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S管理是現代企業推進和實施的現場管理方法。在幼兒園常規管理中引入6S管理方法,不僅可以培養和提高幼兒教師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質,而且可以強化幼兒的養成教育和日常管理。文章分析了在幼兒園實施6S管理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推進和實施6S管理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常規管理;6S管理法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8-0059-02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簡介:張翼鵬(1976-),女,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美術教師。研究方向:美術教育。(廣東 廣州/510000)幼兒園是學前兒童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幼兒園的管理歷來受到教育工作者以及學齡前兒童家長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學習和借鑒現代企業現場管理的 6S 法,將其導入并應用在幼兒園常規管理中,可以創造出舒適溫馨、清潔安全、積極向上的學習及工作環境。
一、什么是6S 管理方法
6S管理是現代企業的生產現場管理方法,指的是 SEIRL(整理)、SEIION(整頓)、SETSO(清掃)、SEIKETSU(清潔)、SAEETY(安全)、SHITSSUKE(素養),這六個英語單詞開頭都是S所以簡稱為6S。6S管理倡導從小事做起,改善學習與生活環境、減少浪費、提高效率、品質等,是其他管理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學習和借鑒現代企業現場管理的6S法,將之引入到幼兒園管理中來使之校園化,賦予6S幼兒園化的概念、標準、要求和做法,即幼兒園6S管理。在幼兒園推行 6S 管理,就是要幼兒教師人人動手整理整頓物品,清掃幼兒園內外環境,人人用心動腦找尋并消滅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隱患和苗頭。建章立制,人人遵守,創造清爽有序的溫馨環境,創造友愛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遵規守紀的安全空間。
二、6S管理方法在幼兒園常規管理中的運用
1.整理即把物品區分為必需品(經常使用的物品)、非必需品(不經常使用的物品)和不要品(不要的物品)。不要用的物品清除掉,不常用的收起來。其目的是擴大活動空間、有用則留、無用棄之 、防止誤用。例如,幼兒用餐的桌面只保留擦拭用的小毛巾,其余物品清除掉,留出寬敞、安全的用餐環境,防止誤用。
必需品的使用頻率最高,幾乎每天都要使用,例如辦公用品,兒童學習用的桌椅、吃飯的餐具等。非必需品可能一個月甚至半年才用到一次,例如各種節日用的宣傳材料、服裝道具等,這就需要放入倉庫內儲存,定期檢查。班級活動空間(教師、辦公室)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必用的衣、帽、鞋都必須放在固定處,室內拖把等衛生工具放在固定隱藏地方。不要用的物品例如廢棄的報紙、每日產生的紙質垃圾、玻璃瓶等要立即清除或變賣,以免造成空間的占用和誤用。整理是一個天天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區分要與不要,二是要及時清除。要的物品調查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整理是6S的精髓,整理后馬上進行整頓,現場只保留必需品。
2.整頓就是把要用的和常用的東西按規定定位、定量擺放整齊,必要時加以標識,使各個場所一目了然,任何人都能夠取到,能即刻找尋到必需品。
根據班級活動空間的條件,將物品在規劃好的地方排序并擺放整齊,所有的物品都有一個清楚的標簽和合適的位置。對于室內玩教具的陳列來說,玩具材料要能夠合理的分類,并且陳列的高度要方便幼兒的拿取,同時玩具材料要符合幼兒的興趣,能夠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選擇,讓幼兒能夠在環境中主動探索、自主選擇。例如,手工臺、工具盒每種物品都有其特定的名稱,以免混亂。盥洗室中,按學號標示放置幼兒飲水杯和毛巾。廚房儲存物品要確定位置,并給物品張貼標識。
手工臺、工具盒每種物品都有其特定的名稱,以免混亂
3.清掃就是將幼兒園工作與活動場所及各種用具清掃干凈,保持幼兒園內及周邊環境無垃圾、無灰塵、無積水、干凈整潔 。清掃,并非只是打掃干凈而已,清掃的行為是關心物品、愛護物品,并發現物品的缺陷加以修復,以備隨時使用。清掃的目的是使幼兒園環境整潔明亮,保證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所以點檢和修復是關系密切的活動。例如,幼兒園定期檢查維修幼兒的使用物品,教師定期清洗幼兒的玩具,保育員定期清洗、晾曬幼兒的床單被褥等。
教師定期清洗幼兒的玩具
在我國傳統道德教育著作《弟子規》中寫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雖有急,卷束齊;有缺損,就補之”這就是關于整理、整頓、清掃的日常品德教育方面的表述。
4.清潔就是將整理、整頓、清掃進行到底,并且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在這里清潔不僅僅是清凈整潔,而且還包括美化正常,是指重復不斷的整理、整頓、清掃后應該有的狀態。目視化管理利用形象直觀而又色彩適宜的各種簡單明了的圖片文字,使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等一看就懂,便于執行,是最有效率的管理技巧,在幼兒園中應該大力推行。目視化圖標要做到醒目、清楚,設置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例如,在幼兒園廚房水池上方張貼標示以區分清潔水池的分類,在留樣冰柜門上張貼操作流程圖,確保操作規范一致。
目視化還可以應用在幼兒園的墻面設計上。使用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幼兒園的墻面設計成為學習宣傳的好地方。小小班的孩子喜歡具體形象的事物,可以用一些卡通形象來裝飾墻面,幼兒可以直接模仿和學習。例如,在幼兒養成教育中,怎么洗手、怎么擦臉,張貼一些示范的照片,孩子一看就知道怎么做。大班幼兒則動手能力較強,可以讓孩子自己想象這個動作怎么做,讓孩子自己畫出來,一方面是鍛煉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吸引孩子參與的興趣。如可以讓大班幼兒參與畫出折疊衣服的步驟圖,并把步驟圖張貼在寢室墻壁上,讓幼兒容易看見,以增強記憶。通過幼兒親自參與環境的創設來使環境真正成為幼兒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5.安全是指清除事故隱患、排除險情,在幼兒園活動過程中,防止事故的發生,使幼兒園活動在保證健康安全的狀態下順利進行。在幼兒園的所有活動中,安全是第一原則,要求在進行教學和其它活動時,把安全工作放在幼兒園的首要位置,當教學活動與安全發生矛盾時,要以安全為主。安全的環境,是“好幼兒園”必要的條件,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弱,許多幼兒家長會因為幼兒在幼兒園發生的一點點小的意外,比如不小心被擦破一點皮,手上不小心有個小傷口,就會變得非常關注。因此教室地面的光滑程度,桌角或玩具的棱角對幼兒造成的潛在傷害等都是幼兒教師應極其關注的地方。所以,幼兒園的園舍建筑、室外活動的場地,大型的室外活動設施都必須符合國家相關的衛生及安全的標準,杜絕任何安全隱患的存在。保證了安全,才能夠保障教師一日活動的順利進行。例如,室外空調主機用不銹鋼欄桿隔開,避免幼兒靠近發生傷害。室外使用塑膠跑道,以保障幼兒運動安全。活動場所時常檢查,排除安全隱患。
室外空調主機用不銹鋼欄桿隔開,避免幼兒靠近發生傷害
6.素養是指人人依規定行事,將各種規定內化為自身的要求,從心態上養成好習慣。對于規定了的事,大家都要遵守執行,培養積極主動的主人翁精神。在幼兒園,每位工作人員都應該做到:遵守出勤、作息時間;一早一晚精神飽滿,和藹可親地做好每天的晨檢與離園工作,工作保持良好的狀態,服裝整齊,戴好識別卡,待人接物誠懇有禮貌;愛護公物,用完歸位;保持清潔,樂于助人;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好的習慣,營造良好的團隊精神。
三、結語
幼兒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由于幼兒正處于身心各方面發展的初級階段,所以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關心和愛護。我國現階段, 幼兒教育的質量在不斷提高,幼兒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幼兒園管理水平參次不齊,安全教育不到位,目標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幼兒園可以把企業中優秀的管理經驗運用于幼兒園的常規管理中,規范化與個性化相結合,規定性與創造性相結合,利用6s現場管理法對教育環境進行管理,從而促進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不斷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杜月萍.淺議幼兒園安全問題[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5).
[2]徐城法,丁關海,范國光.有效推行并實施6S管理,塑造企業良好形象[J].輕工標準與質量, 2011(03).
[3]楊桂芳.加強幼兒園安全管理之策略[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S1).
[4]徐兆林.淺議“目視化”在實訓基地管理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4(10).
[5]馬麗娜.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的對策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14(07).
責任編輯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