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芳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陽光學校,浙江 紹興312000)
對“幸福”的理解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我認為,“幸福”是一種主觀情緒,一種經歷了美好體驗而產生的愉悅的情緒。“幸福的課堂”,是指身在課堂的人能感受到愉悅。當前社會,觀念的變遷、心態的發展,決定了品德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學生的表面說服教育上,而必須洞察、研究學生的內在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在心理層面上強化教育,除了考慮傳統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之外讓學生,還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感受,因而,教學的內容、手段、呈現方法等有必要從學生的角度揣摩,怎樣演繹才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可以說,當代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也是學生情緒的捕捉者,調動者。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提出了一個幸福的公式:總幸福指數=先天的遺傳素質+后天的環境+你能主動控制的心理力量。這樣看來,教師能影響的是“后天的環境”,以及指導學生“主動控制自己的心理力量”。本文就從這兩方面闡述對“幸福的品德課堂”的理解。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為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品德教育靠說教已是寸步難行,只要有愛心,時時會有教育的契機,不顯山不露水地達到我們所期盼的目標。
那一天要出門上班時,婆婆送來了新鮮的豌豆。想著這新鮮的豆要待晚上再吃,有點可惜,大膽將豌豆帶到學校,端到教室。不待言說,熱氣香氣讓學生一陣驚喜:“好香,好鮮!”“我們這堂課吃豌豆嗎?”我用勺子往一個個小碗里盛,邊盛邊說:“不要急,大家都有。”孩子們早已按奈不住了,笑著說:“我想吃!”“我也要!”教室里真熱鬧,大家笑盈盈地邊吃邊說,那空氣中流動著的除了大自然的清香,更多的不是快樂嗎?我笑問:“難道你們在家里沒吃過豌豆?這么開心!”“這個豌豆味道特好!”“奇怪啊,同樣的豌豆,怎么在教室里吃味道特別好?”“搶著吃,才有滋味啊!”“分享豌豆,就是分享快樂!”“我們吃到的不光是豌豆,還有與同學共享的味道,還有老師對我們的愛。”
第斯多惠說得好:“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一盤豌豆,喚醒了學生樸實的道德情感,他們油然感受到集體生活是那么輕松快樂;老師同學是那么可親可敬;與同伴分享別有滋味……
愛心帶給學生意外驚喜,讓學生回味。已經畢業的學生回母校來,說起“共食豌豆”的十分鐘課堂,依然是向往滿足的神情。學校生活不光是聽課,做習題,還有豌豆啊!
品德課所傳授的諸多知識有別于其他學科,它們更是現實生活的需要。這些知識不是靜態的,而是靈動的。死記硬背,抄寫練習只能南轅北轍。如何讓學生深入地領會呢?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句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品德課的知識就如15克鹽,要把15克鹽溶入精心準備的湯中,這個湯就是:故事,視頻,游戲,歌曲……
為了讓學生感悟“助人為樂”不光是好思想,還應該是人生的態度,更是使自己幸福的途徑之一,金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三和李四是同事,有一次他們各自帶著一只行李箱出遠門。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將他倆都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換左手。“唉,不如買根扁擔,將兩個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上面挑著?”張三想了個辦法。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了,兩個人都覺得輕松了很多。一會兒,李四受到啟發,他接過了張三的擔子。就這樣兩個人有說有笑地到達了目的地。這樣的故事,讓“助人為樂”的思想慢慢滲進學生的心田。
還記得紹興夏履鎮小學葉建麗老師的一堂品德課——《食物中的營養素》。葉老師選用一段“優酷視頻”,卡通胡蘿卜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胡蘿卜的營養與功能,居然讓從來不吃胡蘿卜的學生開口說:葉老師,我想吃胡籮卜了!
“請欣賞小李同學帶來的《祝你平安》表演:上課小腿,不要伸長。走廊狹窄,不能瘋狂玩。上下樓梯,盡可能靠右走,請你多一些注意,少一些危險。籃球運動,增強體質。遵守規則,還能交朋友……”改編版《祝你平安》歌詞契合學生生活,曲調優美而熟悉,讓教室里升騰起一種親情和溫馨。孩子們非常興奮,不由得邊聽邊打節奏,其樂融融。下課后,走廊里,樓梯上,還聽到有同學在哼唱。
請家長來學校上課也是一種高效的方法。課堂上交警家長講解手勢,學生模擬過馬路。在這一真實的情境中,學生近距離地看懂了交警叔叔的手勢,學會了聽從交警指揮過馬路。
如此課堂,多種手段,高效簡潔,情趣盎然,學生幾多期盼;如此課堂,觸動學生內心,讓學生留戀不已。這就是幸福課堂!
就如新聞的時效性一樣,品德教育也須“當時”。品德老師要以開放的理念,及時抓住熱點問題,組織教學,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學校要組織運動會,有的同學體育素質較好,卻不想報名,有的擔心訓練影響學習;有的擔心比賽成績不佳受到老師批評。看來學生有思想問題,那么,品德課就來探討這個話題吧。
于是,黑板上呈現一行藍色大字及一行稍小的黑色字:過程與結果,哪個更重要?全班同學按觀點不同分坐左右兩邊。辯論賽正式開始!雖說有點臨時作戰的意味,但是,辯論還是很精彩。“人生的意義在于奮斗”“追求永遠無止境”“欣賞路邊的風景”“活著,就要有目標”……一句句格言似的話從他們的嘴里吐出,一件件經典案例在同學面前鋪開,現場同學時而激動,興奮,開心;時而不服,生氣,失落。聽到精彩處,同學們的掌聲自發響起。最后,同學們紛紛發表對這場“辯論賽”的看法:這堂品德課給我們運動員減壓了,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積極鍛煉,不用多想結果;這堂品德課讓我明白,運動會重在鍛煉,重在參與。
源于思想的問題,激發強烈的熱情;源于生活的課堂,才會鑄就精彩。
“幸福的品德課”的目標不僅僅停留在學生的感官滿足,手段的生動有趣,師生的充分互動,還要讓學生在思維方面得到提升,真正地改變一個人的理念。
下午的太陽似乎讓季節回到了盛夏,陽光學校的校園氣氛也如夏日般火熱:新一屆大隊委員的選舉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班只有一個學生參加這次選舉。因為唯一,所以全班同學都很關注。可是,最后的結果是——落選。大家都很不開心。作為品德老師,來一個化“腐朽”為“神奇”,乾坤逆轉180度吧。
“同學們,小樊同學和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一次特別有意義的選舉活動。老師為什么說特別有意義?你知道嗎?”有同學馬上心領意會,說:“因為我們班的樊冰欽落選了。”“是呀,生活中不光有成功,還會有失敗。雖然落選了,但是她嘗到了一種別樣的生活滋味。所以她不需要憐憫,不需要安慰,而我們可以與她共享這獨特的體驗!”
教室里更安靜了。一會兒,小手舉起來了,我靜靜地聽著。小杜:“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小樊雖然競選失敗了,但是,仍然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要像她一樣挑戰,挑戰!”小周:“我要恭喜她。因為她擁有了一種我們沒有的幸福——經歷!‘經歷是一種幸福’,祝小樊在人生的路途中有更多更豐富的經歷!”樊冰欽:“這次,我走上了競選臺展示自己。落選了,我不哭!我想起——媽媽為我出謀劃策;老師鼓勵我‘加油,展示自己全面的風采’;同學們熱情洋溢地說‘好好干!’我感謝他們,讓我懂得——參與,才能領略別樣的風景……”
是呀,人生會有挫折,會有磨難,只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隨時都能品味到奮斗的樂趣!
感恩的心,讓學生即使面對失敗挫折也能從泥潭里起身前行;感恩的心,讓冬日的課堂升起春天的暖陽;感恩的心,讓師生珍惜生命的美好,品味工作學習的美妙!
[1]鄭軍.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的初步嘗試[J].成功(教育),2011,(09).
[2]嚴明.生活:生活化教學 為思想政治課堂注入源頭活水[J].教育教學論壇.2011,(08).
[3]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