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金
化學新課程的教學情境形式可以多樣、靈活多變,可以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化學問題、小故事、科學史實、新聞報道、圖片、模型和影像資料等教學素材,積極創設出特定的語言、問題等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自主探究生活中常見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分析理解物質相互變化的發展過程,從而形成化學新知識、新觀點,逐步提高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一、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和懸念吸引著學生,激發了學習興趣,調動了思維積極性。例如講到水資源問題,我引入了《西游記》中描寫了唐僧一行西去取經路過女兒國的故事,講到曾在廣東某一山區的村寨里,數年前連續出生的盡是女孩,人們急了,照此下去,這個地區豈不也變成女兒國了嗎?有的人求神拜佛,也無濟于事。有位風水先生開言道:“地質隊在后龍山尋礦,把龍脈破壞了,這是壞了風水的報應??!”于是,迷信的村民,千方百計找到了原來在此地探礦的地質隊,鬧著要他們賠“風水”。地質隊又回到了這個山寨,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是在探礦的時候,鉆機把地下含鈹的泉水引了出來,擴散了鈹的污染,使飲用水的鈹含量大為升高,長時間飲用這種水,而導致了生女不生男。后經治理,情況得到好轉,在“女兒國”里又生出男孩了。教師恰當地運用了學生身邊熟悉的、感興趣的故事導入新課,這是一種成功的導入方式。
二、演示實驗,創設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實驗導入新課,實驗操作及產生現象刺激著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初三化學緒言課的教學可以設計一下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大家都知道魔術,看過魔術嗎?”“現在我來給大家表演一下,請大家欣賞?!蔽夷贸鲆粡埵孪扔脽o色溶液寫好字的紙,再向紙上噴無色液體,奇跡出現了,紙上顯示出紅色的字,學生們驚訝極了。像類似的“魔術”還有很多,如“銅變銀”(銅與硝酸銀反應)、“燒不壞的手帕”、“魔棒電燈”、“滴水點火”、“花色飲料”、“無中生有”等。
三、聯系實際,巧妙設疑,創設情境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有極為緊密的聯系,教學中滲透一些學生們熟悉、感興趣的相關知識,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激情。例如講到酸堿中和反應在醫藥方面的應用時,可以聯系到生活中有學生經常會胃疼或者會吐酸水,主要是有胃酸過多的情況,那么我們吃的藥是什么成分,什么作用呢?這樣學生會好奇,也很感興趣,這時才接著介紹胃樂膠囊的成分以及作用。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平時吃的蘇打餅干有什么作用;被蚊蟲叮咬時可以用堿性氨水消腫;被毒蜂叮咬時可以用醋消腫等等,學生會被這些跟生活相關的內容所吸引,而且明白原來是這么回事,體會到化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從而培養了對化學的興激。又如“硬水和軟水”一節,可以提出生活中幾個常見的現象,例如:衣服洗久了變黃了;熱水瓶中的水為什么有一些白色沉淀,為什么呢?此語一出,學生均凝神沉思:水怎么啦?大家議論紛紛,然后板書課題——硬水和軟水。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可以利用軟件模擬微觀世界,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不再枯燥乏味,而且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說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而且化學變化的實質又是原子的重新組合,如果單單用語言和文字描述,很難講清楚,所以通過多媒體進行動畫模擬,能形象生動表現分子原子的運動和變化。還有,多媒體影像生動形象、圖文并茂,能為學生創造一種賞心悅目的情境;優美的韻律、歡快的節奏,使學生為之動情,既集中了注意力、樂于求知,又鞏固和加速記憶所學的知識,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又使得整節課更為輕松。例如:講到金屬的化學性質,其中有一幅漫畫講述鎂、鋅、鐵、銅四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可以從漫畫中產生氣泡的多少來反映,但是我嘗試在漫畫中增加一些文字和鏈接歌曲,例如鎂、鋅、鐵、銅金屬上面我分別增加了文字和鏈接歌曲,像“神啊,救救我吧”、“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無所謂,我無所謂”、“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