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全國鄉村旅游提升和旅游扶貧推進工作會議在安徽黃山市召開,這是繼2014年12月湖北恩施旅游扶貧試點工作座談會之后,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旅游局共同召開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這次會議的目的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發展鄉村旅游和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分析存在問題,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和指導思想,理清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促進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對深入推進旅游扶貧工作做了重要講話,國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長對相關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各地區、各部門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安徽省李錦斌省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并介紹了安徽的經驗,十個省市的政府領導和中農辦、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開發行、農行、農發行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劉永富主任在講話中,就貫徹精準扶貧戰略,深入推進旅游扶貧提出了明確意見。
一、精準扶貧戰略高位推動實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國內考察26次,有15次涉及到扶貧,其中7次是把扶貧作為主要或重要內容。總書記連續三年,每年新年第一次國內考察都是到貧困地區。在每年的中央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兩會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上都講扶貧。今年以來,更是把扶貧作為重點,1月到云南,2月到陜西,6月到貴州調研扶貧工作,并在延安和貴陽兩次召開扶貧工作座談會。總書記反復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區能不能脫貧。總書記講,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領導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讓廣大農民翻身得解放。現在我們黨就是要領導廣大農民“脫貧困、奔小康”,就是要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他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不能如期實現,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貧攻堅工作做得怎么樣。扶貧開發是我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是最艱巨的任務。總書記要求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要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行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都要提高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到實惠,決不能讓一個困難地區、困難群眾在小康建設的道路上掉隊。今年6月18日和7月20日,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座談會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如期脫貧、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動員令,提出“四個切實”“六個精準”“四個一批”的要求。李克強總理連續兩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上明確減貧任務,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和工作要求。汪洋副總理親歷親為,多次深入貧困地區進村入戶開展調研,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扶貧工作。
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認真落實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把扶貧開發工作放在新的起點上高位推進,工作機制創新不斷取得突破,重點工作全面開展,社會各界和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熱情高漲,扶貧開發工作態勢良好。一是精準扶貧機制初步建立。通過建檔立卡工作,全國共識別貧困村12.8萬個,貧困戶2948萬戶,貧困人口8962萬人。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網絡系統的建立,為貧困識別、動態管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奠定了基礎。按照“每個貧困村都有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的要求,向貧困村派駐工作隊12.5萬個,駐村干部43萬人,基本實現了對貧困村全覆蓋,為幫扶工作進村入戶打通了管道。二是機制改革取得進展。10多個省市出臺和即將出臺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辦法。貧困縣的考核、約束機制初步建立,退出機制進行了有益探索。改革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機制,擴大和下放地方管理權限,強化資金項目監管。創新金融扶貧機制,多個實惠管用的金融扶貧特惠產品先后出臺,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三是重點工作扎實推進。圍繞村級道路暢通、飲水安全、電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產業增收、鄉村旅游扶貧、教育扶貧、衛生和計生基礎建設、文化建設、貧困村信息化等與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和增收脫貧息息相關的領域,組織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和重點工程,并取得積極進展。四是專項扶貧創新發展。按照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因戶因人施策的原則,國務院扶貧辦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并促進各地實施精準扶貧十二項工程:駐村幫扶、整村推進、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易地扶貧搬遷、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東西部勞務協作對接和龍頭企業帶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五是社會扶貧初顯成效。國務院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為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搭建了制度平臺。在2014年首個扶貧日期間,國務院第一次召開全國社會扶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領導小組第一次表彰社會扶貧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國務院辦公廳第一次印發社會扶貧指導性文件,同時啟動了貧困村電子商務、光伏扶貧、旅游扶貧、民營企業包縣扶貧。今年扶貧日期間將啟動金融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民營企業扶貧等行動,開展中國消除貧困獎等活動。六是研究工作深入開展。中央明確將扶貧開發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了多層次大規模調研,研究“十三五”期間扶貧開發的新思路、新舉措。目前,由中央農辦和扶貧辦牽頭,與17個中央國家機關聯合組成了起草組,在調研的基礎上起草相關文件。
總書記對扶貧工作的高度重視,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已經迅速傳遞到各級黨委政府。上半年,28個省市黨委、政府一把手均帶隊開展了扶貧調研,分別達147次和149次。帶隊開展扶貧調研的省級黨政領導同志有221位,共調研928次,參加人數5611人次,調研覆蓋1244個縣、2316個貧困村。省級財政扶貧投入預算比去年增長20.25%。總書記“五級書記一起抓”的要求得到很好體現。扶貧開發工作呈現出爭先恐后、比學趕超的新局面。
二、旅游扶貧試點工作取得的進展及存在的問題
2013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將鄉村旅游扶貧工作列為新時期扶貧開發的十項重點工作之一。去年,國家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按照汪洋副總理的指示精神,把旅游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共同啟動了旅游扶貧試點工作。今年以來,各級扶貧部門積極配合旅游部門推動試點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一是利用建檔立卡信息系統,對今年各省市上報的試點村進行核對篩選,考慮到旅游業發展的條件要素,與國家旅游局共同確定了具備條件的560個貧困村作為試點。兩個部門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工作。國家旅游局積極動員系統內有資質的規劃設計企業幫助試點村編制規劃方案、組織試點村村干部開展了旅游培訓。扶貧辦指導地方扶貧部門認真落實試點方案,及時調整整村推進規劃,將沒有納入規劃的試點村納入了規劃。二是有效地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各地按照國家旅游局和國務院扶貧辦的部署,采用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扶貧小額扶貧貸款、組織有一定勞動能力和素質的貧困群眾開展培訓等有效方式,引導貧困戶通過興辦家庭旅館、農家樂、小型超市等旅游服務設施;發展地方特色種植、養殖項目;利用土地、房屋入股和打工就業多種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增收。參與旅游扶貧項目的貧困戶戶均增收超過500元,旅游扶貧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三是加速了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在試點工作中,各省區市扶貧部門積極配合試點工作,及時調整試點村整村推進規劃,圍繞旅游扶貧的工作目標,開工建設了一批提升貧困村接待能力和接待條件的基礎設施項目,如路、水、電、廁所、停車場等,試點村的基礎施設建設步伐加快。重慶市加強項目村村內道路、飲水、用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村面貌進一步改善。從各地反映的情況看,旅游扶貧試點已逐步成為各級地方政府集中力量加速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平臺。四是促進了貧困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在試點規劃中,不少試點村推動鄉村旅游,大力發展體驗式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和特色林果、特色養殖等產業,試點貧困村出現了由單一的農業種植業結構向綜合農業轉變的可喜變化。安徽、重慶、四川、湖北、貴州等省市在這些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經驗。貴州在1630個村寨開展了鄉村旅游,超過700個貧困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當地傳統種植業、養殖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民族手工藝產品加工業實現轉型升級,一大批綠色食品、地方名吃、民族特色手工藝品走向市場。五是根據汪洋副總理的批示要求,我辦會同國家旅游局督促有關省區,從完善精準幫扶措施、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引導社會各方參與等三個方面,加強對貧困村旅游扶貧試點工作的指導。6月下旬在四川召開旅游扶貧工程現場會,總結了67個典型案例,推動了試點工作的開展。
旅游扶貧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扶貧措施不精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扶富不扶貧”。各地在發展鄉村旅游中,當地群眾主要通過開辦農家樂、鄉村旅館,開展接待服務,或是出售自家農副土特產品等方式,參與鄉村旅游。能夠領辦這些項目的往往是村里的能人大戶,而目前的支持政策主要是針對這些項目,政策的紅利自然也就大多由這部分人享受了。貧困群眾由于缺乏參與發展的資金和技能,大多只能通過打工或參與土地流轉獲得收益,旅游扶貧的優惠政策主要由工商企業和能人大戶享受。二是“景區不帶村”。在我國現有的1392個5A和4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中,超過800個分布在中西部地區,景區周邊分布著約3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占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近四分之一。這次列入試點的560個貧困村,有半數以上分布在成熟景區周邊。有的景區在開發過程中注意到了帶動貧困村的發展。但仍有許多景區對帶動周邊貧困村的開發以及讓貧困戶受益,缺乏針對性的措施。總體上看,景區開發給當地貧困戶帶來的受益度還不高。三是缺乏有效數據。旅游扶貧的統計監測制度尚未建立,到底干了多少事,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定性的多,定量的少,大而化之,說不準確。特別是貧困村、貧困戶得到多少好處,帶動增收多少,脫貧多少,沒有令人信服的數字。四是協調機制不完善。特別是一些地方的扶貧辦工作不夠主動,還沒有形成扶貧辦主動、各部門聯動的試點工作協調機制。一些地方圍繞旅游產業發展需要,在試點村實施改水、改路、建停車場、建公廁等工作進度緩慢。這些問題不解決,試點工作很難取得預期效果。
三、旅游扶貧工作要在精準扶持上見實效
汪洋副總理對旅游扶貧工作非常重視。今年5月第五個全國旅游日期間,專程到湖北恩施調研旅游扶貧工作時,他指出:“旅游扶貧搞得好不好,關鍵看這些地方是如何通過發展旅游帶動窮人脫貧致富的。”近日在西藏調研扶貧和旅游工作時,他再次強調要讓城鄉居民更多分享旅游增值收益。努力為城鄉居民開展旅游創新創業,更好地分享旅游增值收益創造條件。特別是要支持農村貧困人口及其他貧困群眾開展旅游創業就業,探索以旅游資源、扶貧資金入股參與旅游開發,讓他們從旅游業發展中獲得穩定收益。這是一年多來,汪洋副總理反復強調的幾個問題,旅游業不僅要拉動經濟社會發展,還要帶動窮人脫貧致富,支持扶貧攻堅。扶貧不是負擔,是黨和政府的共同政治責任,事關我們黨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就會在貧困地區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不少貧困地區環境優美,山清水秀,土壤沒有污染,具有發展旅游業的巨大潛力。把這種優勢轉化為多樣化的產品,貧困地區的綠水青山就會變成金山銀山。做好旅游扶貧工作,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實汪洋副總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好功夫。
(一)進一步明確旅游扶貧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做好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工作,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的戰略思想為指導,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把貧困群眾能夠分享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產業發展紅利作為基本原則,發揮好旅游發展拉動和旅游景區的帶動作用,在精準實施上取得突破,使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實實在在得到實惠,實現增收脫貧甚至致富。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明確要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扶貧,提出“到2020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游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游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游,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游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的目標,這就是我們旅游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我們必須統一思想認識。上述目標任務,按部就班地干、常規地做,是完不成的,必須采取超常規過硬管用的措施辦法,才能實現。
(二)進一步完善旅游扶貧規劃。
在繼續動員有規劃設計資質的單位幫助試點村編制規劃的同時,要注重發揮景區經營企業在規劃編制中的作用。經營景區的企業,與景區周邊貧困村的發展存在著天然的共生關系,由他們參與制定貧困村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有利于解決“景區不帶村”的問題,建立企業與景區周邊貧困村貧困戶的利益鏈接機制。各地扶貧系統,要積極主動地做好配合工作,盡快將試點村的貧困信息完整準確地提供給旅游部門。
(三)進一步創新旅游扶貧機制。
認真評估景區資源秉賦,對企業開發旅游景區資源,在旅游扶貧項目建設中,要積極探索旅游資源資產化,給景區范圍內的貧困村部分集體股權,使貧困村原住民得到補償,享受到旅游資源開發帶來的收益,增加他們的資產性收入。今年,我們在5個省開展了資產收益扶貧試點,對前期工作比較扎實,基本完成了改水、改路、建停車場、建公廁等工作的旅游扶貧試點村,有關省區扶貧辦可以將其列為資產收益扶貧的試點,會同旅游部門編制工作方案。
(四)進一步拓展旅游扶貧投資渠道。
發展鄉村旅游,實施旅游扶貧需要加大投資強度,完善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和接待能力。最近,國務院決定,發行專項建設債券,擴大有效投資,支持一批看得準、有回報、不新增過剩產能項目建設。旅游扶貧完全符合專項建設債券投資的要求。下一步,扶貧辦將會同國家旅游局和相關政策性銀行,按照景區帶貧困村、讓貧困戶受益的原則,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細。希望各地積極配合,上下同心,爭取利用國家專項建設債券支持旅游扶貧項目,為旅游扶貧拓展新的資金來源渠道。
(五)進一步強化旅游扶貧幫扶措施。
目前旅游扶貧的措施還不夠精準,有“撒胡椒面”的現象。以前,貧困面大,一項政策出臺就能帶動數十萬貧困群眾脫貧。現在,扶貧攻堅已經進入到了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所以必須要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改變“大水漫灌”,實施精準扶貧。要根據發展貧困村鄉村旅游不同類型的主體,分類施策,制定更加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對參與試點項目的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根據其吸納貧困戶參與和就業的程度,提供成本更低、時限更長的扶貧再貸款支持。對旅游創業致富帶頭人,要進一步強化培訓,用好國家旅游局推薦的東部發達地區培訓基地,針對560個旅游扶貧試點村,每個村選擇3名左右的旅游扶貧帶頭人,舉辦專題培訓班,增強參訓人員先富幫后富的責任意識,學習發展鄉村旅游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對一般貧困戶,通過提供扶貧小額信貸,加強有針對性的培訓,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項目建設。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要通過探索以旅游資源、扶貧資金等入股方式,使他們在項目發展中獲得資產性收益。總之,各級扶貧部門要切實將這些措施落實到參與試點的貧困村貧困戶,激發他們共同參與試點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六)進一步做好旅游扶貧典型引領工作。
近期,我辦整理了67個旅游扶貧典型案例。下一步,我們還將會同旅游局對560個村的試點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分析,從中提煉總結出不同類型的典型經驗。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在項目建設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旅游產業,不搞大拆大建、不堆砌盆景,貧困群眾得到實惠,社會反映較好。湖北省恩施市營上村緊緊圍繞核心景區,發展配套服務設施,大戶搞經營,貧困戶搞服務、搞養殖、種蔬菜,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通過旅游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全村脫貧致富。這些,都是很好很鮮活的經驗,值得各地學習借鑒,我們還將繼續總結各地的經驗,適時召開現場會進行推廣。
同志們,旅游扶貧可以實現產業發展與扶貧開發的有機結合,是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有力舉措,又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渠道,可以實現經濟發展與扶貧開發雙贏目標。讓我們共同努力,把這件事情辦實辦好,為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貧困人口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