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安全著陸了;下一步安度晚年;再有就是安樂死,這就是我的‘三安’。”剛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崗位上退下來的萬里,這樣對家人說。
離休后的萬里要求自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問事、不管事、不惹事”,他只兼任了中國橋牌協會、中國網球協會和中華文學基金會的名譽主席。
2006年萬里90大壽時,黨和國家領導人紛紛到中南海看望他,萬里說:“我的身體很好,這主要是得益于我長期堅持‘一靜’(打橋牌),鍛煉頭腦預防老年癡呆,堅持‘一動’(打網球),活動四肢保持血脈暢通,這兩項活動,只要堅持,我相信人是可以活到100歲的!”
與聶衛平搭檔打橋牌奪冠獲得一套音響
萬里兒媳婦王曉民的一篇文章中寫道,萬里曾表示最希望的結果是在打橋牌的時候叫到“3個NT”(橋牌術語:無將)一下子死在橋牌桌子上。
王曉民筆下的萬里把橋牌認作是晚年的一項工作,他正正經經地說,我仍然每天上班,一個星期工作6天,只有周一休息。他打球、打牌從不遲到,中午稍一睡過就一邊穿衣服,一邊急著說,“快走!快走!遲到了!”見了牌友就道歉,“我來晚了,讓你們久等了。”匆忙親吻或擁抱過他們,就馬上進入狀態,神情自若。
“老人家打牌很像他平時的行事風格,他干工作時就是那么一股勁、一陣風,十分快捷,打橋牌也一樣。”王曉民寫道。他叫牌、出牌總是快人一籌,有時候“敵人”思考的長一點,他就嫌慢。“打牌時你是絕對不會把他當成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
萬里的橋牌是解放戰爭時期跟隨鄧小平解放大西南,由南京坐船去重慶的路上學的,之后成為鄧小平打橋牌的伙伴。從那以后,無論工作多繁忙,即使動亂時期,他也會抽出時間打橋牌。
聶衛平也是萬里的橋牌老搭檔,兩人從1986年開始合作,當年春節兩人一起在天津打了將近十天。在天津的所有比賽中,兩人搭檔都是冠軍,還在北京的比賽中奪冠獲得一套音響。
獲橋牌大師分最多的國家領導人
萬里十分關注橋牌運動的發展,甚至關心每一次我國運動員參加世界比賽的成績。當他們參賽回來,萬里也總是要跟他們比試比試。王曉民在文中曾說,萬里熟悉我國所有的橋牌名將,對他們的老家、牌技、甚至是特點和風格都了如指掌。
萬里一直提倡橋牌要從青少年開始培養。“他說橋牌能開發人的智力,早學有好處,既高尚又廉價,經濟成本很低,發明這項運動的人怎么這么高明,真了不起。”王曉民在文中寫道。
萬里自己的牌技也很高,曾經和世界橋牌名將、美籍華人楊曉燕女士共同合作獲得1984年度世界橋牌最佳牌手獎――所羅門獎。這個獎是發給當年世界最優秀的橋牌手的。
《紐約時報》的橋牌專欄主編評價說:“南家(當時萬里坐南家,楊曉燕坐北家)最后叫出的再加倍是進取精神的充分體現,表現出了一個人的非凡膽識,中國領導人似乎從心理上就傾向于加倍,這一點美國的外交官要牢牢記住。”
世界橋聯主席曾稱贊:“萬里是目前世界獲大師分最多的國家領導人。作為副總理,萬里能擔任中國橋協的名譽主席是中國橋牌界的幸福。”
網球球齡高達八十余年
萬里的另一大愛好就是網球。大約在十幾年前,他曾經在一次青少年網球活動中見到了萬里。萬里已經近九十歲,但是仍然坐著輪椅出現在了先農壇御耕苑賓館的活動現場。那時的萬里仍然會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先農壇打球。
萬里在年輕讀書時就迷上了網球。當時學校里有一片用黃土和沙子修建的標準網球場,當時基本每人會打網球。課間休息時,大家排隊等候打球,用的是借來的木質球拍和撿來打禿了的球。
八十多年來,萬里一直堅持著對網球的熱愛,除了在戰亂和“文革”被關押的歲月這個愛好曾不得不中斷,但“文革”后,萬里被放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打網球。那時的萬里沒有了專車,他就徒步走很遠坐公共汽車約好球友到網球館打球。
去年,萬里的兒子萬伯翱曾表示:“萬里對網球一直很喜歡,由于年齡大了,前兩年才掛拍。現在平時是住在醫院里,身體狀況還可以。去年還到北京先農壇網球館現場去看比賽、評球。”
萬伯翱說,萬里已經獲得了上海吉尼斯的3項紀錄——堅持打網球、堅持看網球、職務最高等3項紀錄。如今的人們打網球找個場地并不是困難的事,但是在幾十年以前,北京并沒有像樣的網球場地。
北京修建第一片網球場地是在上世紀50年代,就是現在坐落在國家體育總局院內的北京網球館。那時,萬里任北京市副市長,同樣酷愛網球運動的還有鐵道部部長呂正操、國家體委副主任蔡樹藩,他們三人分別負責出錢、出地、出工料,共同修建了兩片黃土沙地混合的室內網球場地。
“文革”期間因為修網球館,萬里還被視為“封、資、修”的黑貨遭到批判。
“文革”期間,萬里剛剛恢復工作,他提出要修建一個國際標準的網球場館——北京國際俱樂部網球館。軍代表不同意,說網球還要什么館?浪費資金。但萬里說北京冬天冷夏天熱,秋冬風沙大。如果不修室內的,外國人就不愿意打,使用率會很低。在他力排眾議下,這個網球館終于建起來了,成為北京一個對外交流平臺,許多外國使節和使領館工作人員都在這里打網球,萬里也經常參加。
到國際俱樂部網球館打球的就有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當時老布什50歲時,任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他曾在日記中坦陳,在這個場館中打球是他在北京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11年后,成為副總統的老布什在訪華時與69歲的萬里再次交手,進行了一場“花甲之戰”。
比賽開始后,萬里一方很快就落了下風,輸了一盤,后來,國家網球隊主教練謝昭趕來支援,雙方各勝一局。
比賽結束后,萬里意味深長地說:“人家美國的網球,發展比咱們早多了,就是打得比咱們好,整體水平比中國高多了啊……”
后來,老布什每次來華,總要約萬里戰上幾個回合。網球成為他們之間共同的語言。
2000年3月2日,卸任后的老布什在人民大會堂擔任“慈善大使”,他特意將當年那場大戰時的合影簽字后轉送給了萬里。他一直惦記著這位老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