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濤
在紙質傳媒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冷遇的境況下,一本人文雜志破土問世其艱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時代人物》迎接了這個挑戰。他以反映時代的思想和風采為內容,堅守 “全球視野、中國高度”,闡釋和演繹這個充滿激情又需要沉靜思考的時代精神,倡導價值多元又堅守主流價值坐標;弘揚深入改革開放又撻伐社會時弊,其辦刊宗旨的把握、思想與精神的傳遞,特色與風格的確立,更不是一件易事。5年過去了,王西京、馬川和他們的團隊能夠持守下來,刊物影響愈來愈大,發行量逐年上升,本身就昭示著一種成功和希望。盡管未來的路依然漫長,前行的過程中還會遇到風險,能夠預料的和不曾預測的事還有可能發生,但可以肯定的是:信念和信心已經確立,經驗和體會日臻成熟,構想和藍圖在拓展中完善。作為一名忠實的讀者,我除了心安和欣慰,更多的便是祝福和期待。
期待和思考的還是“時代人物”這四個字。我們所頌揚的時代人物,究竟是什么樣的內質和色調?
毋庸諱言,時代本質決定時代人物的品質。反過來,時代人物展現揭示和引領時代精神。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觀察時代,中國仍然處于長足發展的機遇期。盡管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加快了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遏制,但其效果不會完全按他們的意志為轉移。西方國家在利益分配上的內訌加劇,在對外政策上更是注重自身利益。美日兩國在美國“重返亞洲”戰略思想支配下,企圖聯手在東海、臺灣海峽和南海制造事端,挑撥是非,可是諸事不能遂人如意,因為南海周邊多國也有自身的考慮,不可能事事與美日言聽計從。而“亞投行”的成立也佐證了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由此判斷,世界多極的局面依然存在,相互制衡,相互依存,有爭有和,共同發展的大格局還將持續。盡管早有人預測,未來世界的沖突,將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但這種沖突畢竟是局部的,可控制的。這種總判斷告訴我們:中國加快發展,壯大經濟、軍事、政治實力的機遇和空間是很大的。而加快發展、出路和前景仍然是改革開放。不改革開放就會停滯不前,不能跨過改革開放的深水區,改革開放的前景就會夭折。不論哪個行業的時代人物,在“新常態”下,只有放眼世界,進行立體思維和戰略思維,才會堅守時代品質,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創新和探索精神是成為時代人物的內在要求,這個設定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當下,我們的時代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有貪污腐化的蔓延,有黨風世風的不正,有體制障礙的困擾,也有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矛盾,以及社會治安、道德風尚等方面的種種病灶。對此,我們應該冷靜觀察和思考:屬于黨風黨紀的,就用《黨章》和黨內法規解決。兩年來的反腐“打老虎”、“打蒼蠅”的舉措,其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屬于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還必須用改革的精神,用探索的精神來對待。當下經濟領域出現的運行下滑現象正說明了改革開放、探索前行的精神受到自擾,“不作為”的心理和行為有所上升。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這種心理和行為應該得到提醒和扭轉。我們相信,隨著大環境的改善,創新探索的改革者還會重新樹立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須知歷史的前行總要有敢于“吃螃蟹”的人,不怕挫折和失敗,不怕損毀和一時的誤解,敢于為真理而斗爭,這才是時代的品質,也是時代人物的本質所在。這些時代人物越多,我們的“中國夢”的腳步越會加快,新的一百年的戰略目標越會提前達到。
時代人物的風采應當是鮮明的,鮮活的。這其中至少囊括以下幾個層面:其一,不論是黨內的還是黨外的時代驕子,不論是哪條戰線哪個行業的精英,都應該嚴格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應該確立向上向善的事業目標。其二,要想成為時代人物,在人格塑造上,應該充分體現“楷模”的力量。不為世俗的變化而改變,不為一時的“亂象”所迷惑。心中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用“真善美”不斷衡量自己,鍛造自己,并最大可能地影響周圍人群,影響社會。讓黨內和整個社會進一步向“風清氣正”的方向努力。其三,時代人物的精神世界應該是寬闊的,包容性很強的。“兼容并蓄”、求同存異,盡可能地化解矛盾,增加社會親和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從而達到齊心協力,萬眾一心促發展的終極目的。在這種精神境界下,一時的榮譽受損,利益受損,以及方方面面的不同聲音,都應超然以對。不然,時代人物的形象就會遜色。
《時代人物》雜志堅持“與全球思想者同行”為辦刊理念,追求高品質,高水準,突出其思想影響力和主流價值,這是刊物的生命力所在。這個生命力在紙質媒體處于挑戰位置的大背景下,愈加顯示出一種健康的倔犟和與時代精神的契合。
在這個慶賀的時刻,我這個讀者想說的話多多:一個孩子到了五歲,就是脫離幼稚園的時候,就是開始正式求學和發展壯大的時候。她需要家長,教師和整個社會的關心和愛護,也需要自身的刻苦學習和對環境、社會的適應。無疑,這只有不斷地加強歷練才行。《時代人物》欲與時代中的林林總總的刊物比肩,還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還有許多的“坎”要跨越,也可能會碰到一些不可預測的困難和失誤,要正視這一切,這包含自信和審時度勢兩個層面。只有自強不息,愈挫愈勇才會順暢而如愿。為此,除卻進一步解決發行渠道和手段問題,與網絡傳媒合作擴大載體和輻射外,在內容設計上,我建議加重如下分量:一是思想與理論的探索深度。即對時代人物所進行的思想與理論的探索加以深層揭示與書寫。其期望是汲收一切先進文明的世界前沿思想,以豐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二是加強民主與法制的思想引導。作為公民,一定要對國家的憲法有敬畏感。民主與法制建設是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文明是對愚昧而言。法制是對人治而言,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就是政治文明建設的強化和完善。這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奮斗過程。《時代人物》有責任為之不懈努力。三是文化內涵和知識性的增強。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時代人物,拼的還是文化品位和實力。因而,《時代人物》在歷史文化,地域文化,革命文化和現代文化方面的闡釋和播揚時,應凸顯其豐富性,深刻性和昭示性。
揭示時代本質,鐫刻時代記憶,引領時代風尚。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讀者的期冀。在《時代人物》創刊5周年之際,我寫了以上的話,是心聲表白,也是心愿驅使。
(作者系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