著我,雖然我一直沒有紅起來(說起來都是淚),但是,感謝他們對我不離不棄。
這本《多少歡喜染塵煙》的結局其實很美好,希望你們都可以像他們一樣圓滿幸福。希望你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