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倩

選題策劃是策劃編輯的核心工作之一,如何策劃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選題?一般會經歷3個階段:選題醞釀期、選題論證期和選題實現期,這三個階段的工作是圖書適銷的關鍵保障,缺一不可。本文重點解決的是在選題醞釀期摸不著頭緒、沒有靈感和思路的問題,通過五種方法,培養出策劃編輯的選題“第六感”。
1.了解“人”的特性與需求
每個消費者都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有各自的性格特點、習慣、偏好和情緒等,這些都將影響他們的消費決策。
其中和選題策劃關系最緊密的,是對人類需求的研究。作為一名策劃編輯,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時時處處留心觀察讀者的各種需求(包括但絕不僅限于對圖書和知識的需求),以此總結出典型性需求,并在設計產品時設置能夠滿足該類需求的功能或元素。
在對人類普遍特性了解的基礎上,還應更深入地去研究特定消費群的特性,深入到自己所開發領域的圖書的目標讀者中,了解他們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社會屬性(受教育程度、職業、收入、地域等)、習慣、偏好、消費習慣、性格特征等。在對目標讀者群有了以上特性的基本了解后,還應重點關注以下兩點:
在該讀者群中被普遍歡迎/討厭的人或事物,了解他們的審美趨向,并可從中挖掘出合作資源。熱門的問題與矛盾,這些意味著讀者的需求點,可設計針對性產品來解決讀者的這些問題。
2.關注數據
我們的身邊充滿各種各樣的數據,而對產品策劃有幫助的數據是銷售榜、行業分析報告等。策劃編輯關注的數據類型要廣泛,不應只關注自己負責領域的圖書銷售榜,我們的目標消費者喜歡的產品(不僅是圖書)的銷售榜和行業分析報告都應關注。
而在分析這些數據時,切不可僅停留在數據表面,需根據對讀者和行業的充分了解,探析數據背后的原因,并用得出的結論指導進一步的產品策劃。
3.關注大環境
每個消費者都是社會生活中的一份子,不可避免會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而圖書作為一種文化屬性商品,受大環境的影響會更大。所以作為一名策劃編輯,必須關心社會大環境的特征,重點需要關注:時政經濟、行業動態、熱門事件、流行元素和新興科技等。
我們對大環境的關注,以及對熱門社會現象的分析,不僅要看到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透過表象進行分析,吸取可以在產品策劃中利用的營養。
4.分析不同產品的定位和塑造方法
不同產品的定位、功能、受眾雖可能千差萬別,但產品策劃的思路卻是相通的,養成對產品進行分析的習慣,對培養選題“第六感”來說,是極其有益的。
圖書、日用品、教育產品、影視劇等所有的商品,都可以是分析的對象,在進行分析時,主要需要思考的問題是:產品受眾是誰?產品的突出特點是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的特點?與同類產品的差異在哪里?這個產品策劃的優缺點、可吸取之處和可改進之處,等等。
5.訓練多樣的思維方式,探求選題策劃的各種可能
在廣泛關注消費者、數據、產品、熱點的同時,還要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模擬選題策劃訓練,常用的選題策劃的思維方法有如下幾種:移植法。即將另一領域的原理、技術、方法運用到本圖書領域,從而產生新選題的方法。逆向思維法。即反其道而行之,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尋求新的創意。發散法。即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思考,探求多種解決方案的可能性。
(作者單位系人民郵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