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做生意是一件跟人打交道的事情,想把別人口袋里的錢合法地裝到自己口袋里,就需要學會跟人溝通,要讓別人心悅誠服、開開心心地把錢給你。
我以前當過老師,也做過研究,對我來說,說話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種能力在創業初期對我幫助很大。那時候我去跟人借錢,別人非要聽我試講,怕我去見人的時候講不好。所以,我在別人家里先試講了一小時,最后別人說行了,我才去見那些真正能幫我借到錢的人。
有人曾跟我講過他遇到的一個問題,他說他覺得自己的能力比上級領導強,但領導不認可他,他覺得很苦惱,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理與領導的關系。
我給他的建議是多與領導溝通。如果你總認為自己比領導強,那你就關上了與領導溝通的門,這樣,你們之間的隔閡會越來越深,最后你在公司可能待不下去了。如果你反過來處理這事,多跟他溝通,尤其是非正式地溝通,比如你們去捏腳、喝酒、戶外活動的時候,你找機會跟他溝通,那他可能會改變對你的某些判斷。
以后,在做決策的時候,他可能就會找你一起商量,你就有機會得到他的認可。如果你不溝通,那你最后只能離開。即使你換到一家新的公司,也仍然面臨這個問題。另外,你認為自己比他強,這只是你個人的觀點,公司里的其他員工是不是也這樣認為呢?這也要通過溝通才能使人信服。
當然,有人會說,我嘗試過做這種溝通了,但我們之間還是會產生一些摩擦。
我認為,如果你不能大度地容下一些難容之事,那你的軟實力就要打折扣了。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這也是一個人能不斷進取的原因。
想要溝通順暢,需要有幾個前提。從大的方向來說,就是雙方的價值觀要一致。人們對待和自己價值觀一致的人會比較寬容,比如我們都信仰一種宗教,溝通起來就很容易,因為我們在上帝面前是一家人。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性格、文化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要相似。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地域背景差不多的人,溝通起來也比較容易。
當然,溝通還需要一些技巧,比如用什么方式溝通。中國人講究面子,給面子的溝通和不給面子的溝通,效果截然不同。兩個人之間給不給面子不是太重要,如果有第三個人在,你一定要給對方面子。人越多,你越要給他面子。
什么樣的表達才是給人面子的表達?就是你要讓對方感覺到被尊敬、被吹捧,這就叫給人面子。怎樣才能讓他有這樣的感覺?你可以在背后表揚,他就有這種感覺,反之,如果你當眾批評他,他就感覺面子掉在地上了,顏面無存,心里當然不舒服,其他的話自然也聽不進去了。當然,你也可以給他一點兒利益。給了利益,面子有時候就可以少給點兒,因為利益比面子更實惠。
總之,任何人都有溝通的需要,而溝通的順暢與否,則取決于你在溝通的過程當中能否及時根據他的心理需求找到合適的溝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