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金六條”扶持互聯網產業
近日召開的海南省海口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的《海口市促進互聯網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一口氣推出了6條含金量頗高的措施,將有力助推海口市互聯網產業發展,被互聯網業內人士譽為“金六條”。
這六條措施包括:第一,市國有資本出資5000萬元發起設立不少于3個億的互聯網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用于孵化培育海口市互聯網企業。第二,2015年1月1日起在海口注冊的互聯網企業,創業團隊三人以上、固定辦公場所達到30平方米以上且經營1年以上的,政府一次性給予10萬元的扶持。第三,海口互聯網企業年收入12萬元以上的員工,按照其所繳個稅的市級留成部分全額獎勵;對企業員工股權、期權交易所得,按照個稅市級留成部分額度的70%給予獎勵。第四,海口互聯網企業年收入25萬元以上的員工,給予辦理落戶,并給予連續3年的每人每年1萬元的住房補貼。第五,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國軟件百強企業、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遷入海口,前3年按企業所繳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市級留成部分額度的70%給予獎勵。第六,海口互聯網企業自主開發、生產的產品前3年按企業所繳增值稅市級留成部分額度的100%給予獎勵;市政府和市屬國有單位購買服務、行政辦公用品及政府投資項目所需產品,在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選擇本市企業生產、經認定的互聯網產業創新產品。
山東:幫扶殘疾人就業創業
2015年山東省財政落實資金2500萬元,大力支持殘疾人就業,扶持優秀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項目150個、示范基地20個、自主創業標兵150名、致富能手150名和培訓殘疾人農民工5000名。
山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政府扶持、購買服務等形式,依托優勢企業或商業零售業單位、動員種養殖加工大戶、培養殘疾人致富帶頭人等,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提供技術服務,提高殘疾人勞動技能;開發殘疾人就業崗位和扶貧項目,扶持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實現就業、有專業技能的殘疾人自主創業,輻射帶動殘疾人脫貧致富。
河北:房租、創業培訓補貼最高20萬元
為促進眾創空間的發展,河北省政府印發《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提升創新創業服務能力,形成創新創業新生態,激發大眾創新創業活力。
根據《意見》,河北省將重點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學科技園和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形成一批創新創業、線上線下、孵化投資相結合的新型眾創空間。鼓勵支持京津眾創空間在該省設立分支機構,與京津合作共建眾創空間,積極引進國內外品牌服務。京津等地認定的眾創空間在河北省落戶,河北省將把其納入省級建設計劃,優先支持。
河北省將擴大青年創業引領計劃的扶持范圍,畢業5年內的高校畢業生初次創業創辦小微型科技企業,可獲3年社會保險補貼。河北省還將設立1億元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鼓勵天使投資機構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的科技企業,提供高水平創業指導及配套服務。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可獲房租、創業培訓等補貼,省級補貼最高20萬元。
四川:發“政策紅包”引農民工回鄉創業
為了給農民工營造更加優越的創業環境,四川省做出了“引鳳歸巢”之舉。7月22日,四川省政府審議通過了關于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
在國家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宏觀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農民工群體也帶著所積累的經驗、知識和資本加入了中國創客大軍,四川省呈現特征尤為突出。有數據顯示,2013年、2014年四川新增農民工返鄉創業數分別為5.8萬人、4.5萬人,不僅數量可觀且川內農民工創業潛力不可小覷。
作為今年面向農民工創業的重磅“政策紅包”,其具體實施細則中明確提出:首先,擬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允許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權、貨幣、實物和知識產權作價出資;第二,對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農村公益性工程和項目,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創設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建設、管護和運營;第三,對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農民工創業者,可免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從事適度規模經營流轉土地給予獎補;第四,鼓勵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財政部門按規定貼息;第五,安排相應的財政引導資金支持整合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適當放寬返鄉創業園用電用水用地標準,執行優惠價格。
河南:認定21家公共服務示范臺
為進一步加快河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水平。河南省開展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認定工作,河南省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21家服務機構上榜。
據了解,河南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是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創業、培訓、融資等公共服務,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服務平臺。河南省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更好地發揮其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
江西:大學生創業補貼提高到5000元
為引領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業創新,江西將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力爭每年引領萬名大學生創業。
據悉,江西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在校及畢業5年內)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由2000元提高到5000元。對于已進行就業創業登記并參加社會保險的自主創業大學生,可按靈活就業人員待遇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此外,江西將把大學生求職補貼調整為求職創業補貼,對象范圍擴展到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標準由每人800元提高到1000元。
陜西:扶持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實施意見
為促進陜西省小型微型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加快發展,日前,陜西省政府出臺《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從發展資金、稅收政策、融資擔保、信息互通等9個方面,對陜西小微企業發展進行扶持。
《意見》指出,省、市、縣三級要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加大省級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小企業創業基地(微型企業孵化園、科技孵化器、商貿企業集聚區等)建設的支持力度,重點建設100個創業基地。推動家庭工業發展,形成50-100個家庭手工業聚集區,帶動“專精特新”小型微型企業發展。鼓勵大中型企業帶動產業鏈上的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積極開展配套產品的技術輔導和培訓。
小微企業從事國家鼓勵發展的投資項目,進口項目自用且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設備,可按規定享受有關優惠政策。鼓勵市、縣政府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引導其提高對小微企業擔保業務規模,對符合條件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給予不超過2000萬元的參股扶持。綜合運用股權投入、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各類所有制融資性擔保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新增融資擔保額300億元。
重慶:24條政策措施保障就業創業
為促進就業創業,重慶市審議通過《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穩就業惠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實施意見提出了24條政策措施,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方面,提出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大力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發揮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加強失業風險預防和調控等措施;在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方面,提出降低創業門檻、培育創業平臺、拓寬融資渠道、鼓勵農村勞動力創業、加強創業服務等措施;在推動重點就業群體就業方面,提出促進高校畢業生、困難人員、農村勞動力、退役軍人就業等措施;在提升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水平方面,提出強化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完善就業失業登記辦法等措施,健全就業創業統計監測體系,實現就業服務工作全程信息化;在完善就業創業工作機制方面,提出通過加強組織領導、目標考核、資金保障、輿論引導等措施,確保各項就業創業政策落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