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由河北省扶貧辦、省質監局、省紅十字會、省作家協會等14個單位組成的扶貧工作隊幫扶尚義縣的16個貧困村,河北省扶貧辦調研員朱麗琴任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其中省扶貧辦幫扶三工地鎮王二來村。
以樸實善良的為民情懷應對挑戰
王二來村距縣城45公里,與內蒙古商都縣相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居住分散,土地瘠薄,長期干旱缺水,基礎設施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農民增收緩慢。王二來村轄兩個自然村,共297戶、805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4戶、564人。
破落低矮的民房和四處的殘垣斷壁,“臟、亂、差”的人居環境和坑坑洼洼的道路,唉聲嘆氣的鎮、村干部和灰頭土臉的貧困農民,在朱麗琴眼前揮之不去。然而,從鄉親們一雙雙期盼的眼神中,朱麗琴感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同時她也給了自己不小的壓力:一定要幫扶好這個村。
隨后的一個多月時間,朱麗琴不斷進村入戶,訪貧問苦,召開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全面掌握村情民意。
掌握基本情況以后,她開始與鎮、村干部一起認真分析查找致貧原因,切準貧困群眾的所思所盼,謀劃脫貧路子,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確定主導產業,幫助王二來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四年發展規劃和年度幫扶計劃,形成了清晰的發展思路。
王二來村現有耕地面積3285畝,有水澆地面積1500畝。設施蔬菜是該村的特色優勢產業,當地不少群眾已掌握了種植技術。為此,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了大力扶持設施蔬菜產業,推廣種植2000畝膜下滴灌裸地蔬菜的發展路子。
王二來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吃水難,行路難,生產生活用電不足。為此, 村里多方協調整合資金,首先改造了農用電網,解決了群眾用電難題;實施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群眾吃水難問題;修建了一條砂石路,解決了群眾行路難問題;改善了村委會辦公條件,使“兩委”活動陣地煥然一新。整治村容村貌,對兩村進行硬化、綠化、亮化、凈化和美化,改善了“臟、亂、差”狀況。
2014年冬季,朱麗琴積極組織調度駐縣扶貧工作隊14個成員單位,集中開展大規模的向貧困群眾“送溫暖,獻愛心”走訪慰問活動。為此,朱麗琴專程趕回石家莊,從省扶貧辦爭取了5萬元,慰問了王二來村的214個貧困戶和6個五保戶。
以奮發有為的責任擔當真抓實干
朱麗琴對謀劃好的事情緊盯不放,一抓到底,雷厲風行。
積極爭取扶貧資金350萬元,群眾自籌38.8萬元,為王二來村規劃了一個占地350畝的設施蔬菜示范園區,建起220個高標準春秋蔬菜大棚,棚架全部采用國標全鋼無立柱和矩形無縫鍍鋅鋼管。打180米深井5眼,配套了管道、變壓器等基礎設施,實施膜下滴灌工程,實現了兩茬種植。
在集中力量幫扶王二來村的同時,朱麗琴多方努力,積極為縣、鄉、村爭取項目資金。2012年9月為大青溝、七甲等鄉鎮的7個貧困村爭取省財政扶貧資金350萬元,有力地帶動了全縣蔬菜產業的連片開發和整村推進,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013年正月初三,王二來村就開始組織施工。期間,朱麗琴多次頂風冒雪到施工現場,協調縣交通、水利、電力等部門,解決一個個難題。為了加快工程進度,她馬不停蹄地往村里跑,緊盯施工現場,一去就是一天。同年2月28日,氣溫驟降,風雪彌漫,朱麗琴帶著縣扶貧辦干部到王二來村施工現場,因去村里的鄉間道路被冰雪阻斷無法行走,一行人多次下來推車,凜冽的寒風刮得人都站不住,讓在場的村民們受到很大觸動。
2013年8月,三工地鎮遭受了罕見的冰雹災害,豐收在望的9000多畝裸地蔬菜和大田作物被一掃而光,令人心痛。災后,朱麗琴立即與鎮、村干部一起逐村逐地查看災情,安撫群眾,積極組織生產自救,并從省里爭取扶貧救災資金30萬元。
經過三年的艱苦奮戰,這個設施蔬菜示范園區已初具規模,成為尚義縣產業化扶貧的一個新亮點,對促進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貧困農民穩定可持續增收,具有引領帶動作用和典型示范效應。
一個大棚就是一所學校,一個大棚就是一則廣告,設施蔬菜產業的蓬勃發展,深刻影響和改變著當地群眾的思想觀念,大批在外的打工族紛紛返鄉,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投身農業產業化扶貧,實現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當地群眾由衷地感慨:“要想富的快,就種設施菜”“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產業化扶貧筑起貧困農民實實在在增收路,圓了貧困農民致富夢。
2014年,王二來村設施蔬菜示范園區的蔬菜和2000畝膜下滴灌裸地蔬菜長勢喜人,可蔬菜的銷售卻遇到很大難題。為了解決設施蔬菜銷售難題,能夠賣得出、賣好價錢,讓貧困農民真正受益,朱麗琴在網上發布信息,聯系北京新發地和山東壽光的蔬菜銷售商,連續86天一直盯在村里,直到把王二來村設施蔬菜園區種植的兩茬蔬菜全部賣出,2000多畝膜下滴灌裸地蔬菜也全部賣完。
有辛勤的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喜悅。經過三年來的傾情幫扶,王二來這個昔日偏遠閉塞的小山村一下子出了名,成了全縣農業、扶貧、黨建等多方面工作的亮點村和示范村,并引來一撥又一撥的人前來觀摩。
2015年,王二來村又規劃建起一個200多畝的經濟林園區,種植果樹和藥材,建起兩個育苗大棚,打180米深井兩眼。從交通部門爭取資金350萬元,修建一條20.9公里長的水泥路,環繞7個蔬菜村,進一步完善水、電、路、汛等基礎設施,美化綠化園區環境。一時間,機器轟鳴,人員穿梭,王二來村現已成為繁忙的建設工地。
以嚴于律己的奉獻精神當好表率
王二來村村委會過去非常破舊,滿院雜草叢生,一下雨進都進不去。經朱麗琴多次協調,縣環保局為村委會的院子做了硬化,更新了村委會辦公設施,制作了展板,購置了電教設備,并建起了“農家書屋”。經過多次聯系,省新聞出版集團給王二來村捐贈1000冊圖書。現在,村委會院子里還豎起了旗桿,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粉刷一新、寬敞明亮的村委會,村黨支部書記劉玉樂不可支,憨憨地笑著。
改寫貧窮歷史,豎起時代豐碑。以駐村隊員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感受著村里日新月異的變化,村民們樂在臉上,甜在心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當被問到“你認為現在貧困地區最需要什么樣的干部?”時,朱麗琴說:“最需要不浮躁、作風好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