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潛 楊戎威
1.浙江省嘉興市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浙江嘉興 314051;2.浙江省嘉興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浙江嘉興 314051
厭食癥是兒童常見的消化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好發于6歲前的兒童,以長時間食欲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對患兒的健康發育影響較大[1-2]。兒童厭食癥的病因較復雜,近年來研究發現神經肽Y(NPY)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攝食調控因子在其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3]。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是兒科常用的益生菌,能調節腸道微生態紊亂,治療兒童厭食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均較好,但其是否對患兒血清NPY和TNF-α水平具有調節作用國內外尚無報道[4-5]。本研究分析了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對厭食癥患兒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影響及療效觀察,現報道如下:
選取浙江省嘉興市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兒科門診2012年6月~2014年6月就診的兒童厭食癥患者86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符合胡亞美主編的《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患兒病情均為中重度[6];③患兒年齡1~5歲。排除標準:①肝膽胰及消化道等器質性疾病;②內分泌、神經和藥物等原因引起厭食癥狀;③治療前4周使用過抗生素、益生菌和影響胃腸動力藥物。采用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兩組患兒在性別構成、年齡分布、病程和病情等方面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方案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患兒監護人均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兒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患兒均予以糾正患兒不良飲食習慣、健胃消食藥和葡萄糖酸鋅等常規基礎治療。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商品名:媽咪愛,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規格:1.0 g×10包,批號20120312)1.0 g/次,2 次/d,溫開水沖服。療程為 6 周。對照組患兒除不使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外余治療基本同觀察組。兩組患兒治療中均未用過影響胃腸動力藥物、抗生素及其他益生菌。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前和治療6周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變化,并比較其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及藥物不良反應。
取患兒空腹采集靜脈血2~3 mL,3500 r/min低溫離心(離心半徑10 cm)15 min后提取上層血清,將血清分裝于無菌試管中,低溫保存于-70°C冰箱待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試劑盒由北京普爾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測定血清NPY和TNF-α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所附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
顯效:患兒治療6周后食欲較治療前明顯改善,體重增加≥0.25 kg;有效:患兒治療6周后食欲較治療前有所改善,體重較前有所增加,但體重增加<0.25 kg;無效:患兒治療6周后食欲及體重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7]。以顯效率和有效率合計為總有效率。
應用SPSS 18.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實驗結果,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標準差(±s)形成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結果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四格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治療前血清NPY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周后,兩組患兒血清NPY和TNF-α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上升(P<0.05或P<0.01),且觀察組上升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見表 2。
治療6周后,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4,P < 0.05)。見表3。兩組患兒治療中無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治療前后進行血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檢查均無明顯異常改變。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PY和TNF-α水平的變化比較(±s)
注:NPY:神經肽 Y;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
組別 例數TNF-α(mmol/L)治療前 治療后NPY(pg/mL)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 t值 P值觀察組對照組43432.892.31 t值 P值32.17±5.1832.79±4.230.18>0.0545.53±7.8237.39±7.532.19<0.05<0.01<0.056.82±1.767.03±1.540.24>0.0510.24±2.748.19±2.132.24<0.053.122.45<0.01<0.05

表3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例)
近年來經濟發展和飲食結構變化,兒童厭食癥的發病率和復發率呈上升趨勢。由于兒童長期的厭食癥可引起患兒營養不良、貧血、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力下降,需積極予以干預治療[8-9]。兒童厭食癥的確切病因及發病機制十分復雜,目前國內外尚未完全研究明白,近年來大多數學者研究認為其發病原因主要是喂養不當、遺傳因素、胃腸道功能紊亂、攝食調控因子水平異常、中樞下丘腦功能異常、精神心理因素和腸道微生態紊亂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攝食調控因子水平異常目前研究較少[10-12]。NPY和TNF-α是目前研究發現與食欲調節有關的攝食調控因子,NPY是體內最強的中樞性的食欲調控因子,參與體內攝食的啟動和維持過程,在下丘腦的食欲調節分子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13-14]。TNF-α是由前脂肪細胞和脂肪細胞分泌的攝食調控因子,主要通過刺激體內瘦素的釋放,從而降低人體的食欲,減少食物的攝入,減輕體重[15-16]。因此,通過藥物干預調節攝食調控因子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兒的食欲是治療兒童厭食癥的新方向[3]。
近年來研究發現益生菌能調整腸道生態平衡,補充腸道有益菌的數量對增進食欲有明顯效果,用于兒童厭食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17-20]。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是兒童常用的益生菌,其主要有效成分為屎腸球菌和枯草桿菌,口服后在腸道黏膜上皮黏附定植并大量繁殖,通過消耗腸內氧氣降低腸道內氧濃度形成厭氧環境,形成適合雙歧桿菌、乳桿菌等厭氧菌生長的腸道微環境,從而抑制腸道致病菌的生長繁殖,重建腸道菌群微微生態屏障,同時能產生乳酸和乙酸等酸性物質,改善患兒的腸道內環境,促進其腸蠕動,減少食物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并能促進患兒對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改善患兒胃腸功能,增強其食欲功能;并能促進人體對鋅、鈣、鐵等微量元素及多種氨基酸的吸收,補充患兒體內微量元素的不足,增加其食欲;同時能激活腸道局部免疫細胞,通過提高腸道SIgA的產生力,增強腸道黏膜局部防御力和抗感染力[21-23]。王波等[24]研究發現益生菌用于治療兒童厭食癥的療效較顯著,能明顯改善其食欲,治療時間較短,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安全性較好。徐心坦等[25]研究發現口服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治療兒童厭食癥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安全性較佳,并能降低其遠期的復發率,具有治療與預防復發的雙重功效。本研究顯示治療6周后,觀察組患兒血清NPY和TNF-α水平上升程度較對照組更明顯,且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佳,兩組無明顯藥物不良反應。表明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治療兒童厭食癥的效果較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好,其作用機制與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提高患兒的食欲密切相關。
總之,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治療兒童厭食癥的效果較確切,安全性好,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升高血清NPY和TNF-α水平、糾正攝食調控因子水平異常、提高患兒的食欲密切相關,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1]Lenard NR,Berthoud HR.Central and peripheral regulation of food in take and physical activity:pathways and genes[J].Obesity,2008,16(13):11-22.
[2]張健林.小兒厭食癥的研究和中西醫治療[J].醫學綜述,2010,16(8):1198-1201.
[3]黃慧,李貴霞,張麗霞.厭食癥患兒血清LP和NPY及TNF-α 水平測定的臨床意義[J].河北醫藥,2009,31(13):1584-1585.
[4]秦劍紅,劉小冬.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1):3242-3243.
[5]王文建,鄭躍杰.國內益生菌制劑臨床應用狀況分析[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09,21(1):70-74.
[6]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75.
[7]柳會瓊.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劑聯合四磨湯治療兒童厭食癥的療效[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6):674-676.
[8]劉斐,林潔.小兒厭食癥中西醫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5):476-478.
[9]WangT,LiY,WangAH.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intestinal normal flora of children with non-organic anorexia[J].J Shanxi Med Univ,2006,37(6):636-637.
[10]張海軍,董曉蕾.濰坊市1~6歲兒童厭食癥形成的相關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4,54(24):83-84.
[11]Zhang JL,Xiao P.Study and treatment of infantile anorexiab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J].Medical Recapitulate,2010,16(8):1198-1201.
[12]陳敬歡,尹巧琴.小兒厭食癥中醫證型與微量元素及HP感染相關性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3,13(5):37-39.
[13]趙青,胡昌華.神經肽Y及其受體作為肥胖治療靶點的研究進展[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8,5(2):70-73.
[14]Breen KM,Billings HJ,Wagenmaker ER,et al.Karsch FJ Endocrine basis for disruptive effects of cortisol on preovulatory events[J].Endocrinology,2005,146(4):2107-2115.
[15]張麗霞,黃慧,李貴霞,等.血清瘦素、腫瘤壞死因子與兒童厭食癥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薈萃,2009,24(21):1903-1904.
[16]Swain JE,Dunn RL,NcConnell D,et al.Direct effects of leptin on mouse reproductive function:regulation of follicular,toocyte,and embryo development[J].Biol Reprod,2004,71(5):1446-1452.
[17]段文麗,非江云.金雙歧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2,24(6):529-530.
[18]史曉梅.雙歧三聯活菌片治療小兒厭食癥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2,41(5):490-491.
[19]陳青青,蒙美祿.金雙歧治療嬰幼兒厭食癥療效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3,25(3):309-310.
[20]許春娣,邵彩虹,童美琴,等.培菲康治療小兒厭食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7,22(2):146.
[21]Yin Liang.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bifid triple viable preparation on child anorexia [J].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2006,12(15):95-96.
[22]唐林.媽咪愛聯合醒脾養兒顆粒治療嬰幼兒厭食癥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5):809-810.
[23]陳科,程昕然,章嵐,等.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改善幼兒功能性便秘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28(8):618-620.
[24]王波,李軍.用益生菌治療嬰兒厭食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2):192-193,196.
[25]徐心坦,朱萍,鄭偉,等.口服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治療小兒厭食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師,2013,16(8):12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