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爾出席并講話 賀家鐵主持會議
編者按: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結束后,湖北省委常委會對落實此次會議精神進行了專題研究,省委書記李鴻忠提出明確要求。8月26日,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在荊門召開,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省委副書記張昌爾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賀家鐵主持會議并作工作部署。會上,省委對全省農村基層黨建提出了什么要求?下一步工作是怎么部署的?請看本期專題報道。
本刊訊(記者 徐菲) 8月26日,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在荊門召開。省委副書記張昌爾出席會議并講話,要求充分認識加強農村基層黨建的重要性、緊迫性,“外學浙江、內學荊門”,緊扣中心任務,突出重點難點,強化責任擔當,把“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落實在農村,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提升農村黨建工作水平,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

近年來,全省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建,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依法依規實行“一肩挑”,大幅改善村干部待遇,大力推進服務下沉,以“三萬”活動為抓手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農村基層黨建取得顯著成效,為農業強省建設和競進發展大局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昌爾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農村基層黨建仍然是整個黨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集中體現為黨建工作“二元結構”。一方面,農村黨組織作為基層工作的戰斗堡壘,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承擔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十分繁重。另一方面,與承擔的繁重任務相比,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干部配備、資源配置方面十分薄弱,農村基層黨的干部缺少執政資源。這與當前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
張昌爾強調,加強農村基層黨建,要做到“六個必須”:即必須始終著眼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突出問題導向,強化領導核心地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下大氣力、用真功夫,切實研究解決我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問題;必須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中心任務,定目標、抓結合、找抓手,決不能搞成“兩張皮”、空對空、形式化,要發揮農村黨組織在改革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在精準扶貧脫貧中的堡壘作用、在壯大集體經濟中的主導作用,把黨的組織優勢變為改革發展優勢;必須牢牢抓住村黨組織書記這個“牛鼻子”,大力實施“回歸村官”工程,實施村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村黨組織書記發展經濟、改革創新、依法辦事、化解矛盾、帶領群眾的能力,從嚴從實管理村黨組織書記,不斷拓展村黨組織書記發展空間,讓一個好書記帶出一個好班子,發展一個好村莊;必須推進村黨組織領導下的鄉村治理機制創新,定準位、定好責、選好人,各地要堅持和完善村務決策“五議五公開”、黨員議事會、群眾議事懇談會等制度,切實保障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必須突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這個鮮明主題,把社會治理與服務結合起來,在服務中治理、在治理中服務,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以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依托,以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員干部為骨干,構建各方參與的多元服務格局,引導群眾參與服務、自我服務;必須用好黨建責任制這個指揮棒,抓住黨建責任制這個“牛鼻子”,落實第一責任強化主業意識,建立責任清單和聯系點制度,推動資源向基層配置,傾注更多的精力、財力和人力抓農村基層黨建,加強述職考核獎懲,推動農村黨建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賀家鐵對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注重把握農村黨建的前進方向,突破農村基層黨建的重點難點,著力提升村級黨組織政治引領、強村富民、服務群眾、鄉村治理、促進和諧五大功能,切實擔當農村黨建的重大責任。
賀家鐵強調,黨建是最大的政治,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強化管黨治黨意識,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推動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邁出大步伐。要把責任真正扛在肩上,把農村黨建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推行“三個走遍”及時發現解決問題,“一把手”要帶頭垂范;要把壓力層層傳到基層,抓工作指導,抓工作督導,抓工作考評;要把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以嚴實的作風抓好落實,以創新的精神抓好落實,以總攬全局的視野抓好落實。各級黨組織要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適應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努力開創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為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會上,荊門市、大悟縣、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武漢市蔡甸區星光村作了交流發言。
荊門市緊緊圍繞“中國農谷建設”“柴湖振興發展”兩個省級戰略來謀劃推進黨的建設,把抓好黨建作為各級黨委的“最大政績”和主責主業,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全面提速,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全面升級,打造了“中國農谷·帶頭人”論壇、“局長當支書”、“村支書敲農門”等一些特色品牌,農村基層黨建呈現出勃勃生機。
大悟縣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實行農村黨建項目清單明責,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對照清單聯動承諾,層層分解任務,明確責任,“按提趕考”。縣委每年對照黨建項目清單,向每一個鄉鎮派出考評組,對村黨組織進行考核,并組織群眾測評,考評結果與鄉鎮績效、干部獎勵掛鉤。對考核排名靠后的3位鄉鎮進行約談,并進行重點管理。
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把健全組織、建強隊伍、規范活動、落實制度、強化保障等黨建要素分解成具體指標,劃定底線抓“標配”,逐村分析排查,實施項目推進和銷號管理。全面推進19個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提檔升級;鎮財政每年投入1000萬元,村平工作運轉經費達35萬元、黨員活動經費人均100元,村黨組織書記工作報酬達到4.2萬元。
武漢市蔡甸區星光村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聚民心,引領群眾走上了富裕文明的星光大道,把一個班子弱、人心散、發展慢、村負債780多萬的“舊星光”,變成一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8000多萬元,戶戶住別墅、家家開小車的“新星光”。
會前,張昌爾、賀家鐵深入到荊門市東寶區牌樓鎮荊鐘村、掇刀區麻城鎮火山村、鐘祥市石牌鎮彭墩村進行了實地調研。與會人員分組到京山縣、沙洋縣、鐘祥市、東寶區、掇刀區的32個點進行了參觀,并對觀摩點進行了點評,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
省委辦公廳、省紀委機關、省委組織部、省委農辦、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黨委組織部長、分管副部長,農辦主任,民政局長;全省各縣(市、區)黨委組織部長,以及荊門市各縣(市、區)相關代表,共計500人參加會議。