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關??黃軍雷??張曉曦
[摘要] 目的 探討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外敷治療腓骨中下1/3骨折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診治的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33例患者采用傳統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為對照組,33例患者采用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外敷治療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美學效果、功能評定結果均明顯好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外敷是治療腓骨中下1/3骨折的有效方法,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中藥外敷;腓骨中下1/3骨折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4-29-03
Clinical research of lateral malleol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fibula lower 1/3 fracture
CHEN Guan HUANG Junlei ZHANG Xiaoxi
Department of Surgery, Occupa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ospital of Shaoguan City, Shaoguan 5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lateral malleol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fibula lower 1/3 fracture.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fibula lower 1/3 fracture were selected in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3 patients treated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as control group. 33 patients treated lateral malleol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as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esthetic effect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result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control group.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ateral malleol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is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ment of fibula lower 1/3 fracture, which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high security. That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Lateral malleol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Fibula lower 1/3 fracture
腓骨中下1/3骨折是骨科常見病癥[1-2],由于腓骨是負重骨,具有維持小腿長度和平衡肌理力的作用,對踝關節的活動也具有良好的穩定效果,一旦處理不當,將會導致多種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而影響到患者的預后狀況。手術治療是腓骨中下1/3骨折的有效治療方法[3-4],但不同的手術方式取得的治療效果也是不同的。為了探討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外敷治療腓骨中下1/3骨折的臨床效果,此次研究選取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實施不同的治療方案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診治的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66例,經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確診,排除患有器質性疾病、血液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過敏體質、手術禁忌證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33例,年齡為22~65歲,平均(42.6±10.7)歲,其中男19例,女14例。致傷原因:車禍傷24例、打擊傷3例、跌到損傷2例、高處墜落傷4例。觀察組患者33例,年齡為21~64歲,平均(41.9±11.4)歲,其中男18例,女15例。致傷原因:車禍傷25例、打擊傷2例、跌到損傷3例、高處墜落傷3例。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年齡、性別、致傷原因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取得患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腰硬聯合麻醉下采用傳統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治療。給予患者腰硬聯合麻醉后,行腓側腓前切口,切開約10cm的手術切口,暴露骨折端,給予復位,然后植入鋼板,縫合傷口。
觀察組:患者局麻或腰硬聯合麻醉下采用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接骨散”外敷治療。給予患者局麻或腰硬聯合麻醉后,常規消毒鋪巾,先行腓骨骨折內固定,根據骨折長度選擇合適長度的鋼板,經外踝尖向上行縱向切口,長度在1.5~2cm,不要顯露腓骨斷端,實施牽引復位骨折端,并糾正力線和旋轉,選用合適長度的半管型鋼板從遠端切開肌肉與骨膜,逆行潛行到腓骨下端前外側,實施骨折間接復位,滿意后可在鋼板遠端微孔打入2枚克氏針以固定,不要剝離骨折端,通過橋接模式,對骨折部位進行間接復位,并糾正力線,恢復腓骨長度和旋轉,成角后在骨折近端打入4枚克氏針以固定。外敷中藥“接骨散”。
1.3 評定標準
美學效果的評定標準:采用自制調查表進行評定,由患者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1)優?;颊邔πg后效果非常滿意,給予了高度的美學評價。(2)良。患者對術后效果基本認可,給予了一般評價。(3)差。患者對術后效果不滿意,給予了差評。
功能評定的評定標準[5]:采用AOFAS評分進行評定,(1) 優。90~100分。(2)良。75~89分。(3)可。50~74分。(4)差。50分以下。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美學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美學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明
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美學效果比較[n(%)]
組別 n 優 良 差
對照組 33 14(42.4) 12(36.4) 7(21.2)
觀察組 33 25(75.8) 7(21.2) 1(3.0)
x2 8.918
P 0.012
表2 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比較()
組別 n 術后住院時間(d) 骨折愈合時間(周)
對照組 33 23.5±3.4 26.7±2.3
觀察組 33 18.7±2.6 20.2±1.9
t 5.576 6.217
P <0.001 <0.001
2.3 兩組患者的功能評定結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功能評定結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功能評定結果比較[n(%)]
組別 n 優 良 可 差
對照組 33 12(36.4) 13(39.4) 6(18.2) 2(6.1)
觀察組 33 24(72.7) 8(24.2) 1(3.0) 0
x2 10.762
P 0.013
2.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比較[n(%)]
組別 n 骨不連 骨髓炎 神經損傷 畸形愈合 并發癥情況
對照組 33 1(3.0) 1(3.0) 4(12.1) 2(6.1) 8(24.2)
觀察組 33 0 0 1(3.0) 1(3.0) 2(6.1)
x2 4.243
P 0.039
3 討論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交通事故、運動創傷、意外傷害的增多,脛腓骨雙骨折、腓骨骨折成為常見外傷疾病[6-7]。以往認為腓骨骨折多數情況下可不予整復固定,近年來腓骨在小腿承重,維持踝關節結構及功能方面中的重要性逐漸引起重視,尤其是腓骨中下1/3骨折因涉及踝關節的穩定性需要手術治療[8-9]。常規手術有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克氏針內固定及交鎖髓內針內固定等方法。傳統手術具有以下特點:行鋼板內固定治療時,采用腓側腓前切口,切開約10cm的手術切口,暴露骨折端,予復位,植入鋼板,縫合傷口。其優點:直視下復位內固定,達到解剖復位。缺點:剝離骨膜較多,骨折愈合延遲,二期手術取出鋼板,螺釘,費用增高。行克氏針內固定治療時,手術入路同前,髓內打入克氏針,從腓骨頭或外踝穿出,埋于皮下,縫合傷口。前兩種手術入路均為腓側縱行切口,其優點是術區暴露充分,復位簡單,固定穩靠。但因手術切口在脛腓骨中下1/3,血運較差,皮膚張力較大,尤其是植入鋼板后易導致切口愈合不良、鋼板外露、疤痕增大、骨折延遲愈合等術后并發癥[10]。
隨著全社會知識水準和審美情趣的提高,尤其是年輕及女性患者對美學的追求,微創手術成為當今外科手術追求的更高領域。中醫藥對骨傷治療的獨特療效,中西醫結合治療亦成為骨科提倡發展的方向,實驗研究證明[11-12],中藥能夠改善骨折局部的血液流變學、分子生物學、骨組織形態學、生物力學等方面的內環境,從而促進骨折愈合。鑒于對切口美觀的要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此次研究嘗試對腓骨中下1/3骨折的治療做了一定的改進及創新:(1)盡量縮小切口長度;(2)將切口設計在隱蔽的部位;(3)中西醫結合治療,利用中藥優勢,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補腎壯骨,加快皮膚恢復,促進骨折愈合。
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操作要點如下:在外踝下切開一長約0.5cm切口,足內翻,經外踝沿腓骨縱軸打入克氏針(克氏針直徑大小參照術前X線片,相對小于髓腔直徑,材質稍硬),手法復位,復位不良者則在透視機及C型X線機復位,繼續髓內進針,超出骨折端10cm,遠端彎曲埋于外踝皮下,以不影響外踝功能為準。克氏針固定可靠,起著支撐脛骨和維持力線的作用,因骨折處無切口,術后兩周開始敷用中藥“接骨散”,“接骨散”主要成分含骨碎補、乳香、沒藥、自然銅、透骨草等,具有溫經行血,接骨續筋之功效。二期手術局麻下沿原小切口切開拔除克氏針,操作簡單,出血少,傷口疤痕非常小,且在隱蔽處,達到良好的美學效果。
本次研究的結果也表明,觀察組患者美學效果、功能評定結果均明顯好于對照組,說明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外敷是治療腓骨中下1/3骨折的有效方法,通過微創手術讓患者得到了更佳的美學效果,生理功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觀察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外敷可明顯縮短腓骨中下1/3骨折患者的治療時間和恢復時間,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經外踝克氏針內固定加中藥外敷治療腓骨中下1/3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引發并發癥較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鄭移兵,倪前偉,齊越峰,等.脛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并后踝骨折臨床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2):27-28.
[2] 黃伸,葛廣勇,孫福榮.脛骨中下1/3、腓骨下段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漏診原因及應對辦法[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118-119.
[3] 覃立勤.腓骨中下骨折并下脛腓聯合損傷34例的治療體會[J].廣西醫學,2011,33(7):941-942.
[4] 曲景文,佟智慧,羅純猛,等.脛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隱匿性骨折的治療[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0):354-355.
[5] 巫宗德,彭亮,王小兵,等.腓骨中下段骨折閉合復位經皮內固定術應用于踝部骨折的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4,35(9):1215-1217.
[6] 殷渠東,孫振中,顧三軍,等.高張力切口皮膚縫線逐漸收緊閉合法在脛腓骨雙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應用[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4,29(1):100-101.
[7] 鹿軍,孫川,梁曉軍,等.低切跡后外側接骨板內固定治療Danis-Weber B型腓骨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10):975-976.
[8] 張兵,郭里春,候光前,等.單臂外固定支架結合腓骨鋼板治療脛腓骨中下段骨折38例[J].內蒙古中醫藥,2011,17(1):49-50.
[9] 張亦庚.自體腓骨髓腔內移植治療脛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80例分析[J].山東醫藥,2007,47(23):90.
[10] 仇繼任,陸茂德,葛順杰,等.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手術治療及并發癥的防治[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6):34-35.
[11] 劉忠倫,王昌剛.中藥輔助治療脛腓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及對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1):270-272.
[12] 田仁松,朱劍熹,楊烜,等.外固定架結合有限內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28例小結[J].中醫藥導報,2011,17(6):65-66.
(收稿日期:201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