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楠等
摘 要: 為了解決教職工重復填報各類信息和表格的問題,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信息化建設情況為背景,分析高校一表通系統的使用場景和系統建設的必要條件,提出基于Web服務的系統架構,設計了系統的功能和基于Web Service的多源異構系統之間的數據集成方法。最后通過靈活的報表解決方案直觀地展現數據的內在關系,為數據的分析與決策提供輔助。
關鍵詞: 一表通; 數據集成; 異構系統; 數據共享
中圖分類號: TN912.20?34; TP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5)18?0042?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aculty and staff fill in all kinds of tables repeatedly,the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Web service is proposed by tak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background, and analyzing the usage scenarios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report system. The data integration method was designed, which was used between system function and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systems based on Web service. The inner relations among data are reviewed intuitively through this innovative solution. The method provided a assistance for data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Keywords: report system; data integration; heterogeneous systems; data sharing
0 引 言
經過幾年的信息化建設,高?;A設施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硬件環境和網絡環境都得到了改善,軟件系統的應用也逐步深入。目前已經建成的學生工作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學生收發費系統、科研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各個應用系統初步滿足了各部門業務的需要,各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也在逐步完善。但是,目前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教工填表問題,學校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在教學、科研、管理、生活等各方面需要填寫很多表格,其中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證件號碼、出生日期、學歷、工作履歷等需要在不同表格中反復填寫,給師生們增添了很多重復的工作。這些信息都存儲在數字校園各系統之中,但是缺少統一的展示和讀取的入口;因此迫切的需要在現有的數字校園系統基礎上建設一個自助報表系統來消除這些重復工作。當師生們需要填寫表格時,可以直接從數字校園系統下載對應表格的模板,根據師生身份,從數字校園系統數據庫中提取表格所需要的基本信息,顯示在模板中,師生們只需要填寫表格中的專用信息,從而大大簡化了表格填寫過程。
通過調研了解,有些學校已經展開了此項研究和系統開發,利用自助填表系統初步解決了某一類教工填表的問題。比如:北京師范大學的一張表工程,由于每年教工出國申請填表信息項重復,紙質表格填寫繁瑣,教工出國審批網上填報系統的實現,使得教工基本信息可以直接讀取,后續的審批流程轉為OA審批,大大縮短了教工的填表時間和審核流程,教工的滿意度較高。目前,北京師范大學還在繼續研究其他方面的報表系統。還有一些學校,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院等高校也在陸續建設學校的一表通系統,力求為教工提供方便,切實完成從管理向服務的轉型。
一表通系統可以有多張表,可以是面向教職工的,也可以是面向學生的。教工自助填表系統可以視為是一表通系統中的一張表或幾張表,重點解決的是教職工填表問題。本研究立足于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信息化建設現狀,提出了一表通系統的架構、功能設計和實現方式,以指導學校一表通系統的建設。實施一表通系統,重要的是實現各個已有業務系統之間數據的共建和共享,借助系統的實施,可以更好地推進各部門信息化應用深度和廣度;同時,通過信息門戶進行集中展示和共享,豐富信息門戶的內容。
1 系統建設條件分析
1.1 系統使用場景分析
任何一款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系統的使用場景,設計好了使用場景,便能搞清楚系統究竟能為用戶解決什么問題。分析一表通系統的使用場景如圖1所示。
(1) 各個部門需要使用自身業務系統數據時,不需要訪問一表通系統。
(2) 當教職工本人、各個業務部門、校領導等用戶,需要使用各個系統共享數據時,需要訪問一表通系統。
(3) 當教職工本人需要填寫的表格中,包含多個業務系統數據,或者無對應業務系統數據對應時,需要通過教工填表系統填報。業務系統中已經存在的數據,通過共享數據平臺,直接讀取顯示,沒有業務系統對應的數據,可直接填寫并在一表通系統中保存。
(4) 一表通系統表格中的業務數據,屬于某一業務領域,且已經有對應業務系統管理時,相關數據分別在各自業務系統中進行審核。共享數據平臺獲取業務系統審核通過的數據,通過一表通系統展現。
1.2 系統使用場景分析
一表通系統的實現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由于填寫的相關報表都是多類信息的集合,涉及多個業務域,既有人事數據,又有科研數據、教學數據等,因此,在建設系統之前,首先需要完成這些業務數據與共享數據平臺的集成。把分布在不同區域內的多個業務系統產生的數據進行有效地提取、處理、融合和管理,才能為教職工提供完整的一張表分析,同時幫助各級領導做出科學的決策。因此,在實施教工自助填表系統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 解決信息的標準化問題,整個學校的數據都需要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編碼。形成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適用于學校標準的標準代碼,作為各系統建設的依據。
(2) 解決各業務系統數據間的異構性,形成格式統一的數據結構。通過ETL工具將各個應用數據庫數據抽取、轉換、裝載到共享數據中心庫,并在后期與各個數據源進行數據同步。
(3) 形成規范的數據集成模式,并向信息門戶提供數據訪問接口。使用共享數據中心庫為學校各個系統提供數據支持,在全局數據的基礎上形成滿足需要的報表。
(4) 為同構系統和異構系統間的數據互操作訪問提供支持。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各個業務部門的信息化發展需求程度不均衡,信息化意識水平不同,各個業務系統上線使用時間不一致,系統新老并存,且由不同的廠家研制,導致在數據集成過程中出現數據結構不統一、數據定義不一致、數據名稱含義有差別等數據異構問題,信息集成比較困難,消除數據的異構性,實現數據集成和共享,才能進一步實現自助填報。學校自2008年開始建設數字校園,于2009年建立了《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信息標準》,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完成了人事系統的建設,完成了科研系統、教務系統與共享數據平臺的集成,初步具備了建設一表通系統的條件。
2 系統設計
2.1 系統架構
系統使用Oracle 11g數據庫和Java語言開發,部署環境Linux 5.5,同時系統考慮兼容性問題,支持IE9以上版本。設計高校一表通系統的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共享數據平臺從已經建成的各個校務管理系統中獲取到業務數據,然后與一表通系統進行信息交換,生成各部門需要的表格,借助于校園信息門戶集中展現;同時,對于在一表通系統中發起的服務請求,比如信息的更新審核,可以通過一表通系統推送至校務管理系統。各類型的用戶可以通過各種終端設備訪問一表通系統,獲取需要的表格信息或者獲取決策支持數據。這種基于Web服務的架構可靠、有高度的靈活性和擴展性,不僅可以滿足已有的應用系統無縫集成要求,也能適應今后新建應用系統集成的需要,可以實現應用系統的快速構建、遷移和伸縮,從而建立起高效、規范、完整、統一的校級應用系統體系。
2.2 系統功能設計
設計高校一表通系統包含的具體功能有:
(1) 用戶及權限管理。管理員可以制作報表。普通用戶可以下載和使用報表。如果有多個或者多級別管理員,則區分管理員的權限。授權體系能夠與現有的統一身份認證結合。
(2) 元數據管理。包含元數據定義模塊,可視化界面,定義報表中的各字段與元數據關系。
(3) 報表定義與生成。可視化的報表制作編輯器,可以靈活定制各類需要的報表。
(4) 個人信息展示。分主題域顯示師生各類信息。
(5) 報表填報與下載。包括報表的在線填報,已有報表的查詢和自行下載。
(6) 綜合信息展示?;谛G閿祿?,為各級用戶提供綜合信息服務和決策支持。系統功能結構圖如圖3所示。
2.3 數據集成
數字校園應用系統集成的目的就是要滿足基于不同平臺、用不同技術所建立的異構系統之間的無縫集成的需求,實現數據交換、功能共享。數據集成最主要的目標是整合多個異構數據源,提供統一查詢、更新等操作接口,協調終端間的數據通信,使得系統用戶能夠透明地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實現過程:
(1) 從各業務系統抽取、轉換、校對、加載數據到共享數據平臺。
(2) 定義數據源表與目標表之間的匹配關系,從數據平臺抽取數據到一表通系統。
(3) 在信息門戶中展示報表。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數據平臺、信息門戶、人事系統、教務系統、科研系統分別由不同的廠商建設,因此,涉及到多個異構系統之間的數據集成。通過分析,系統集成采用的方法是:在中間件層上進行數據的加工整合,同時通過中間件層的標準接口將整合后的數據以標準接口發布。在中間層上存在一個虛擬的數據服務層,該層通過JDBC,FILE適配器、應用適配器等與數據層的各種數據源實現連接,將數據源中的各種數據實體映射成中間件的虛擬數據層的表,虛擬數據層中的表都只有元數據,而不存儲實際的生產數據。用戶可以在虛擬數據層上采用可視化圖形界面定義數據映射關系,進行數據加工整合,這些數據加工邏輯一般會以文件或者數據庫方式存儲。定義好的數據可以通過WebSERVICE,JDBC,數據對象等多種方式發布出去。當用戶通過中間件訪問虛擬數據層的數據時,虛擬數據層會根據系統定義的邏輯首先將需要加工的細節數據從各個數據源抽取到虛擬數據層,然后中間件根據設計時的數據加工邏輯對其進行加工,最后中間件將加工好的數據以調用接口要求的格式返回。
通過需求調研,確定了科研系統需提供到數據中心的數據有:科研項目信息、項目參與人員信息、人員年度工作量信息、項目經費到賬信息、論文信息、著作信息、專利成果信息、科研成果獲獎信息、學術會議信息等。教務系統需提供到數據中心的數據有:課程信息、教師授課信息、學生成績信息、學生評教信息、教材建設信息等。教務系統和科研系統分別在數據平臺建立表或視圖,依據確定的集成步驟和訪問策略,制定同步方案和計劃,進行數據的抽取工作。共享數據平臺以WebSERVICE的方式對外提供數據,第三方系統可以通過這個接口獲得需要的數據。數據同步接口舉例如圖4所示。
數據同步完成后,需要通過報表工具設計報表。報表中,有些數據是直接從數據庫中讀取的,有些是需要學校師生單獨填寫的。對于已經在數據庫中存在的數據,可以直接讀取,無需再次填寫,因此,需要在數據庫中進行元數據配置,定義數據來源。在定義數據來源時,根據情況,既可以定義數據來源表,又可以定義數據來源服務,如圖5所示。
2.4 報表分析與制作
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年度考核表》為例分析和制作報表。學校每年年底都會進行年度考核,每年填寫的《年度考核表》中,既有固定不變的信息,如: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學歷/學位、參加工作時間、入校時間等;又有隨時間變化的信息,如:崗位名稱、現任專業技術職務、行政職務等;還有每年需要更新填寫的工作總結??紤]到報表的多樣化和不定期變化的特點,經過調研,決定采用基于J2EE和Web的綜合報表解決方案,報表設計方式類似Excel,采用簡單拖拽式報表模板設計風格,通過簡單的鼠標拖拽,既可制作報表模板,還可以靈活綁定數據列,支持跨數據庫數據表取數,處理復雜的報表展現、填報、匯總、統計分析、打印輸出等功能。生成的報表可直接打印,保存為PDF,Excel,Word等多種形式,圖表可直觀地展現數據的內在關系,形象地展示數據的狀態,為數據的分析與決策提供輔助。同時,報表還有嚴格的權限控制,既可設置報表制作管理員的權限,也可設置報表查看人員的權限。這種報表解決方案易用而且效率高,可以滿足不同級別用戶的需要。
2.5 系統安全性
現代信息管理中,系統和數據是否安全一直是信息化建設的最大問題。通過數據庫安全性、系統數據安全性、應用服務器安全性、傳輸安全性、身份確認逐漸保證各級安全管理的實現。同時,在報表制作的過程中,通過權限控制每個制作人可以操作的范圍,保證多人工作情況下的數據和文件安全。為了防止多人同時編輯同一文件,導致文件沖突的情況,設計了模板加鎖和解鎖的功能,以有效防止文件編輯沖突。
3 結 語
本系統在設計時主要梳理了教工相關各業務域的數據整合和共享情況,確定了數據集成和抽取方案,將其在信息門戶中以統計報表和查詢等方式展示,系統的建設促進了信息復用、流通和共享,解決了教職工填寫校內相關表格時重復填寫諸如個人基本信息、科研信息等問題,也為學校整理數字校園的校級應用系統建設提供借鑒。但是,隨著業務的深入,還涉及一個問題是數據的修改和回寫,此方面需要繼續討論解決辦法。進一步深入的思考,填報的報表還可以與學校辦公自動化系統結合,教工填寫完成報表后可以啟動OA中的年度考核表審核流程,實現一表通系統與OA系統的無縫鏈接,這樣更能提高數字校園的一體化水平,提升學校的整體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刺奮華,陳紅星,李德玉,等.Web 環境下基于SOA Office中間件的合同生成與數據抽取方案[J].計算機應用,2012,32(z1):73?76.
[2] 鄧勁生,鄭倩冰.信息系統集成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3] 黃杰,陸春,陳云.數據中心虛擬化在高校的整合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8):85?87.
[4] 杜偉.高校數據集成整體規劃方案[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2(2):64?66.
[5] 王世剛.淺析高校數據中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電子制作,2014(14):110?111.
[6] 郭越,張明,葉愛兵.基于ODI的高校異構數據集成的研究與實現[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11,30(6):24?27.
[7] 朱好好.異構數據融合中間件的研究與應用[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8] 鐘將,宋娟.基于本體的異構數據集成框架[J].計算機工程,2011(1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